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這座僧院曾經是皇室寢殿,殿中金碧輝煌,美到窒息!


曼德勒因其獨特的歷史地位,成為全國擁有古蹟最多的城市,但提到這些文物古蹟,總繞不過一位對緬甸藝術文化做出巨大貢獻的皇帝——敏東王。敏東王在位期間,主持建造了眾多精美華麗的建築,有“世界最大書籍”之稱的固都陶佛塔,恢弘的皇家宮殿曼德勒皇宮,還有有“金色宮殿”美稱的皇帝寢宮……​

金色宮殿原是貢榜王朝敏東王和皇后的寢殿,建在曼德勒皇宮之中,敏東王正是在這裡逝世的。錫袍國王經過激烈的政治鬥爭即位後,因懼怕敏東王的魂魄對自己不滿,整日疑心疑鬼,最終將金色宮殿整體搬遷在皇宮的東北角,並邀請佛教高僧為敏東王超度,金色宮殿由皇室寢殿變成了如今的僧院。

想象中的金色宮殿應是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而眼前的金色宮殿僧院則是深灰色的三層雕花柚木樓,與想象中的樓閣大相徑庭,巨大的落差激起了人們探究金色僧院的好奇心。


拾級而上,僧院面積不算特別宏大,但僧院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出皇室製作的精良技藝。金色宮殿是一座純柚木建造的寢殿,雖然緬甸生產柚木,但歷史遺留下來的純柚木建築並不多,金色宮殿便是其中之一。

從金色宮殿的飛簷翹角中依稀能看到中國傳統建築的影子,整座宮殿共有54只伏地那牙神獸木雕像馱離地面,象徵著皇室的威嚴與尊貴,每隻神獸底部都有一塊石基,用以防止地面潮溼。

還未走進宮殿,殿外的雕樑畫棟便足以讓人駐足凝視,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封建社會,人們利用有限的工具將冰冷的柚木雕刻成世間最美的工藝品,雖然歷經百年風霜雨淋,木雕失去了嶄新的面貌,卻難掩其原有的風采。

因為這裡曾經是敏東王的寢宮,所以建築比一般的寺院要精美的多,這些精美的木雕也讓人看的眼花繚亂,這也是敏東王時期的典型風格,也成為了傳統緬甸木雕建築的典範。

從走廊靠近大殿正門,門口兩側依舊佈滿了栩栩如生的木雕,星羅棋佈的木雕工藝品彼此之間沒有相似之處,斑駁的表面仍難以阻擋鮮活的人物神態,一顰一笑,宛若真人。

金色僧院的秘密直到進入大殿內才得以揭開,原來,金色僧院的每個角落均有金色箔紙覆蓋,可能由於風吹日曬的原因,僧院外部的金色箔紙早已褪去昔日的光環,如今只能在大殿內部欣賞到大氣恢弘的金色。

大殿分為東西兩部分,即前殿和後殿,殿與殿之間用雕花隔扇隔開,敏東王在世時期,前殿用於處理朝政、接待大臣,後殿是國王皇后的寢殿,錫袍即位後,前殿改為佛堂,金色大坐佛就供奉在這裡。

大殿的所有重量均需金色木樁支撐,南北向10根,東西向15根,柚木已經珍貴無比,而殿內的柚木樁更是鑲嵌著各色玻璃並鎏金,其奢侈程度可見一斑。

大殿中為數不多的金色木雕。柚木是一種熱帶樹種,盛產於東南亞,其中以泰國和緬甸的柚木材質最好,柚木在日曬雨林乾溼變化很大的情況下都不會翹裂,而且耐水耐火。​

曼德勒金色宮殿歷經了風雨的剝蝕,雖然早已經沒有當年的輝煌氣勢,但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它當年的模樣。充滿了歷史的柚木宮殿寺院就像一座活著的博物館,我們在這裡感受皇家氣息和精美建築的同時,腦​中似乎也能浮現出當年敏東王后在這裡享受歲月靜好的模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