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却——当兵的历史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20多年前,我们一起随潜艇远航,在离开天地的大洋深处建立了深厚友谊。他是一名声纳专业军士长,是海军同专业兵的兵神,一直干到了退役。

我的小说《深蓝部落》中熊力的原型大多取于他。旅顺广播电台播出后,通过朋友圈转发,他竟收到了。

十几年,没有联系,昨晚他从杭州给我打来了电话。

“熊力”找到了!

本人在军旅25年,曾先后在海军的海岸炮兵、观察通信、基地机关、潜艇部队、装备仓库部队服役,而对初始的岸炮部队、特别潜艇部队的生活更难以忘却。

因为难忘,我的战友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所以我拿起笨笔去讴歌:希望大家能跟踪收听完《深蓝部落》,尽管只是一部三万字的小中篇,但却很罕见的。因为真正的作家难以上潜艇,而我等上潜艇只是偶然的机会,且写出的东西,因为保密等原因,真正被刊登出来,非常之难。

当年,我随远航的总指挥某潜艇支队支队长已在南海舰队将军的岗位退了休,2018年9月,他返回滨城探望其女儿,我得知后,请他一起喝了杯薄酒,相见难忘,一起回忆了那次长航。

永不忘却——当兵的历史


在海军部队有多么潜艇部队在默默犁弋大洋,守卫着祖国?我作品中原型的熊力、老谢,已经退了休,他们把一生献给了潜艇事业。熊力退役后回到杭州老家,而老谢在滨城的海边常赶着海。汪四海还在海军部队服役,他已走上核潜艇某岗位(我的下一部作品,但愿其能够同读者见面),还在默默守卫那片海。而《深蓝部落》中的军医等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在事后的一次潜艇训练中,包括军医在内的9名战友同我当年远了航,但永远没有回来~

永不忘却——当兵的历史


我曾担任西北组的组长,参加了当年潜艇战友遇难的善后工作。在陕西的黄土高坡,我和我的战友,抱着战友的骨灰,踏向其家乡。此时,仿佛八百里秦川都在哭泣。

永不忘却——当兵的历史


安葬潜艇战友那天,村子里能动的老人和童娃都奔向了墓地,我含着泪代表军方致悼词~

我离开潜艇部队,如今早已回到了地方。但我难以忘却军旅。我常常在海边,想到水下的世界~

战友们,有的已经走了,我却活着。

我怀念他们~

永不忘却——当兵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