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衛隊配置了洋槍洋炮,本想在洋人面前抖抖威風,結果糗大了!

清廷衛隊配置了洋槍洋炮,本想在洋人面前抖抖威風,結果糗大了!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天朝上下終於被打醒了,也總結了經驗教訓,就一條,那就是:槍炮不如人家厲害。

在清廷眼裡,解決槍炮問題似乎並不是太難的一件事,不就是花點銀子嘛,花錢買唄!正趕上沙俄一直鼓動購買他們的武器,索性就引進一批槍炮試試。槍炮買回來了,近水落臺先得月,先把朝廷衛隊武裝起來,必竟衛護皇宮,責任重大啊。

自從有了這支配備了洋槍洋炮的衛隊後,清廷大員們的腰桿彷彿一下子挺直了好多。這也難怪,戰後這幾年,京城的官員們可沒少受洋鬼子的氣。按照戰後和約規定,外國公使可直接進駐北京。這不得了了,原本平和的北京城突然湧進不少“非我族類”的鬼佬,而且各個牛氣沖天,稍不順意就動槍動炮的。京城官員們一個個俯首貼耳,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出。現在有了洋槍洋炮,還怕個屁啊!

清廷衛隊配置了洋槍洋炮,本想在洋人面前抖抖威風,結果糗大了!

不過,遵照老祖宗的告誡,要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妨把我們的“傢伙什”亮亮相,讓洋鬼子們知道,他們有的我們也有了,自然就不敢囂張了!於是,北京官員們精心組織了一次“閱兵”,邀請駐京外國使節們參觀。

閱兵開始了,2000左右的士兵,使用俄國人提供的來復槍,進行操練。先是隊形變換,據在場的外國人評價,還算可以。接下來就露陷了,在射擊演練中,有些士兵連通條都沒拔出來就開始射擊,這引起懂行的老外們一片驚呼,好在有驚無險沒出事。高潮是火炮發射,出大事了!一門大炮旁邊的火藥箱尚未關上就開始發炮,引發火藥箱爆炸,4名士兵嚴重燒傷,5名失去戰鬥力!各國使節、清朝官員們一個個抱著死裡逃生的心情逃離現場,一場以揚威為目的的閱兵就這樣收場了。

老唐感言:清朝落後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槍炮落後只是最表層的原因。清廷認為引進一些洋槍洋炮就能改變落後捱打命運無異於痴人說夢。這場失敗的閱兵,至少可以反映出一點,採用新式武器容易,提升使用武器的人則更難、更為重要!

清廷衛隊配置了洋槍洋炮,本想在洋人面前抖抖威風,結果糗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