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开工建造了两艘052B型导弹驱逐舰,该级舰仅建造两艘,并于2004年底前全部列装南海舰队。052B型可视为我国滴第一代通用型导弹驱逐舰,其舰体结构及动力系统均为后续052C/D的“母型”【参照王师“斯普鲁恩斯” 级驱逐舰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演变,我国不愧是“最大滴美分”!】。

052B型导弹驱逐舰采用了原装进口的“刺猬”【ёж】舰载中近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北约称SA-N-12“灰熊”】,该系统是 “飓风”【出口型“无风”,北约称SA-N-7“牛虻”】是升级型号。相比后者,导弹用9М317系列替换了9М38系列。9М317系列导弹采用新型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扩大了射程;系统增加了指令修正制导技术和波谱识别技术,采用新型信号处理装置并改进射控软件;采用高灵敏度引信装置并增加了测高能力和距离截止措施,能拦截高速掠海飞行反舰导弹,同时采用脉冲式近炸引信和触发引信。有资料称,该型导弹在大幅度提高反击高速掠海飞行反舰导弹能力的同时,具备了部分反弹道导弹能力【据称,陆基的9K37M1-2系统即 “山毛榉”-М1-2 (Бук-М1-2)北约称“萨姆-17”也具备此能力。】,但始终无法证实 。依靠以上技术升级与改进, “刺猬”【ёж】拥有了比“飓风”【Ураган】更好的战术性能,但落后的МР-90“坚果”【Орех】X/H/I波段跟踪与制导雷达【北约绰号“前罩”】限制了其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国在接装956ЭМ型后再没有继续采购这一系统的原因之一【估计此时国产对应型号的各子系统正夜以继日滴“解剖麻雀”“逆向测绘”“整合升级”……】。

9M317型导弹性能数据

弹长:5.5米

弹径:400毫米

弹重:715公斤(710—720公斤)

战斗部: 高爆破片 重50—70公斤

有效射程:2.5—45公里,另一说3.5—38公里

最小作战高度:10—25000米,另一说 5—24000米

最大机动过载:30g

最大目标速度:1200米/秒(迎击)或300到400米/秒(追击)

动力装置: 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052B前甲板МС-196型单臂发射器下方是ЗС90型导弹装填发射系统的弹库和供弹机。​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052B后甲板МС-196型单臂发射器下方也是ЗС90型导弹装填发射系统的弹库和供弹机​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ЗС90型导弹装填发射系统的弹库和供弹机,该系统设计不够紧凑,占用大量舰艇空间。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052B型导弹驱逐舰发射9M317舰空导弹

​ 至2006年9月底,我国增购的两艘956ЭМ型导弹驱逐舰全部入列东海舰队。该级舰同样配套采用 “刺猬”【ёж】舰载中近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采用 “刺猬”【ёж】舰载中近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956ЭМ型导弹驱逐舰“泰州”号。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956ЭМ型导弹驱逐舰“宁波”号发射9M317舰空导弹

​ 从上述资讯不难看出:我国接触“刺猬”【ёж】舰载中近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及其配属的9М317系列导弹相关技术最迟不晚于本世纪初。可即便如此,两艘054型导弹护卫舰仍未能及时配装“红旗-16”,只能以“红旗-7”勉强满足本舰的点防空需求。该级首舰“马鞍山”舰【舷号525】2005年2月18日服役于东海舰队,二号舰“温州”舰【舷号526】2005年9月26日服役于东海舰队。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054型如此“高性价比”的平台,未能装备区域舰空导弹,的确浪费。图为“马鞍山”舰。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054型前甲板的H∕PJ-87式单管100毫米舰炮和“红旗-7”舰空导弹。图为“温州”舰。

​ 我国井喷式列装“舰载导弹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热发射且兼容中程舰空导弹及反潜导弹/火箭助飞鱼雷】”是以054A型导弹护卫舰批量建造为标志, 其首舰“舟山”舰【舷号529】于2008年元月3日列装于东海舰队驱3支队。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舟山”舰防化洗消作业测试

​ 054A型导弹护卫舰的舰首装有四组八联装垂直发射系统单元,МР-90“坚果”【Орех】【北约绰号“前罩”】X(H/I)波段跟踪与制导雷达有4部【可能已经有国产型号】。因此,一个火力发射单元可以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对其中4个进行攻击。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054A型护卫舰32单元垂发装置开启状态,猜猜哪些坑是防空导弹,哪些是火箭助飞鱼雷?

​ 强调一点:在我国海军装备序列中,并没有“海红旗-16”这种称呼,因为这型防空导弹在设计之初,就兼顾海陆通用,因此官方统一称呼其为“红旗-16(HQ-16)”。

国内公开资料显示: “红旗-16” 系列防空导弹于1999年7月立项( 正如博主前文所述:比正式引进956Э型 “现代”级驱逐舰及其配套的“飓风/无风”系列舰空导弹时间稍早。),2007年底首次进行舰上实弹发射试验,2008年定型。海军型“红旗-16”定型列装三年后的2011年,陆基版“红旗-16”也顺利定型批量列装作战部队【外媒称:2011年9、10月间,我国官媒曾报道称中俄合作研制的“红旗-16”交付陆军部队并已形成战斗力,继而推测这种陆基型导弹是在2005年开始研制的。】。2014年, “红旗-16” 防空导弹的外贸型号“猎鹰-80”(LY-80)参加第十届珠海航展,正式对外出口 。至此,我国通过自行研制以及对引进版“飓风/无风”、“刺猬”这两款俄制舰载中近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彻底实现了 “红旗-16” 系列中近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列装、出口——“一条龙产业链”。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猎鹰-80”防空导弹作战示意图(展板)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猎鹰-80”防空导弹系统已经装备巴基斯坦军方

​ 在此必须强调的一点是: “红旗-16” 系列防空导弹是在我国“国家国防科工局”(即前“国防科工委”)主持领导下,由军工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行主持研发的一款“海陆通用型中近程区域防空导弹”,生产单位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虽然其在设计研发阶段得到了一定的国外技术借鉴(外媒认为俄 “金刚石-安泰”防空集团参与了部分设计),但“消化吸收”“独立自主”的理念贯穿“设计——研发——定型”的始终,这从 “红旗-16” 系列防空导弹与 “飓风/无风” (舰载型) 、“刺猬”(舰载型)、“山毛榉”(陆基型)系列导弹系统的众多不同之处就可见一斑。更何况,我们已经通过此前的两篇帖子梳理了引进 “飓风/无风”、 “刺猬”两个系列舰空导弹过程与“红旗-16”系列防空导弹设计研发过程的两条“时间轴”,单纯的“山寨”绝对不可能需要这么长时间——虽然我国的“山寨”作为“逆向测绘工程原理”的高端技术始终为“个别人”所诟病,但“解刨麻雀”后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精神却是值得尊敬的。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国庆阅兵”中亮相的“红旗-16”

​ 现在我没来看看“飓风/无风” (舰载型) 、“刺猬”(舰载型)、“山毛榉”(陆基型)系列导弹与 “红旗-16” 系列防空导弹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导弹本身性能上说, “飓风/无风” (舰载型)系统的9М38系列导弹的最大射程只有25公里, “刺猬”系统配套的9М317系列导弹虽然改进了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但其射程也仅有38公里,而 “红旗-16” 系列防空导弹从立项一开始提出的射程要求就至少要40公里以上(真正满足区域防空需求),二者在防空区域的覆盖范围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虽然, “山毛榉-M3”型采用的9M317M导弹( 舰载垂直发射型导弹型号为9М317МЭ )射程已经达到70公里,但我国也列装了改进升级版的 “红旗-16B”,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推测其射程也达到了70公里左右(估计牛牛认为我国“山寨”了 9M317M,所以直接推测了 “红旗-16B”的最大作战斜距。),而且依然是“陆海通用”“冷/热垂直发射”。博主认为,牛牛的推测并不客观,我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已经列装了的尺寸与“红旗-16”差距不大的“红旗-22”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其射程可达100千米,该型导弹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半主动制导体制,性价比极佳。所以,采用主动雷达制导体系的“红旗-16B”导弹的实际射程应该会接近“红旗-22”。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9М317МЭ导弹在垂直发射管内状态(剖视图)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9М317МЭ导弹及其垂直发射装置的装舰状态——后文我们会提到我国956型的改进升级…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22”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公开展示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山毛榉”系列防空导弹系统作战效能对比图

​ 其次在雷达及制导体制上,二者的区别更为明显。陆基的“山毛榉”系列防空导弹依旧采用的是机械式的搜索和跟踪雷达,并且搜索雷达和跟踪雷达是分开的。其搜索雷达只实现了高低方向的电子扫描,方位依旧采用机械扫描,也就是所谓的一维相控阵雷达。现代雷达一般具备数据自动录相能力,为了避免漏警、虚警,一般需要2-3次才能确认目标,这样雷达需要转2-3圈才能确认目标,而目标关联速度较慢,确认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多目标和对付高速、高机动目标的时候尤其如此。所以它对付饱和攻击的能力要低于“红旗-16”。而 “红旗-16” 系列防空导弹陆基型则是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只有一部雷达就可以完成探测、跟踪、锁定和制导功能( 因为需要照射,推测其为X波段。),这是第三代防空导弹典型的特点,它的优点就是减少了系统的雷达数量,避免了某个雷达战损导致整个系统效能的降低乃至失能,也有利于降低后勤保障方面的难度。“红旗-16”的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需由地面雷达发射电磁波照射目标,导弹的接收机接收到目标反射的电磁波后引导导弹飞向目标,和传统的TVM制导方式相比,省去了导弹将数据传给地面站,地面站再回传指令引导导弹的过程,等于是把地面站的中央处理机放到了导弹上,虽然成本大幅上升,但换来的是更简便的制导体制,还是很值得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不但扫描速度更快、探测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在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下(“红旗-16B”有可能改进为主动雷达制导)具备了一定的“抗饱和攻击 ” 能力,即便与“山毛榉”系列的最新改进型“山毛榉-3”( Бук-М3 ) 相比,也占上风!

虽然“红旗-16”导弹的射程只有40公里,但该系统中却装备了能搜索150公里范围的IBIS-150相控阵雷达,该系统可以和空军“红旗-9”实现组网互联,可以说我国的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是对“集东西方之所长”——美俄两国经验的集大成者。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搜索距离达150公里范围的IBIS-150相控阵雷达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导弹系统的导弹导引和目标照射雷达——行军折收状态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导弹系统的导弹导引和目标照射雷达同样采用相控阵体制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ГМ-567М底盘上的9С18М“飘雪”搜索雷达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ГМ-567М底盘上的9С18М1“飘雪”搜索雷达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ГМ-567М底盘上的9С18М1-2搜索雷达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山毛榉-M3”防空系统与其搭配的9M317MЭ导弹技战术性能示意图

​ 从陆基型作战使用上看,“山毛榉”与“红旗-16”也有较大不同。前者采用履带式底盘,并能够行进间工作,可为陆军机械化部队提供伴随防空掩护。而后者采用固定阵地展开部署,其作战使用更接近美国“爱国者”或欧洲MEADS防空导弹系统,不强调跟随野战部队推进的能力,但多目标交战能力、融入整体防空指挥系统能力、与其他防空兵器协同作战能力等方面则更强,可以轻松兼容我国的C4ISR体系。采用“泰安”系列6X6越野卡车底盘的“红旗-16”,具有较好的越野行驶性能,在我国发达的公路网上具有更大的机动便捷性,整体重量可控,更有利于“空运”“铁路运输”等战略机动。 “山毛榉”系列防空导弹均采用发射架倾斜发射,而 “红旗-16” 武器系统布局和“红旗-9”很相似,都是多联装后置,垂直发射,在驾驶舱和导弹之间是导弹射手的控制舱。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博主拍摄的题图就是它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ADK16B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筒弹集装架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装填训练筒弹数据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发射筒外标识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采用“泰安”系列6X6越野卡车底盘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采用“泰安”系列6X6越野卡车底盘

据2016年9月7日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近期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画面中显示,解放军陆军防空部队已经装备了“红旗-16” 导弹的最新改进型。

博主推测:《简氏防务周刊》的分析依据应该来源于9月2日央视七频道(战耕台)《军事报道》中的一则新闻《第31集团军某防空旅:精密掌控 精准拦截 精确攻防》,此外“战耕台”的《军事纪实》栏目在8月底的节目——《大漠励剑——陆军防空导弹拦截训练纪实》中也展现了上述新闻报道中提到的这次演习行动。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B”导弹“冷发射”后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间,注意其弹体长度变化。

​ 下面截图为“红旗-16B”型号立项前后的相关资讯: 倍受鼓舞的研制团队又展开了“红旗-16改进型”和“红旗-16B”的研制工作,这两种改进型号的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相继突破了“烧蚀燃气舵”、“主动/半主动复合制导”等重大技术难题,为“红旗-16B”的成功立项做出重要贡献,并积极推动“红旗-16改进型”完成集团公司立项并纳入海军“十二五”发展规划。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B”型号总师助理的“光荣事迹”——网络截图

根据《简氏防务周刊》的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新型地对空导弹可能代号为“红旗-16B”,其射程从原“红旗-16A”的40公里提高到了70公里。估计从2012年开始进行定型试射,目前已经陆续列装我国陆军一线防空作战部队。2016年9月6日,在我国西北大漠深处举行的地空导弹实战演习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41集团军防空旅再次发射了新型地对空导弹,根据视频截图分析依旧是传说中滴 “红旗-16B”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习发射的任务是由一支“女子导弹发射连”执行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B”实弹发射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B”实弹发射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B”实弹发射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B”实弹发射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原41集团军防空旅女子导弹发射连

​ 该型导弹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采用了主动雷达引导头,这让它和俄罗斯“飓风” 和“山毛榉”导弹系列基本成为平行发展的两条技术分支。因为,其虽然与俄 “飓风” 和“山毛榉”系列防空导弹系出同源,但俄系导弹系统的最新改进型仍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在此必须强调一点:“红旗-16”系列防空导弹均采用了“垂直发射”模式。只不过舰载型为“热发射”,陆基型为“冷发射”。而俄罗斯最新型9M317M舰载防空导弹虽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但这种导弹从未向中国出口。 更何况“山毛榉”的最新改进型“山毛榉-3”( Бук-М3 )仍然采用的是“倾斜发射”,只不过增加了“导弹储运发射筒”,在使用、维护、保养方面比此前型号更便利一些罢了。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山毛榉-3”( Бук-М3 )系统的9А317М导弹发射车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山毛榉-3”( Бук-М3 )系统的9А317М导弹运输/装填/发射车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9М317МЭ导弹取消了边条翼,整体更加紧凑,更利于筒装发射或舰载垂直发射。

​ 军迷朋友一定会有疑问: 既然“红旗-16B”采用了我国自行研制的主动雷达引导头,令其在作战使用中应对“抗干扰”“抗饱和”性能有了“突破式”提高;为什么俄制9M317M系列导弹的主动引导头型号未能得到俄军青睐?博主看来,像下面几张图中这样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化水平我国肯定是看不上,俄军难道就能看上?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9M317系列导弹的9Э420型半主动雷达导引头

上图为9M317系列导弹的9Э420型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其技术来源可能继承自2K12“立方体”(北约称“萨姆-6”)防空导弹系统的3M9导弹。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9M38M导弹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展板上的9Б-1103М主动雷达导引头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可用于“山毛榉”“飓风”系列防空导弹系统的9Б-1103М主动雷达导引头

至于 “红旗-16B”的全系统组成更是俄式装备无法比拟的。首先, “红旗-16B”的全系统肯定是在 “红旗-16”早期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性能提升。尤其是导弹性能的大幅提高(射程及主动雷达导引头)及可纳入我国整体防空网络的数据链,令其整个系统的作战效能有了“质的飞跃”。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早期型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感谢原创!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早期型的折叠尾翼、燃气舵、冷发射弹射装置——感谢原创!

​ 首先,看看“红旗-16B”在导弹性能上有多大幅度的提高。多年前,网上就有传闻“红旗-16会出现增程版型号”。咱们来看下当时的这篇论文(截图):用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料改进防空导弹飞行性能,仅发动机的质量就减少35.0Kg,弹体质量减少17.4Kg,合计全重减少52.4Kg。论文中导弹的外形与尺寸与“红旗-16”相符,基本型:弹长5.719m、弹径0.357m、弹重615.9Kg,经过改进后射程增加48.84%。那么如果属实,则“红旗-16B”导弹的射程提高至70公里以上是可信的。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多年前,网上就有传闻“红旗-16会出现增程版型号”,此为相关论文截图。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A和B的弹体外形变化对比图(注意B的固体火箭推进剂燃料棒长度变化)感谢原创!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A和B的弹体外形变化对比图(飞行状态)感谢原创!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A和B的弹体外形变化对比图(同比例状态)感谢原创!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 “红旗-16”防空系统本身就有十分完善的C4ISR系统,具备功能强大的指挥、探测、预警、跟踪、制导、毁伤评估等能力。“红旗-16B”在其基础上会进一步提高各项性能。尤其是系统的各类型雷达,基本代表了我国军事电子科技的最高水平——集成化高,机动性强,“米波鱼骨”反隐身,“相控阵体制”泛滥……不过,俺稀罕!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防空系统“奢华”滴战场感知系统——感谢原创!

​ 陆基“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最小作战单位为营级规模,最大为旅级建制。一般由一台指挥车、一台搜索车、一台警戒车配合四套套发射车使用,并可酌情配备不超过8台导弹装填车。当然,还有上述其它型号雷达进行必要的配合。从我国军方对“红旗-16” 使用效果来看,对于拦截中低空目标效果明显,曾有过26发22中的优秀成绩。据公开资料,在定型阶段更是打出了29发28中的成绩。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参考出口型“猎鹰-80”系统的火力单元构成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配置十分灵活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指挥控制面板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指挥控制面板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指挥控制面板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指挥控制面板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指挥控制面板

​ 关于 “红旗-16B”之外的另一个“红旗-16改进型”谈谈博主自己的一些看法:虽然以052C型为代表的我国防空导弹驱逐舰已经装备了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但国内军工管理机构 ——“国家国防科工局”(即前“国防科工委”) 一直是鼓励产品竞争的,作为航天科技系统的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也一直有意改进“红旗-16”防空导弹,并提出了主动雷达制导的“红旗-16B”。如果单纯的将 “红旗-16” 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换成主动雷达制导,在中程防空导弹的作战包线内并不会打出比半主动制导更高的精度,这就意味着未来的“红旗-16改进型”会向着远程防空导弹发展。具体的改进路线可以参考美帝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的发展历程。“标准Ⅰ”同“红旗-16”基本型一样没有助推器,MK-27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只能为其提供31千米的射程;在换装MK-30主发动机并加装MK-12助推器之后射程即增加到65千米左右,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程防空导弹。至于“标准Ⅰ”导弹之后的系列改进型号如: “标准Ⅰ ER” 、“标准Ⅱ” 、“标准ⅡMR”、“标准Ⅱ BlockⅠ”、“标准Ⅱ BlockⅡ” 、“标准Ⅱ BlockⅢ” 、“标准Ⅱ BlockⅢA”、“标准Ⅱ BlockⅢB”、“标准Ⅱ BlockⅣ”、“标准Ⅱ BlockⅣA”、“标准Ⅳ”、“标准Ⅴ” 、“标准Ⅵ”等,则是“越升级,越变态”……一直改进到“海陆通吃”、“大气层内外通杀”!这会不会也成为“红旗-16”系列防空导弹系统的“终极目标”呢?

最后福利——送美女! “红旗-16”系列防空导弹系统的项目总指挥王真女士和副总指挥葛文蕊女士——巾帼不让须眉!乃们是最美滴“军工科研人员”!

我国中程区域防空的力量中坚——“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下)

“红旗-16”系列防空导弹系统的项目总指挥王真女士和副总指挥葛文蕊女士

​ 全文完,感谢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