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界的高大上——海底捞,成功的秘诀!

人人都想创业,特别是年轻人,不愿为人手下,低头工作,都想自己当老板,可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马云经历四次失败,第五次才成功创立阿里巴巴,王兴更是九败一胜,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才能知道如何去获取成功,才能更加珍惜成功。

火锅界的高大上——海底捞,成功的秘诀!

有这么一个人,他虽然不是互联网行业大佬却有着和他们一样的地位,在创投圈、餐饮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特别是在管理方面至今没有企业能够学会他的技巧,这个人就是海底捞董事长张勇。

在把海底捞做到世人皆知之前,张勇也曾经历过三次失败。

第一次,做博彩生意失败;第二次,做汽油生意失败;第三次,做麻辣烫生意失败。虽然第三次是被自己喜欢的发廊小姑娘骗走了钱,但张勇觉得,前三次都是因为急于求成,想挣快钱,投机导致。

他认真吸取了前面所有失败的教训,终于在第四次的时候做成了海底捞,一家餐饮界的巨无霸企业。

如今,海底捞不仅是餐饮界的楷模,更是很多互联网大佬都想学习的榜样,他们觉得张勇这个人太厉害了,他既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创二代,也没有清华北大哈佛剑桥的顶尖文凭,只是一个技校毕业的小镇青年,就能做起这么大的一个事业,实在太不可思议。

张勇却觉得,他的成功没有诀窍,重点在于服务好客户,把员工当人看,这就够了。

创立海底捞时炒料都不会,但只要勤快,笑脸相迎,还是会有回头客。那时他连炒料都不会,只好买本书,左手拿书,右手炒料,就这样边炒边学,可想而知,这样做出来的火锅味道很一般,所以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速度快点,有什么不满意多赔笑脸。因为他们服务态度好、上菜速度快,客人都愿意来吃,有的客人还自愿教起了他。他发现优质的服务能够弥补味道上的不足,从此更加卖力,他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他都二话不说去帮忙。

火锅界的高大上——海底捞,成功的秘诀!

这样做了几年之后,海底捞在简阳已经是家喻户晓。

打算在外地开海底捞的时候,他差点赔掉老本,又是服务救了他。1999年,他决定将海底捞的牌子做到外地去,海底捞走出简阳的第一站,选在了西安,因为西安那边有人愿意和海底捞合作。但事与愿违,海底捞刚到西安头几个月都接连亏损,眼看就要把他们之前辛苦积攒下来的老本赔个精光。危急关头,他果断要求合伙人撤资,委托派过去的得力助手杨小丽全权负责,重拾海底捞的核心理念,服务高于一切!

短短两个月内,西安海底捞店居然奇迹般地扭亏为盈。他这个人想法也比较开明,只要顾客有需求,他们就做。

海底捞的招聘很让人匪夷所思,大多是关系户,希望员工有在家的感觉

他觉得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就餐的顾客是人,管理的员工是人,所以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只有当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真正快乐地工作,用心去做事,然后再透过他们去

传递海底捞的价值理念。不光是工作上,要把员工当人看,在生活上,我也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快乐,于是我把盈利的部分资金为员工租了房子。

火锅界的高大上——海底捞,成功的秘诀!

海底捞的成功秘诀,就是把员工当人看,把客户服务好

海底捞的员工有很多级别,有合格、优秀、标兵、劳模等,还有一个晋升的机制,只要干得好,就可以慢慢获得晋升。海底捞的很多店长、小区经理都是来自企业底层,我们会这样告诉中层,前两天

你还是一个民工,现在你做店长了,甚至做小区经理了,还给你配了车。你改变了命运,现在你底下这些员工,他们还没有改变,你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

你该不该把他们带起来?将心比心,这些道理他们就很容易接受。而且下面的员工也很努力,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曾经有人跟他说,他的管理模式简直与一些世界级名企是背道而驰,说他根本就不懂管理企业。但他觉得,别人说的不一定错,但是自己做的也不一定错,关键还在是不是因地制宜,你是不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判断,是不是一定就要按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模式去管理?

他的行为很多企业家们都很不理解,但他有打破常规变革的勇气。还有很多人跟他说,他的管理过于人性化,太把员工当人看,这样时间长了可能大家都会肆无忌惮,觉得领导很好说话。

做的不好的员工肯定也会惩罚,你做的不好就不会给你加薪,不会给你升值,有的还要降职,没人愿意打一辈子工,如果这个人极度糟糕,没有理想,就想混一辈子,他也进不来海底捞。

汇通点金刘老师认为,不论你从事哪种行业,在日趋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唯有提高服务质量才是关键,市场从不缺好产品,从不缺聪明人,只缺有耐心,讲诚信的人,把客户视同亲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