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做2019有梦想之人

留学,从结果上看只是镀金,但整个留学过程的收获了多少,并不是“镀金”二字可以概括的。是“金玉其外”浮于表面的光鲜,还是“钝学累功”夯实自身的内涵,最终取决于留学生自己为什么留学,以及学到了什么。

海归只是标签,并不代表能力,名校文凭诚可贵,实际所学更重要。固然,在求职过程中留学国家、学校排名、专业是“含金量”的重要指标,但是留学生含金量高不高更多的体现在个人自身能力上,如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及出色的英语沟通能力。名校只是人才的高效过滤器,而在相对漫长而艰苦的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专业知识、语言能力、意志品质的锻炼,才是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助力。

很多时候,留学并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而是变成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出国留学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也只有自己知道。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书中曾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教育给你的回报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十年;不是毕业时的那点起薪,而是面对世界的那份底气。”

人生就像一个大型网游,多少人挂机度过了几十年,增长的只有游戏时长,却从来没有用心做任务打怪刷装备?99%的人生都在选择中度过,大家都是头回活,既没有时光机回到过去,也不能预测未来。选择这件小事就如同一场蝴蝶效应,二十岁的我扇动了一下翅膀,三十岁的我可能人生都分崩离析了。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多数情况下,平凡结果的本质就是因为平凡。

当年有清政府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第一批就包括詹天佑等人。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还有,被誉为“中国现代火箭之父”的钱学森,经历不懈努力与斗争,在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归国的路程。回国后,钱学森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跃入世界前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我们的留学前辈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终于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批又一批留学生作为桥梁,连接中外文化。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让后辈留学生有如此条件和环境来学习知识。

说到底,留学只是个选择,一个介质,漫漫人生长途,是成是败终究还是靠自己,但是,在这里,小编想引用百年前清朝留学生出国时的宣言告诫大家:“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留学—做2019有梦想之人

留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