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文 | 青木

圖 | 網絡

自從李澤言擠掉王思聰登上國民老公以來,《戀與製作人》裡的四大男友成功吸引廣大“少女”。偶像劇般的瑪麗蘇情節不再屬於身姿曼妙、大眼睛錐子臉的女主角,而是每一個真真實實的玩家。

遊戲的爆火炸出了一大群李太太,各路女粉開啟狂撩模式。連小編這個老年人都忍不住悄悄下載,一睹“芳容”。真是讓我們這些“母胎單身”的人活活過了一把談戀愛的乾癮。

據說這款遊戲又叫:“老孃砸鍋賣鐵也養不起的四個野男人。”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從李澤言到青蛙兒砸

但是最近,各大票圈、微博、知乎上開始被一隻萌萌噠的“青蛙”所佔領。

90後的佛系生活就從18年的「旅行青蛙」開始了。

前一秒的少女們還在滿眼小星星與二次元的霸道總裁眉來眼去,下一秒又變身家庭長者,開啟無限關愛模式。時不時發個朋友圈:“兒子,你去哪了呀?”,“兒子你在外面有沒有好好吃飯啊!”……當蛙蛙歸來,在家好好吃飯、讀書寫字時,老母親又開始碎碎念:“兒啊,你怎麼能宅在家裡啊!你可是一隻旅行蛙啊。”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作為不甘落伍的年輕一代,瞭解之後趕緊下載來瞅瞅。雖然是個casual gamer,但它確實能吸引到我。

操作簡單、隨時利用碎片化時間

雖然是一個特別簡單的遊戲,但由於遊戲官方目前僅有日語版本,對有些朋友比如像我這種日語盲來說也還是一頭霧水。

在大神們的攻略指引下,我也從少女心變成了老母親。

門前是蛙蛙的庭院,不怎麼大,整個視覺感受就是綠油油的一片。土地裡種植的三葉草就是遊戲裡的錢幣了,可以用來買旅行所需的食物、揹包、道具。這與瘋狂掏我們腰包的李澤言不同的是,三葉草自己會長出來,連施肥灌溉都步驟都免了。當然,多金玩家也可以直接左上角氪金按鈕,手下不留情。

作為“老母親”們,心裡想得當然還是小錢錢越多越好,畢竟還是希望自己的兒砸在外面能夠有錢用,能夠給自己買更好一些的東西。

玩家會時不時去看看三葉草又長高了沒?就像當年玩農場,就會經常去看看自己地裡的菜熟沒熟、有沒有人來偷、需不需要除草殺蟲。可能我們骨子裡還是有農耕文明的遺留,對於種菜這些事還是比較喜愛的。

蛙蛙遠行後,庭院裡的信箱成了自己與它唯一的聯繫的方式。它可能偶爾才會傳回幾張照片,告訴你它去了哪些地方,遇見了哪些朋友。

最開始它一個人孤零零的,看著很心疼,需要自己生火做飯,自己搭帳篷。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後來它就會慢慢遇見一些好朋友:蝴蝶、老鼠、娃娃魚、蝸牛……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除了庭院這個場景,還有一個場景就是蛙蛙的家。分為上下兩層,結構簡單,操作極少。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當蛙蛙旅行回來後,會在木質飯桌上吃飯,會自己做自己的事,而我們這些老母親大多數時候只能看著蛙蛙做自己的事。最多收收三葉草、打包一下行李、看看郵箱。整個遊戲操作都是非常簡單,但也總是讓人忍不住想點開看看。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正因如此,我們隨時可以打開遊戲看上兩眼。雖說停留時間不長,但打開次數增加。加起來也是達到了遊戲設計者的目的。

旅行圖片新鮮感,親情生活歸屬感

如果說整個遊戲只是蛙蛙外出,老母親在家乾等,也實在掀不起什麼大浪。最精妙的部分就是信箱的設置。

新鮮感是遊戲玩家最需要的,創造新鮮感就是遊戲設計不斷更新的源頭。

要麼進行內容更迭、要麼添加場景變換。這些都是需要不斷有新的ideal迸發。這款遊戲的新鮮感就以一種比較簡單的形式變現出來了。

旅行圖片以及不確定的旅行時間。

老母親不知道蛙蛙什麼時會回來,不知道它去了哪。遊戲玩家就會利用想象力,去借助遊戲提供的場景以及旅行圖片來進行猜測想象。這裡面的新鮮感就會隨著每一次旅行圖片的出現,不斷地給玩家帶來新鮮刺激。

蛙蛙全程未說一句話,遊戲全憑想象和感受,卻也把我們這些人治癒得不得了,感動得心暖暖。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除了新鮮感,也許還有一種歸屬,關於家的歸屬感。

老母親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每次當我們離家遠行的時候,父母也會為我們打包行李。會讓我們帶上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的東西,或許是過年時你最愛吃的香腸臘肉;或許是他們戴著老花眼鏡親手給你織的保暖毛衣;或許是把積攢下來的錢悄悄放在你的揹包裡,怕你在外受苦受累……

那隻蛙蛙就像我們自己。剛開始來到外面的世界,孤零零的一個人,把很多事情都壓在心裡,開始向家人“說謊”,也理解了何謂報喜不報憂。

闖蕩的日子裡,總會遇見美好。也許會碰見三兩好友,會看很多不一樣的美景,會想著將自己看見的美景告訴家人,也會想要回家……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青蛙遊戲能火多久

這一兩年遊戲風盛行,突然爆火的小手遊也是層出不窮。雖然小編不是資深遊戲玩家,但還是做了點功課,也順道瞭解了在此之前有一款類似的遊戲叫《貓咪後院》。也是由同一家開發商出的遊戲。

其實相比於青蛙,貓咪類型的設定也許更能佔領遊戲市場,但它之前在國內的興起也並沒有帶來全民反響。畢竟在日本應用市場上可是登過免費榜單前三名的。

而《旅行青蛙》就比較來勢洶洶,從去年年底推出到現在勢頭正猛。中間雖然也有一段時間差,但從1月10日起就霸榜中國App Store 免費應用和遊戲應用的冠軍寶座。目前只有中國與日本兩大市場玩得火熱,美國、澳大利亞、歐洲雖然也有下載量,但數量相對比較少。

朋友圈一位朋友說:“現在的爆紅手遊更像是一種社交手段,不管是之前的農藥還是吃雞。朋友們都在玩,你不玩也得被拉進去一起玩,而且如果不玩還會被說跟不上時代。這種遊戲更像是一種關係紐帶,很多情況下只是拿來證明自己不是脫離大眾話題的孤僻之人。

李澤言的青蛙兒砸,為何如此牽動我們的心

網絡中最不可靠的就是預測未來。能火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人們的新鮮感也都是說變就變。

不管是青蛙、李澤言還是貓咪,想要在遊戲時代長久生存下去其實也不關我這個碼字人什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