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看酒類行業消費的6個現象

春節作為酒類消費的旺季,更能夠集中反映酒類消費市場的變化,同時,春節酒類消費現象也正是整個酒業消費趨勢變化的一個縮影。與往年春節相比,2018年的春節酒市消費確實呈現出一些比較明顯的變化,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今年春節酒市消費的現象進行總結,並從中探尋酒業發展的趨勢變化。

2018年春節看酒類行業消費的6個現象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加之政策等相關因素的影響,酒水消費也在不斷變化。春節作為酒水消費比較集中的時間段,更容易集中顯現出這些變化。總體來看,與往年比,今年春節酒市消費呈現出不少新的特點。比如酒種消費呈現多元化、購酒渠道多元化、飲酒量減少等等。

2018年春節看酒類行業消費的6個現象

現象一:禮品消費和宴請消費的個性化需求明顯增加

2018年春節期間,個性化產品的銷量增長明顯,究其原因,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消費水平提升,個性化需求被激發並釋放;第二,茅臺、五糧液等高端酒價格上漲,這些老名酒再次出現“一瓶難求”的市場現狀,使得部分人群選擇意願降低。因此,人們願意採購一些市面少見、包裝個性的產品用於送禮和宴請。

總體來看,在個性化產品消費方面,求購的消費者並不能準確描述產品特徵,只能說出購酒的用途及要求:第一,送禮用;第二,市面不常見;第三,價格適中(一般要求在300~1000元之間,不同購買力要求不同);第四,瓶子、包裝顯高檔、賞心悅目。目前市面上個性化產品以“禮盒酒”、“大壇酒”、“公斤酒”為主,相比禮盒酒,大壇酒和公斤酒作為近兩年流行的個性化產品,在今年春節前後更加受到追捧。

現象二:茅五價格上揚,銷售增量明顯

春節為白酒消費旺季,高端白酒剛性需求仍然存在。根據筆者調查,春節前全國各地茅臺專賣店都出現缺貨狀態,筆者朋友想要買一箱茅臺酒,筆者專門找到本地茅臺主要經銷商詢問,對方表示,節前專賣店確實無貨,要貨需要等到下一批產品到貨。

現象三:葡萄酒開始出現在北方普通家庭餐桌

一直以來葡萄酒,原來普通家庭日常飲用葡萄酒在沿海等城市相對比較普遍,而在內陸及大部分北方城市葡萄酒消費氛圍並不濃厚。然而,今年春節期間,葡萄酒普遍出現在北方二、三線城市普通家庭的餐桌上,甚至在很多農村宴席,葡萄酒也已經成為同白酒、飲料等一樣重要的待客飲品之一。而且,在北方諸多二三線城市的鄉鎮市場上,很多菸酒店都設有葡萄酒專櫃,以國產葡萄酒品牌為主,進口酒的能見度和市場接受度仍較低。

在眾多產品借春節衝量突圍時,保健酒卻沒想象中“火”。作為消費區域性明顯的酒種,保健酒有固定的消費人群,在全國範圍而言,保健酒的消費並未出現明顯增量,只在南方某些有飲用保健酒習慣的省份,消費增長明顯。

現象四:白酒單次飲用量減少但頻次增加

無論在市區、鄉鎮或是“酒風彪悍”的農村,與往年相比,很多酒商反映,今年春節期間白酒的飲用量下降明顯,有酒商反映,往年農村一次待客30多人能喝六七箱白酒,而今年同一批人竟只喝了不到一箱。人們以“開車來的”、“身體不好”等理由拒飲或少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私家車普及率的提高,即使在農村,“堵車”也成為正常現象。而嚴查酒駕的措施深入人心,很多人都以“開車不喝酒”而拒酒。此外,現在消費者都很注重養生和健康,喝酒也很剋制,“喝少一點喝好一點”的意識明顯增,這些都直接影響了飲酒量。

現象五:通過電商購酒的消費者數量在增加

2018年春節看酒類行業消費的6個現象

近年來天貓、京東等電商已經完成了對網上消費的基本培育工作,80後、90後也普遍能夠接受甚至習慣在網上選購商品,這也包括通過電商購買酒水。相比線下實體店,電商平臺很多產品的價格優勢也吸引了部分消費者春節前在網上買酒。同時,隨著物流配送網絡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為消費者更好地瞭解並透過電商購酒提供了便利。也因此,電商在春節期間也成為消費者購買酒水的主要渠道之一。據悉在很多城市周邊的鄉鎮市場,也都有電商配送點,這極大便利了鄉鎮消費者通過電商渠道買酒。

現象六:消費者購酒渠道多元化

原來消費者買酒大多在超市、批發站或者是集市等場所,而現在消費者購酒渠道則呈現多元化。調查顯示,除了傳統商超、批發站點等渠道以外,各品牌專賣店、菸酒店也成為酒水銷售的成熟、主力渠道;此外,電商平臺發展快速,很多年輕消費者也大多能夠接受通過電商平臺購酒。與此同時,也有很多消費者就反映,今年很多非酒水經銷商朋友也都表示可以買到優質低價的酒,或者是與酒無關的單位如健身俱樂部、汽車4S店等都可以買到酒。隨著酒水消費趨勢下行,酒商也在著力探索新的銷售渠道,部分單位團購或個人團購後再以零售賣出賺取差價的方式越來越多,也因此,消費者買酒渠道的選擇性很多,從量上來看,不同渠道對銷量的分流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