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過度發展之痛:多地農村爆堵,朱鎔基曾這樣談私家車

2019年1月10日起《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開始施行,這一政策將抑制過熱的汽車產業投資,但能否改變堵車現狀鮮少受到關注 。

汽車擁堵成了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除夕前最後一天,四川省達州市石橋鎮至窩鎮路段一路擁堵,近萬輛車組成返鄉大軍,堵成10公里長龍。這個消息成了當天最火爆的新聞之一。

春節前後,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出現空城,而農村卻出現大堵車的景象,城市居民開著汽車從各個方向回老家探親、過年。達州這段10公里的路平時駕車僅需幾分鐘,如今卻能堵上兩個小時。春節期間,筆者也去雄安新區過年,去某村看親戚時,村落裡的國道被堵的寸步難行。

汽車過度發展之痛:多地農村爆堵,朱鎔基曾這樣談私家車

原來是奢侈品的汽車現在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成了日常用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發佈統計數據,2018年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7億輛,其中汽車2.4億輛,小型載客汽車首次突破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突破4億人,達4.09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69億人。私家車(私人小微型載客汽車)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保有量達1.89億輛,近五年年均增長1952萬輛,目前由汽車擁有量高速增長而引發的問題在中國已經顯現,最突出的就是出行難、停車難。

曾經小汽車不僅是身份的標誌,更是便捷的代名詞,本來擁有汽車是為了出行方便,提高效率。但是由於堵車嚴重,反而適得其反。

“說老實話,我就是不贊成每個人都去買小汽車,這不符合中國的國情。”朱鎔基總理此前的話逐漸被憶起,朱鎔基總理一直主張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這是朱鎔基卸任國務院總理前一個月,於2003年農曆春節在北京市公交總公司44路公共汽車北官廳站看望公交職工時發表的講話。在這篇講話中,朱鎔基說:“同志們,我當過市長,我最重視公共交通運輸,我到上海去首先解決的就是交通問題。當時,上海堵車是不得了啊。”

朱鎔基說:“要讓群眾出門到處都可以上公交車,感到出行很方便,沒有必要自己去買個小汽車,還要一天到晚伺候它。”

過去,我國一直在支持發展汽車工業,2004年發佈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鼓勵大力發展汽車產業,使汽車產業在2010年前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早在2015年汽車工業總產值佔GDP比重達4.13%,是國民經濟中很重要的一個部門。

離任8年後,朱鎔基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說:“我拜託大家別拿公款去買小汽車,去補貼小汽車;拜託大家多發展公共汽車,發展公共交通吧。如果這麼做了,現在北京就不會那麼堵車了。”

支持發展汽車工業的一方強調造成擁堵的主要原因則是城市佈局規劃落後、交通管理能力欠缺以及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多種因素造成的,尤其是佈局規劃落後的原因。我國的城市工業化進程較晚較滯後,許多基礎設施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並且在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上,國外很多大都市都是通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完善交通設施和管理制度來實現的,而不是限制汽車保有量。

2011年1月27日,工信部在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2010年全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形勢時,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如果簡單地把治堵等同於對汽車工業的限制,那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汽車工業的發展。”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雖然並不意味著限制擁有私家車,但如果公共交通發達了,私人購買汽車的意願自然下降。汙染嚴重、大多數人收入不高的情況下,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最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公共交通設施的完善程度, 市場管理的規範程度, 經營服務的文明程度等, 都直接關係著群眾的生活質量。為保證普通群眾方便、快捷、舒適地出行,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無疑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早在2003年,對於汽車消費的迅猛增加,朱鎔基擔憂地說:“中國就是人多啊,哪一個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百八十萬人口的城市多的是。怎麼能夠每家都有一部小汽車?哪個城市都受不了啊。”除了對公共交通的影響 ,汽車工業對我國能源安全影響更為關鍵。

2010年,中國石油的消耗量已達4億噸,其中,有50%來自進口。中國石油的進口依存度越高,經濟安全越沒有保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4.62億噸,同比增長10.1%,成品油的進口量也大漲13%,至3350萬噸。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也增至70.9%,中石油預計,2019年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還將上升,也就是說,中國還會加大原油進口。

四處膨脹的中國汽車工業,必然會加重中國在能源上的對外依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上升並不是什麼好事,這容易讓原油賣家對中國原油形成制約。對外依賴越來越強,這樣的情況下,再發展汽車工業,實際是給中國經濟造成更大的危險。

近年來,由汽車迅速增加帶來的大氣汙染已經成為許多大城市的主要汙染源,每年新增石油消費量約 70%被新增汽車所消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已經給能源供應、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擁有13億以上人口的一個大國絕不可能不採取相應的節約能源政策,不會成為一個“汽車輪子上的國家。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明確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項目核准的審批,增加了對新能源車行業新產能落地的條件,這將有助於遏制近來新能源車行業投資項目密集上馬帶來的盲目投資和產能過剩問題。即將落地的新規定對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提出了更高的准入門檻。希望這一政策能夠引領汽車工業正確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