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湖南維新運動:頑固派用下流謠言抹黑維新派

清末湖南維新運動:頑固派用下流謠言抹黑維新派

陳寶箴

1895年9月,64歲的陳寶箴接到諭旨,從直隸布政使升任湖南巡撫。陳寶箴是江西義寧(今江西九江修水縣)人,很早便與湖南結下了不解之緣。太平天國作亂時,舉人身份的陳寶箴投筆從戎,隨父在家鄉操辦團練,一度入湘阻擊太平軍。回江西后,又到湘軍將領席寶田幕中任職,曾獻策生擒了太平天國幼主洪天貴福和大臣洪仁玕。1869年,經湘軍統帥曾國藩推薦,陳寶箴入京覲見同治皇帝,被授以知府官職,發往湖南候補。後代理因病去職的席寶田主持軍務,因鎮壓苗民起義有功,升為道員。1875年署理湖南辰永沅靖兵備道。1880年離開湖南,先後在河南、浙江、湖北、河北等地任職。1894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第二年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陳寶箴聞訊後痛心疾首,屢為國事上疏,痛陳利害得失,希望變法圖強,受到了企求變革的光緒皇帝的重視。

陳寶箴主政湖南後,大力推行新政,倡導變化革新。首先是整頓吏治,上任之初就撤換了不稱職的官吏20餘人,取得了“群吏凜然”的效果。其次是發展經濟,包括興礦務、搞製造、行輪船、設電報、通電燈等。如官紳合辦的和豐火柴公司、寶善成機器公司是湖南最早的製造企業,官辦的常寧水口山鉛鋅礦、新化錫礦山銻礦、益陽板溪銻礦、平江黃金洞金礦等是湖南最早的大型礦山企業。湖南電報局是湖南電信業的發端。鄂湘善後輪船局則開湖南內河行輪之始。第三是文教改革,包括改革書院、成立南學會、創辦時務學堂,刊行《湘學報》《湘報》等。書院改革主要是增設算學、物理、化學、商務、外語等教學科目,考試不再以八股文論高低。成立南學會的宗旨是傳播推廣新學,轉變社會風氣,並在省內各地設有分會。時務學堂則致力於培養維新人才。據說時務學堂首屆只有40名學生,後來有近半數成為了民國的革命先烈或開國名人。《湘學報》、《湘報》作為維新派最主要的輿論工具,旗幟鮮明地對維新變法進行大力宣傳。

清末湖南維新運動:頑固派用下流謠言抹黑維新派

《湘報》

為確保新政的順利實施,陳寶箴還積極網羅具有革新意識的人才。有過十多年外交生涯的黃遵憲代理湖南按察使,江標、徐仁鑄先後擔任湖南學政,熊希齡擔任時務學堂提調(校長),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分別擔任時務學堂的總教習、分教習、中文教習,時務學堂其他教習亦多為康有為弟子,唐才常、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同時還是《湘報》的主筆或撰述,故而形成了一個聲勢很大的維新陣營。一時間,湖南風氣大開,成為了全國最有生氣的省份。

然而,隨著湖南維新運動的不斷深入,一場新舊勢力的對決也在醞釀之中。1898年春夏之交,時務學堂一些包含提倡民權平等、主張變法等內容的課堂批語、課堂答問,流傳到社會上,引起了守舊士紳的強烈不滿。加之《湘報》連載了南學會邵陽分會會長樊錐寫的《開誠篇》和易鼐寫的《中國宜以弱為強說》等文章,言辭相當激烈,引發輿論譁然。此時的湖南,瀰漫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當時的嶽麓書院山長(校長)王先謙,曾任國子監祭酒,在湖南士紳中威望很高。王先謙原本對陳寶箴的新政頗為支持,但隨著時務學堂和《湘報》的言論愈來愈激進,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1898年5月,嶽麓書院學生賓鳳陽等人致信山長王先謙,攻擊維新派的民權平等說是“蔑棄人倫”,“必欲傾覆我邦家也”,要求王先謙牽頭進行反擊。王先謙於是聯絡守舊紳士葉德輝、劉鳳苞、張祖同等十人,於1898年7月10日向湖南巡撫陳寶箴呈遞《湘紳公呈》,聲言“綱常實千古不易”,攻擊維新派“語言悖亂,有如中狂”,要求陳寶箴“嚴加整頓,屏退主張異學之人”。王先謙一出馬,事實上成為了頑固派的首領。頑固派還鼓動嶽麓、城南、求忠三書院的山長及部分學生,齊集省城學宮,擬定《湘省學約》,對抗新思想傳播。

清末湖南維新運動:頑固派用下流謠言抹黑維新派

時務學堂碑坊

面對頑固派的攻擊,維新派當然不會坐以待斃。1898年7月13日,熊希齡聯絡黃膺、戴德誠、吳獬等人,也向陳寶箴呈遞了一份《公懇撫院整頓通省書院稟稿》,提出整頓省屬書院,矛頭直指嶽麓書院山長王先謙。接著,熊希齡又在《湘報》刊發《上陳中丞書》,就王先謙對時務學堂的攻擊進行辯駁。作為湖南新政的主帥,陳寶箴此時顯然壓力山大。為緩和矛盾,陳寶箴解除了熊希齡時務學堂提調之職,並主動拜訪王先謙,希望得到諒解和支持。但對於王先謙提出的關閉《湘報》的要求,陳寶箴並未答應,只是加強了審查。

矛盾並未就此平息。不久,一封惡毒攻擊時務學堂的匿名信在社會上到處張貼散發。匿名信以先前賓鳳陽等人致王先謙的信為底稿,添加了“學堂教習爭風,擇堂中弟子文秀者,身染花露,肆行雞姦”等下流謠言,肆意抹黑時務學堂。當然,這封匿名信也可能是賓鳳陽的原稿,而先前公開的版本是刪節版。時務學堂師生得知後十分氣憤,請求陳寶箴追查抹黑者。陳寶箴看了大怒,當即批示長沙府傳訊賓鳳陽,徹查此事。

但頑固派顯然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王先謙公開出面袒護賓鳳陽,並以辭去嶽麓書院山長相要挾。為搞垮陳寶箴,王先謙等人還串通在京的湖南籍官員,屢次上奏誣陷、彈劾陳寶箴。但因光緒皇帝正銳意變法,強力支持陳寶箴,才使得頑固派的圖謀徒勞無功。

清末湖南維新運動:頑固派用下流謠言抹黑維新派

王先謙

不過,經此一役,陳寶箴大約也感受到了頑固派的強大能量。加之湖廣總督張之洞出面干預,陳寶箴不得不作出妥協退讓。熊希齡去職後,陳寶箴對時務學堂進行整頓,銷燬了時務學堂有激進言論的講義、答問。被時務學堂聘為教習的康有為弟子,全部辭退。並停撥了《湘報》經費。南學會也停止活動。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正式開始變法時,陳寶箴先行一步的湖南新政,實際上已陷入偃旗息鼓狀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幽禁光緒,通緝康有為、梁啟超,殺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於京城菜市口,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10月6日,因“戊戌六君子”中的劉光第、楊銳,系陳寶箴所保薦,且陳寶箴與梁啟超、譚嗣同關係密切,陳寶箴被革職,罪名是“濫保匪人”。陳寶箴之子、吏部主事陳三立則以“招引奸邪”罪名被革職。同時被革職的還有江標、徐仁鑄、熊希齡等人,罪名是“庇護奸黨,暗通消息”。10月9日,黃遵憲在上海被抓,後因英國、日本等國駐華公使搭救,倖免於難。

1898年冬日的寒風中,陳寶箴父子攜帶家眷黯然離開湖南,返回江西。不過,他們並沒回老家義寧,而是賃屋暫居南昌。1900年7月22日,陳寶箴在南昌猝然去世,有說是被慈禧太后密旨賜死。這位深具家國情懷的改革者,以悲劇謝幕,也預示著大清帝國已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僅僅11年後,大清帝國在辛亥革命浪潮中土崩瓦解。

清末湖南維新運動:頑固派用下流謠言抹黑維新派

時務學堂教習:左起葉覺邁、譚嗣同、王史、歐榘甲、熊希齡、韓文舉、唐才常、李維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