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座著中国城,学校授课用客家话,教育孩子:印度是家,根在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近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在长时间的繁衍生息中,逐渐走出故土走向世界,如今可以说是遍布全球。因此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华人聚居区,如注明的纽约唐人街、日本横滨的中国街等。

然而,鲜有人知,其实在印度也有一个中国城。

1778年,一位叫杨阿钊的客家人来到印度,于当年6月19日获英国总督华伦哈斯丁批准定居并同意他回中国带工人,随后大批梅县客家人陆续到这里落地生根。至今,在他们聚居的区域里,还保留着中文学校、中文报纸,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有返还故土为自己的后代入族谱的传统。

印度有座著中国城,学校授课用客家话,教育孩子:印度是家,根在

这就是生活在印度加尔各答的客家人,如今生活在印度的客家人大约有一万人左右,他们的聚居区是一个叫做塔坝的地方,规模和一个小镇相当,印度人将这个地方称之为“唐格拉”。虽然是面积仅仅十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但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客家人,几乎都从事皮革产,而且曾经对印度皮革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部分客家人的祖先来自广东,他们自到起,就以鞣制加工皮革为生,巅峰时期他们掌握着印度全部皮革生产量的20%以上。

印度有座著中国城,学校授课用客家话,教育孩子:印度是家,根在

皮革生意的繁盛,以及客家人的繁衍生息,使得塔坝成为了印度最著名的中国城之一。上世纪70年代,皮革畅销欧洲,塔坝地区的华人皮革厂遂扩大规模,从外国购买各类新式机器,制革技术由此得到改进,到80年代中期已达253余家。塔坝中国城皮革业鼎盛时期曾经聚居了1.2万华人,同时也给印度人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印度有座著中国城,学校授课用客家话,教育孩子:印度是家,根在

虽然从生活方式来看,很多在印度的客家人,都能说着和加尔各答当地人口音近似的印度口音的英语,加尔各答当地的中餐馆,被印度人的饮食方式也同化得比较严重。但是这里的客家人却仍旧心系祖国,他们一直以“拿着印度护照的中国人”自居,老人从小就开始教育下一代: “印度是家,根在中国”。只要你能够听懂客家话,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在海外二百多年的同胞,依然能够保留着亲切的梅县客家人口音。

印度有座著中国城,学校授课用客家话,教育孩子:印度是家,根在

这都得益于客家人深入骨髓的宗族观念,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会不远万里到故乡去认祖归宗。而在海外,他们也坚持着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进行中文教育,在加尔各答有一所历史近七十年的中文学校——培梅学校,不过由于居民多是客家人,这所学校授课使用的是客家话,许多客家人的后裔,都是在这里学会了自己祖先所使用的梅县乡音和汉字,至今很多塔坝的客家人依旧能使用熟练的中文。

印度有座著中国城,学校授课用客家话,教育孩子:印度是家,根在

近年来,塔坝的皮革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直接导致了塔坝当地的很多客家人都再度移民到欧美国家,曾经盛极一时的塔坝中国城,已经稍有些破败萧索的感觉,当地客家人的子女也都很多选择了英语学校,不知道学会了异国他乡的语言后,他们会不会像先祖一样,再次踏上客居他乡的旅程呢?

本文转自客家精英手机报Hakka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