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随着国人理财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理财收益、通货膨胀等因素对财富的影响,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时候会在选择保险的时候存在一些困扰,最典型的想法是用最少的钱去获得保障,然后剩下来的钱去做投资,这样岂不是更好?

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其实这种做法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买定投余",也是一直在保险业界盛行着的一个概念。有很多保险从业者,一直推崇按照"买定投余"的思路给客户设计保障方案或推销保险产品。那么究竟什么是"买定投余"?"买定投余"在家庭保险方案配置上真的那么有用吗?我们就从保险和理财的角度上来谈谈,如何更好的做好保险的配置方案。

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1.什么是"买定投余"?

买定投余:是英文Buy-term-and-invest-the-difference的缩写。通俗的翻译过来就是购买定期寿险,余下省下来的钱进行投资理财。

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保障责任,与购买终身型保险产品相比, 保障至70周岁的定期险费率可以低30-40%左右。因此有保险从业人员建议投保人,不要买终身类的保险产品,而是选择费用更低的消费型定期产品(即"买定"),将每年结余的保费拿去进行投资(即"投余") 。

而等到定期产品到期,用于投资部分的收益已经达到保额。这时候无论出险与否,这部分的钱都在自己手里,可能灵活使用。咋一听似乎很有道理。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可行呢?咱们用数据来检验一下。

2. 建立"买定投余"的模型

我们知道,由于运营成本、经营策略乃至于保障内容的区别,不同保险公司定价差异明显。为了更为严谨的证明,也为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我们选择复星联合健康的康乐一生B款重疾险为例,进行计算。

至于选择这款产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保障期可以灵活选择"至70周岁"或者"终身"。

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假设A先生现年30周岁,正计划为自己配置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缴费期限30年。在多方比对之后,A先生发现如果选择保障至70周岁的定期产品,每年保费只要4654元,比终身险节省3440元。

于是A先生决定以"买定投余"的理念为自己配置一份保障至70周岁的定期险,并将每年节省的3440元用于长期理财投资,预期到70周岁保单合同到期时,投资收益能达到50万以上,超过保险合同保额。

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假设A先生能够把这份长期理财投资计划贯彻实施下去,那么究竟A先生的年化收益要达到多少才能在70周岁积累到50万资金呢?我们用内部收益率IRR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发现A先生要达到目标,需要确保4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至少达到6.1%以上。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想,才需要达到年化6%而已嘛,太简单了。果然保险公司都是骗人的,还是得自己拿去投资才不亏。

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先别急,冷静一下。

偶尔三五年收益率达到10%甚至20%并不难,连续40年收益率达到3%也容易做到,但是连续40年收益都在6.1%以上?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号称半个巴菲特了。而且除了这些理想中的数字以外,现实往往更加骨感,"买定投余"的结果可能是下面这个样子……

保险的“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由于没有坚持预期的投资计划,70岁时资产不仅没能达到预期水平,甚至没剩下多少积蓄。同时保障到期终止,而且因为年龄太高以及身体健康情况恶化,也已经基本告别重疾险了。在人生最后阶段,最需要保障的年龄,既没了钱也没了保障。

3. 影响"买定投余"策略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现实中不要说坚持40年的持续良好的投资理财习惯,就连持续的储蓄习惯能做到的都寥寥无几。一旦钱在自己手中,总会发现有很多可以花钱的地方,很容易被消费欲望所左右。即便自己控制住了消费欲望,也保不齐会有别人觊觎。

需要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及收益率

即便能够坚持投资理财,又有多少人能确定投资收益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呢?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变化,这些谁又能有十足的把握的?

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考能力、辨别能力下降,对资产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弱,怎么保证还能保持和年轻时候一样的投资收益?怎么保证不会被不法分子骗走多年积蓄?毕竟类似的案例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太多了。

4. 谁才适合"买定投余"?

重疾险的买定投余

预算不多的朋友:

还是建议大家购买长期缴费的消费型的重疾险,这样保额能够很高,而且保障也是足够的,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保额太低是没有意义的。对于预算有限的朋友,不存在买定投余的困扰,因为一定是买定的。

预算足够,但投资能力一般的朋友:

建议大家可以购买一份终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因为目前国内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价格已经接近单次赔付的价格,不仅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而且还有绿色医疗通道服务、轻症保障的病种也非常多。所以建议预算充足的家庭,可以购买一份传统的终身型的重疾险,具体多次赔付还是单次赔付、具体选哪款,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来定。

预算足够,投资能力较强的朋友:

对于这些朋友,建议大家可以考虑采用买定投余的方式,其实越是投资能力强的朋友,越会在乎每一分金钱的价值,自然可以把剩下来的钱投入到自己擅长的投资渠道,比如炒股、买房等等。

寿险的买定投余

寿险的买定投余,就是购买定期寿险了。寿险责任单纯,只保身故、全残或者伤残责任。因此目的也单纯:死了,给家人留下一笔钱;残了,不要给家人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寿险主要应对的是家庭经济支柱的早亡风险,家庭经济支柱突然倒了,一个家就垮了。

因此,寿险买定投余是很有性价比的选择,比如30岁男性购买100万定期寿险,保到60岁。60岁前,为家庭打拼,万一倒了,家人有保障;60岁后,颐养晚年,万一去世,不至于影响家里经济情况。当然,如果不差钱、不善投资、有定期储蓄的习惯,购买带养老性质的终身寿险也是一种选择。

5. 总结

总的说来,"买定投余"算得了投资回报,却算不了人性的任性。在购买保险时,不应该抱着"买定投余"的想法而选择定期险产品,也不建议以投资的理念去衡量保险带来的保障问题。无论是买定投余还是投资花钱,都是为了提高自己和家人当下和未来的生活质量,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方式,才是王道。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baopres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