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奔三”自己,由零开始,重新出发

孔子《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转折点,每一次的转变都是从内而外的蜕变和成熟,而三十岁是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自我的蜕变和真正内在的独立和苏醒。

一部香港电影《29+1》,影片叙述两个不同的女性经历自己的“三十而立”的故事,反映自己面对三十岁应该如何面对和蜕变。

1.

林若君每天都规律而重复的开始一天,起床、化妆、早餐、坐车、上班过着如同平常人般重复和毫无亮点的日子,开头仅仅墙面渗水就感觉整个世界崩塌、焦躁不安,反映内心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十岁尽管心底不断抵触,却无法改变的挣扎和无奈。

致“奔三”自己,由零开始,重新出发

“人生最大的矛盾就是,你有很多事想做,但是永远有更多的事你还没做和要做的”开篇旁白导出,人从出生到尽头,总是向往着无数东西,不断为之努力和奋斗满足自己所向往的一切,却忽略自己真正想要做而没去做的事。

对于林若君而言,三十岁不仅是年龄变化,还要身边一切的变化,朋友间有人通过结婚摆脱自身女人价值下降的魔咒,也有人继续游戏人间体验身为女人的快乐和乐趣,工作上面对自己升职和随之而来的压力,却无人可以倾述,哪怕是家人和恋人,宁愿自己默默承受一切,更加可怕是时代好像都默认着三十岁如同分水岭般预示着自己未来的价值越来越低。

面对三十岁的到来,林若君迷惘而不知所措,日益不断增加的工作渐渐麻醉自己即将三十的事实,最后甚至连一段感情也失去,父亲逝世,种种的一切有谁能理解一个表面坚强的女人,背地却哭得歇斯底里而又独自承受无法倾述。

致“奔三”自己,由零开始,重新出发

2.

特别记得的士司机与林若君车上对话:

的士司机“现在年轻人总是扔东西”

林若君“换比修快吧”

的士司机“以前一双鞋,补三次都不愿扔掉,现在家里电视机坏了,转过儿子就买新了”

的士司机“年轻人总是喜欢放弃问题,因为放弃问题比解决问题容易多,但到高层了,是时候要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人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随着成长到足以成为家庭支柱的时候,应该要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逃避问题。

3.

父亲虽然患上老人痴呆,却依旧记得女儿的电话,依旧叫女儿回来吃饭,依旧关心女儿,直到父亲去世,林若君才意识到自己总是希望放假就回去,总是希望赚更多钱让父母不用那么辛苦。

致“奔三”自己,由零开始,重新出发

不过却忽略自己父母一天天老去,而我们在外打拼为家为自己为生活,却渐渐忘记家和亲人,试问一下我们究竟多久没回家好好跟父母吃一顿饭和聊天?

4.

黄天乐其实影片本身从头到尾并没有真正“出现”完全是通过林若君搬家后在翻看黄天乐自传日记,呈现一个乐天,单纯对生活一切都带着快乐的心情对待,无论遇到任何事都用微笑面对,哪怕证实患上癌症都依旧带着微笑面对自己和身边人,黄天乐最后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去巴黎旅游。

致“奔三”自己,由零开始,重新出发

黄天乐在巴黎曾说“无论就多少岁也好,你每天的生命都在倒数,在剩下时间中一定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定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因为生命有很多事并不能去控制,不如多记下属于自己快乐的事,唯一能控制就是如何去看待他”。

人总是向往着一切,金钱、权利、爱情等等,面对人生的转折点却发现越向往的一切,失去的也越来越多,失去陪伴亲人的时间,失去跟自己相处的时间,也失去彼此沟通感情的时间,

人总是等到失去才会去珍惜,才会回忆起过往种种所珍惜的一切。

最后黄天乐、林若君在巴黎想象中的相遇结合一首张国荣“由零开始”或许告诉我们,无论曾经向往什么也好,生命的一切我们无法左右,唯一能控制是在生命有限的时间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留任何遗憾,面对“三十而立”无论过往带着多少的悲伤、痛苦、困惑不如放下心结,由零开始,重新出发。

致“奔三”自己,由零开始,重新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