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一、甲骨文作文黄蛉

在2009年的高考中,出现了一个用甲骨文写作的学生,当时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轰动全国。虽然说他的确很标新立异的,但是高考毕竟是场非常严肃的考试,开不得半点玩笑。阅卷老师看到他的“天书”的时候也是很懵逼的,但是为了负责,还是让专家来看看了。在专家的帮助下翻译成了简体字,最终黄蛉的作文只拿到了六分,但总分依然拿了428分。不过这个分数还是上不了本科,好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三本)破格录取了他,这才让他有书读。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两年后,黄蛉已实现二级跳,转入到了川大本部学习。但是由于黄蛉只会甲骨文,所以学院特意返聘了当时已经退休的古文字专家何崝教授回来给黄蛉提供“一对一教学”。在许多人都期盼着这位“偏才”能在日后创造新的“奇迹”的时候,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时候,竟然是因为其导师何崝的“罢工”。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信口开河,说会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说到此,何崝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黄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并不如意,“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何崝随后透露,他已经向川大提交了辞呈。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如今距离高考已经9年过去了,黄蛉当年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确是轰动了全国,也让自己被破格录取。但是由于自己除了甲骨文以外其他与古文学相关的学科成绩都不好,甚至到了后面连自己的专业也没能够沉下心来学习,让返聘回来的教授都已不愿再教,如今已经泯然众人矣。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二、高考零分徐孟南

2008年,徐孟南有一个反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梦想,这个梦想是在他读过韩寒的《通稿2003》后开始萌发的。他也为了这个梦想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给教育部写过信、在很多教育改革名人的博客下留言,甚至在高考的前一天夜晚,还去各大考点贴了不少告示,但均石沉大海。在看到2006年0分考生蒋多多的事迹后,觉得只有这样的行为才能让大家看到,于是像他效仿。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徐孟南在高考试卷上写满了他的教育理念,叫“三人行教育理念”,简单的说就是老师去发掘和引导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因为初中阶段时学生就已经掌握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了,所以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他们所需修的课程,再通过特长选拔的方式来进入大学。不知是做了哪些学科的题,最终徐孟南的高考成绩是160分。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不过最终徐孟南也没有考上大学,更没有人认可他的教育理念。从那时起,他开始辗转在各类工厂做着基础工作:组装广告箱、制造井盖、包装卫浴产品、生产说明书、甚至还写过网络小说,但都没有结果,思想几经反复,最终只留下了遗憾,还劝阻别人不要学他。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相比于他的“偶像”,找不到工作曾一度想自杀的蒋多多,徐孟南也算是承受住了自己预料中的苦果。不过徐孟南依然还有一个大学梦,于是回到了考场,参加了2018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终被录取。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三、高考满分何碧玉

何碧玉在1992至1996年就读于河南省新乡市石油小学。在1996年7月,当时还在上小学五年级且年仅10岁的她,通过层层选拔,考入了当时河南省唯一的一所天才实验班——新乡市一中少儿班。在少年班与30多名智力超群、年龄均在10岁左右的优秀少年一起,用接下来四年时间学完了整个小学六年和初、高中七年的所有课程。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2000年7月,年仅14岁的何碧玉参加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满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魁,成为了河南省高考理工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河南省历史上的高考神话,以及后辈们所学习的“学神”。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2004年18岁的何碧玉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个人前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进行学习深造。2009年,何碧玉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的学位,之后便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作为从事独立研究的研究员的工作。2016年,何碧玉离开国立卫生研究院加入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至今担任助理教授的职位。


高考盘点:曾经那些高考里的“神人”现在怎么样了?结果想象不到


四、结语

通过上述几个例子,虽然他们的人生轨迹和自己的能力相关,但我们也了解到了高考的重要性,对于如今网络大肆宣扬的“读书无用论”、“高考无用论”、“大学生给高中生打工”等歪门理论不敢苟同。中国的教育竞争日愈激烈,高考对于每年全国几百万的考生而言,已经是一个最公平的模式和平台,除非出国留学,否则高考成绩就几乎等于今后人生的困难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