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狗十三》这部电影上映于2018年12月7日,是一部讲述一个名叫李玩的孩子成长的故事!这部影片中以李玩为第一视角,从侧面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式成长”的残酷之处!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狗十三》这部影片豆瓣评分高达8.2分之高,影片由曹保平导演指导,张雪迎,果靖霖,智一桐主演。虽然这部剧情电影没有什么大牌明星,但片中演员们扎实的演技依旧让观众喜欢上这部影片!但这部电影在网络上却总有人去说“不会再看第二遍!”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狗十三》这部影片中李玩的成长遭遇或多或少与许多90/00一代的孩子成长情况类似!90/00后有着80后无法比拟的物质优势,再加上90/00后的家长的成长环境大多数是粗犷的, 因为一般家中都有好多孩子,自己经常不会被家长照顾的到,所以在这一代人当家长时由于自己从小不受太多的照顾,所以对自己的孩子的内心活动也经常缺乏关怀,这样就出现了影片中“李玩”的情形!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影片中,李玩自己有一只小狗名叫“爱因斯坦”,这一点也反应了李玩非常喜欢物理,她最大的愿望是让爸爸带自己去航天博物展览馆。片中李玩已经十三岁了,当家里的爷爷不希望在养爱因斯坦,又考虑养狗影响李玩的学习时,李玩的爸爸在没经过李玩的同意下将狗直接送走了,之后却告诉李玩小狗走丢了!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这一时间让李玩难以接受,李玩发了疯的寻找小狗,她的爸爸一看效果适得其反,索性又买了一只与“爱因斯坦”很像的狗,并且告诉李玩这就是“爱因斯坦”!李玩的爸爸这时告诉李玩:你要听话,这就是“爱因斯坦”,言语间流露出爸爸的示弱,但却是一种命令的口吻!李玩不得不接受这只新狗,可后来却因为这只狗咬伤自己的弟弟而被送走了!这一切都实属无奈!李玩的继母还声称要把狗送到吃狗肉火锅的地方!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喜欢物理的李玩被父亲强行给报了英语班,因为英语好可以考入重点高中,当时李玩的爸爸也是一副“没得商量”的态度,让李玩不得不去做;在酒桌上爸爸让李玩给自己的朋友敬酒,李玩刚刚13岁,她知道自己不喝酒是爸爸口中的“听话”,可爸爸却又对她说:要听话!之后李玩一饮而尽……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整部片子仿佛李玩的爸爸都在对李玩说三个字,那就是“要听话”!这一点更反映出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李玩无论做什么都不对,舍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听话”;不去尝试新鲜事物,只是因循守旧就不会犯错误,这就是“听话”;甚至连自己的心里话都不与爸爸说,说了就回让其增加烦恼,父女之间零沟通,这也是李玩爸爸口中的“听话”!李玩的爷爷奶奶与李玩也是零交流,奶奶十年没出过住的屋子,显然已经与外面的社会脱节,而爷爷却是一个有些重男轻女的观念人,爷爷在为孙子取名时不顾李玩在一旁说到:“男娃娃的名字要好好取,不能像玩玩那样。”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这样看来,李玩的名字就像一个“玩笑”,根本没人去在意。弟弟随后被爷爷名为“昭昭”,片中父亲的文化人领导在酒局上让大家多看书,他说:《老子》中,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昭昭”意为明白、清楚。《楚辞》中,“昭昭”意为光明……由此看来,这个李玩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才是爷爷所喜欢的。李玩的成长痛苦也是成年人所体会不到的!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这部电影早在2014就已经拍摄完成,可是因为许多原因一直没能上映。这部电影总票房不到五千万,许多网友也称不推荐这部电影给别人看,自己也不会去看第二遍!

为何《狗十三》电影豆瓣评分8.2却没人想看第二遍?

也许成长的代价真的太残酷,所以导致这部电影并没有一个8.2分电影应该有的票房成绩!还有是因为李玩与许多观众的成长经历相似,这也导致了没有观众去再次走进影院去看这部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