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徐州珍贵老照片:被日军包围后,中国军队仍进行殊死战斗


徐州古时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徐州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更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刘邦的家乡就在徐州沛县。它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之处,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而且还是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照片中是徐州的西城门。

古代战争,无论从从南向北打,还是从中原向江南进军,都要先拿下徐州,因为只要占据了徐州,无论是中原还江南都门户大开,因此从古至今徐州经历大小战役无数。历史上徐州发生过诸多著名的大战,就包括三国时期曹操与吕布徐州之战,徐州会战以及淮海战役等。照片为民国时期的徐州大同街。

近代以来,时局纷乱,徐州的地位更是凸显。民初初期,时任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的大军阀张勋就曾驻扎在徐州。后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徐州也成为了当时日军和我抗日军队的一个争夺焦点。照片中是民国时期徐州的中国国货公司。


1938年,日本侵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以连接华北华中战场,以此扩大侵略范围,打算对徐州进行攻击。于是中日双方以徐州为中心进行了一场大战,其中就包括台儿庄战役。此战不仅众创日本侵略者,还极大地鼓舞了我抗日力量。照片中是1938年,被日本轰炸后的大同街。

当时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使得蒋介石极度兴奋,他想接着此战的士气在徐州和日本决战。但是却差一点忽略了被日军包围的危险,当时我抗战主力大多在徐州附近,于是只得放弃徐州突围出去,结果徐州沦陷。照片就是日军占领徐州城的情景,城楼也被炮弹打得破破烂烂。

1938年,日军占领徐州火车站。在日军占领徐州前,徐州机务段的铁路员工不愿做亡国奴,他们纷纷驾驶火车分津浦、陇海两线南撤。并在撤退的过程中为抗战军队输送军事物资,运送难民,为抗战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整个抗战期间,津浦线有186名铁路员工为国牺牲了。


1938年5月日本鬼子在徐州铜山县大彭镇郝寨。虽然当时抗战主力部队从徐州撤离,但是徐州的守军并没有投降,而是和日本人进行了殊死战斗。当时日军对此战的记录写到:徐州城西经过猛烈的炮火攻击终于被打开了缺口,但是随即而来的就是白刃战....当时我徐州守军已经被日军包围,但是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视死如归,毫无怯意,更是与之展开白刃战,上演了极为悲壮的一幕。

江苏省立徐州小学,墙上写着“学术”、“救国”几个大字。当时中国大地正饱受日寇的铁蹄蹂躏,山河破碎,从墙上的这几个大字我们都不难想象当年那种救国之心。

沦陷后的徐州剧场,剧场大门前海报上写着“支那之夜”几个字。这部影片由李香兰主演,带有浓浓的歧视,辱华色彩很明显。李香兰的真实身份是日本人,但是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在当时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她是中国人,事实上,她只是日本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