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明代古村——貴州安順屯堡

應天策馬馳黔中,戍邊息戈重商農。烽煙遠逝屯堡韻,千載猶存大明風。

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發動“平滇”戰爭,為統一大明天下,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的一道聖旨將徵南將軍傅友德麾下的數十萬來自江南的帝國軍隊留在了西南邊陲的雲貴高原,他們在貴州安順周圍近百里的大山中戍守邊地,建立家園。

至今,安順屯堡人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繁衍20餘代,現有族裔100餘萬人,形成了數百個屯堡村寨。600年滄桑歲月裡,他們未改江南鄉音,未變江南服飾,一代代傳承著江南漢民族文化,堅守著自己的精神世界,成為了一個特立獨行的文化樣本。他們是世界上唯一的大明屯堡人,他們的故鄉在江南。

最後一個明代古村——貴州安順屯堡

“頭上一個罩罩,耳上兩個吊吊,腰上兩個帚帚,腳上兩個翹翹。”這說的就是屯堡女人,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的忠實守護者, 一身奇異的“鳳陽漢裝”一穿就是六百多年。

屯堡婦女的服裝多以青、藍色為主,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圍以黑布裙。屯堡婦女的服飾是傳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馬皇后的服飾,俗稱“鳳陽漢裝”。這些服飾從安徽傳來,如今在安徽當地早已失傳,但是在屯堡卻完好地保存下來了。

最後一個明代古村——貴州安順屯堡

這種服裝在當地不僅僅作為節日或祭祀的禮儀服飾,在日常生活中、勞作時都穿著。屯堡當地的婦女都是自己在家紡布、漂色,再親手縫製衣服的。當地人覺得穿著這樣的衣服充滿自豪感,這種衣服如今已經成為屯堡的一種標誌。

鳳陽漢裝腰部的“絲頭繫腰”是漢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現女性美的重要裝飾物,使得風陽漢裝錦上添花,也是婦女們對美和自信的象徵物。因為它展現女性的曲線美,所以成了屯堡婦女的主要標記。

當年,因為祖傳唯一的一條絲頭繫腰被毀,安順鮑家屯鮑氏第十一世祖鮑大千,徒步6000多里回到安徽歙縣棠樾村始遷祖妣老家,學習“絲頭繫腰”傳統技藝,這門手藝才得以流傳下來。

最後一個明代古村——貴州安順屯堡

屯堡女人腳著滾邊繡花長統鳳頭鞋,這種繡花鞋十分講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頭略向上翹起,呈倒勾狀,鞋幫也大多以藍色、青色、綠色為底色,繡著色彩斑斕的花鳥魚蟲,有兩層白布連接鞋幫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從腳踝以上打綁腿。

最後一個明代古村——貴州安順屯堡

屯堡服飾是屯堡風情中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婦女的大袖長袍尖頭鞋和別具一格的鳳陽裝,與南京博物館所藏的明代服飾相似,它述說著屯堡人祖先揮戈南征的古老故事。

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忠實守護者,屯堡婦女的服飾是民俗考古的"活化石”,是活著的歷史!她們在接受外界物質文明的洗禮時,同時堅守著自己的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