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第一次見到玉林茶泡,就被它的精緻給驚豔到了,一片的茶泡精雕細琢,潔白如玉,泡在碧綠的茶水裡,一股天然的瓜果香飄然而至,精美得讓人忘記了時光。

用冬瓜或木瓜做成的茶泡,是玉林人一道獨特的甜品美食,更是一種耐人觀賞的手工藝品,還是一種玉林獨有的文化情懷,不僅貼近人們日常的生活,還具有頗高的生活藝術價值。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玉林茶泡相傳從宋代就開始,是一種用冬瓜雕刻,用糖醃製而成的點心,玉林人喜歡在招待賓客的時候,在茶水中放上一塊茶泡,增添雅興。

到清代後,玉泡的手工藝相對成熟,茶泡在婚嫁中的作用頗重。嫁女的時候,家中必定要準備大型的茶泡,大約有五方寸大小,均雕刻著精緻的花紋,在新郎到女方家迎親或“回門”時敬送的一對,而新娘到達新郎家時,男方也要贈送一對一模一樣的茶泡給送嫁女。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拜堂成親後,新娘要用茶泡給親朋好友奉茶,因此,茶泡也叫做“新人茶”。清朝的《鬰林州志》記載,茶泡“須備數百枚”,用陶罐裝好加封,罐面貼上紅剪紙,隨嫁妝一起送到男家。男家有客來賀,也以茶泡奉茶,並用紅紙包兩個茶泡給客人帶走。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除了嫁娶,在做壽、孩子滿月或百日等場合,玉林也喜歡用茶泡奉茶,可以說,茶泡在玉林人的節慶生活中舉足輕重。

一般來說,以前製作茶泡的大多數家中的女子,哪家的茶泡手藝精細,也反映這家女子的心靈手巧。可以這麼說,茶泡又是舊時玉林女子的另一種女紅,由母女代代相傳。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還有這樣一個傳說,玉林茶泡是由一家手工藝人家的小姐所創,是她排遣時光的閨中游戲。她的父母見女兒喜歡雕刻,也不惱怒,還專門給她打造一套齊全的鏨雕工具,供她使用。

後來這位小姐出閣的時候,她用親自雕刻的茶泡招待客人,賓客歎為觀止,還有一個賓客拿出銀子放在新娘的托盤上,以嘉獎她的心靈手巧。後來這一傳統逐漸在婚嫁中流傳開來,還形成了新娘敬茶要禮金的習俗。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茶泡的製作工藝繁雜,首選要挑重約5公斤以上的“老水”冬瓜,洗淨去皮後,切去瓜肉,只留出表皮內約厚一釐米的部分,再切成不同形狀的瓜塊,置含微量石灰的清水中浸泡後,取出待用。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做好的瓜片再用鏨刀鏨成茶泡胚,每一個茶泡藝人都有一套特製的鏨刀,鏨刀工具繁多,有片型,半月形,有大有小,一套工具多達50餘把刀。初學者一般會對照著圖案鏨刻,但是成熟的藝人對常用的圖案早已瞭然於胸。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鏨好的茶泡胚用白礬水煲煮防蛀,然後再用糖水澆淋和晾曬,也叫做“上盤”和“篩曬”兩道工序。用熬煮的白糖水反覆浸泡並晾曬,直到晾曬出裹著潔白糖霜的茶泡,就大功告成了。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這兩道工序是最難的,也是最考驗茶泡藝人功夫的,如果掌握不好,做出來的茶泡可能會變形,或者變黃,影響到茶泡的顏色、口感、香味和甜度。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經過一道道複雜的工藝,原本平凡的冬瓜,變成了一塊塊通體潔白如玉的精美泡茶。用茶泡泡上一杯茶,茶香、瓜香撲鼻而來,口齒留香。

精美如許的玉林茶泡,非常有歷史和儀式感,讓人驚豔了時光

茶泡,寄託著普通老百姓的品茶情緒和生活情調,也反映著玉林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到如今,這道工藝繁雜的甜品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這個手藝能夠代代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