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養融合背景下的健康小鎮開發

從養老產業的行業政策來看,國家通過《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鼓勵養老業的產業化、創新化發展,鼓勵養老地產的開發模式和運營模式的創新。養老地產兼顧旅遊,無疑是順勢而為的重要選擇。

旅養融合背景下的健康小鎮開發

旅養融合的時代需求

從旅遊業的行業政策發展來看,“兩個並行”將貫穿未來幾年旅遊業發展的主旋律,兩個並行即“觀光、休閒、度假並行”,“旅遊與養生、養老、體育、文化、農業並行”,一方面強調旅遊業內部的業態多元化並行,另一方面強調以旅遊為粘合劑、磁力棒,聯動養生、養老、農業、體育、文化等相關產業的融合升級。旅遊與養老的深入融合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使命。

從養老產業的行業政策來看,國家通過《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鼓勵養老業的產業化、創新化發展,鼓勵養老地產的開發模式和運營模式的創新。養老地產兼顧旅遊,無疑是順勢而為的重要選擇。

旅遊地產引入養老概念和服務設施,在目前旅遊地產疲軟的背景下,有利於強化主題,集聚人氣,推進地產銷售,加快投資回報;養老地產引入旅遊的概念,無疑會增加養老地產的旅遊人氣,加強“養老一族”與“旅遊一族”的文化交流,實現主客共享、旅居一體的理想模式。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健康小鎮的開發,無疑是旅養融合背景下,養老地產發展的可選路徑和模式創新。

健康小鎮內涵

健康小鎮是指以“健康”為小鎮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將健康、養生、休閒、旅遊為一體的,並融匯健康養生、運動體驗、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等多樣化功能為一體的主題型小鎮,適合於可開發建設土地面積較大的項目。

健康小鎮的開發理念

中醫養生文化理念——在養生養老度假產品設計中,全面引入中醫養生文化以及儒釋道的修心養身理念、民間養生產品,通過潔淨空氣、優美環境、有機食品、中醫中藥、保健理療、康體運動、養生互動等各種養生產品及方式,使生活其中的銀髮一族能夠融於自然、調節身心、平衡陰陽、恢復機能、固發精氣,實現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醫療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目標,實現養生與養心的完美結合;

環保節能綠色理念——在環境保護方面,需要針對廢氣、廢水、廢物、噪音等制定一系列的環保防治措施,比如構建小型溼地,小型花園等;

景觀園林設計理念——景觀規劃設計中將貫徹“以人為本,自然優先,生態營造,環境優美”的思想,突出生態養生、中醫養生的主題,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融合,營造寧靜、舒適、恬淡、幽雅、柔美的現代養生休閒居住勝地。

基於“銀髮經濟”浪潮所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以及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房地產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近年來,包括萬科、綠地、綠城、遠洋等知名房地產商和泰康為代表的投資機構紛紛把觸角伸向養老地產。

房企爭相佈局養老地產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占比早已突破7%,並逐年呈快速增長之勢。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是“銀髮經濟”大繁榮。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養老產業未來 10—15 年將進入黃金時代。

旅養融合背景下的健康小鎮開發

未來的養老地產將不僅僅是以地產業為主導,而是多業融合,比如養生、護理和治療,甚至與旅遊、購物等相結合的模式。同時,市場也將趨於細分化,針對不同老人的需要,設計出個性化的服務。

事實上,早在2010年前後,許多房地產商就嗅到了“銀髮時代”所帶來的商機,紛紛掘金養老地產“新金礦”。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已經有10餘家保險企業、80多家地產開發企業和大量的外資企業佈局中國養老地產,投資總額超過3000億元。許多地產企業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亮出自己的絕活,打造自己的養老地產新模式。

健康小鎮可以以健康管理、中醫養生、健康養老、健康旅遊為核心,以健康工業與現代農業為配套,將第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是一座集養生居住、中醫文化、民俗體驗、濱水休閒為一體的特色健康養生小鎮。

在廣西,“太和·自在城”秉持健康創理念,以“愛在八桂,情繫夕陽”為主題,使眾多社會的弱勢群體得到真正的幫助與關懷,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處處體現“以人為本”

園區內有一個生態休閒農莊,緊鄰西江河畔,兩岸綠樹成蔭。農莊目前已經完成整體規劃,正在逐漸推進每個板塊的內容。

園區設施將進一步完善

都說醫養不分家,養老必須結合醫療。“太和·自在城”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合作共建的園區醫院——南寧和正醫院已經進入項目規劃階段。南寧和正醫院是“太和·自在城”園區重要醫療配套,醫院把現代醫技與傳統養生相結合,為頤養人群提供健康體檢、疾病預防治療、緊急救助等專業服務,並在將來設置各類相關服務套餐,供客戶自行選擇,打造現代化醫養結合典範。

健康小鎮應該以“醫養結合,互為保障;城市養老,高層養老;智慧養老,品質養老;產業發展,互相帶動”的養老模式,這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值得複製推廣。

隨著養老地產開發中的運營意識和服務意識逐步強化,養老地產模式也在不斷升級,產品形態逐步多元化,出現了醫療養老結合、候鳥式旅遊養老等多元化養老地產模式。

旅養融合背景下的健康小鎮開發

儘管各種養老地產新模式不斷出現,但對大多數服務商來說養老地產還是一個新的領域。其開發模式、商業模式尚處於探索階段,政府的配套政策及行業標準都沒有明確,所以做養老地產需要特別謹慎。他說,區位、環境、配套是關鍵,理想情況是有優質的景觀資源,同時又有完善的醫療生活設施。

作為新興產業,養老產業發展時間較短,有機遇也有挑戰。市場需求變化對養老機構的要求越來越高,既有硬件設施的要求,也有軟性多樣化服務的需求。

同時,國企險資不斷進入養老機構,必將帶來行業新一輪的洗牌,而民營企業在資金規模、人才儲備等方面比較欠缺,因此,民營企業自身需要不斷創新,通過輕資產化、多元化、鄉村化、資本化來積極面對挑戰,實現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