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爷,咱们要用科技来种地”!大爷:“你说啥?”

近年来,智慧农业、科技农业、物联网农业、数字农业等词汇蜂拥而至,为农业带来了不少的流量。不论是农业圈外的企业还是农业圈内的投资者,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农民却一脸不解,心里想:“这些人都激动个啥?”《有农有艺》全球农业研究室虽然也是研究各国农业以及科技农业板块的,但是针对于这些“高端词汇”落地,还是保持务实的态度。

标题其实就是大多数农民的心里话,虽然有点想笑,但觉得很真实。为什么?

我:“大爷,咱们要用科技来种地”!大爷:“你说啥?”

第一,大多数农民了解不到市场最新信息。

虽然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但对于农民来说,由于年龄偏大,对各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很多与时代接轨的东西他们并不会使用。

第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断增多,涉及地区范围不断扩大,但大体形式都是“上传下达”。相关部门向下级部门或地区传达政策。在这一传达过程中,由于环节众多,相关人员可能会在传达的过程中出现信息缺失、夸大的情况,使农民无法准确接受信息。

我:“大爷,咱们要用科技来种地”!大爷:“你说啥?”

第三,农业基层部门缺乏与农民的沟通

农业基层部门作为国家与农民沟通的“最后一公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要求基层部门要将国家最新政策信息、农业利好消息带给农民,而且还要搜集、汇总农民的意见信息,获得一手调研资料,将其传达给上级部门,作为下一阶段农业改革的参考。但是大部分农业基层部门都只做到了前半部分。

第四,农民不感兴趣

对于农民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收益,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老农来说,每天做的事就是看好自己的地、管好自己的田、种好自己的作物,到了丰收的季节希望能卖个好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一亩田”。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农业新词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那些有钱人做的事,与自己毫无干系,自己也丝毫不感兴趣。

我:“大爷,咱们要用科技来种地”!大爷:“你说啥?”

第五,农民舍不得投入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每年的收益都很少。虽然市面上出现了更好的农业投入品,但基于成本的考虑,农民通常都会放弃购买,只愿意选择便宜的投入品。

很多新的农业词汇,对农民来说,既遥不可及,又近在眼前。农民到什么季节该做什么农事活动,只要做过几年农民,这些经验就刻在了脑子里。他们只会按照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做。面对新的农业形式,他们不敢尝试、不会尝试,就只能停留在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