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靠嘴幹了15年一把手,深受皇帝喜愛,被同僚稱庸才

此人靠嘴幹了15年一把手,深受皇帝喜愛,被同僚稱庸才

故宮

清朝有一牛人,在皇帝身邊工作了54年,換了三個皇帝,一眼望盡長安花,壽寢正終,此人就是曹振鏞。

曹振鏞的諡號是“文正”,曾國藩諡號也是“文正”,在整個大清王朝中也就有8個人能獲得如此榮譽,生前佔盡名譽,死後還有榮譽,此人到底是個什麼人呢?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此人有一句名言,就是:多磕頭,少說話。同僚們都說曹振鏞是一庸才。

道光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康乾盛世已經日落西山,國運衰敗,各個官員都是貪汙受賄,野心勃勃,為自己的權利名譽掙個你死我活。

此人靠嘴幹了15年一把手,深受皇帝喜愛,被同僚稱庸才

曹振鏞

道光皇帝是有名的“會過”,決心杜絕浪費,整頓作風,道光皇帝不僅廉潔,還非常勤奮,事必躬親,曹振鏞上臺以後一如既往的保持低調,不該說的不說,不該磕頭的照樣磕頭。等到摸清了領導的心思之後,順水推舟做了三件事,贏得了領導的信任。

第一件事就是照貓畫虎。又一次開早會,道光看到曹振鏞穿著補丁的褲子,就笑著問堂堂宰相也穿破褲子。曹振鏞從容回答,新褲子太貴,舊褲子打上補丁就跟新的一樣,何必浪費。道光皇帝聽完很高興,提了“恭儉維德”四個字送給了曹振鏞。下面的官員也不是傻子,個個心領神會,竟相學習。穿著補丁的衣服上班,下班圍著宰相談論如何節約。

第二個是借刀殺人。曹振鏞在官場,最怕的人不是皇帝,而是雲貴總督阮元。阮元同曹振鏞一樣是元老級別,人品、才華俱佳,在兩廣和雲貴總督任上,打擊海盜、懲罰貪汙、禁止鴉片,政績斐然,曹振鏞完全沒法跟他比。

面對這樣一個有能耐的對手,曹振鏞自然是羨慕妒忌恨。道光皇帝想要復興國家,遲早要重用阮元這樣的能人,曹振鏞到時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有一天道光跟大臣討論幹部任用的問題,提到了阮元,道光評價很高。曹振鏞馬上說阮元能力確實強,自己都沒法跟他比。但隨後話鋒一轉,說:“平時還能空出時間作詩寫文畫畫,這樣的幹部確實值得重用。”

道光聽完臉色大變,說:“作詩能把國家治理好,我天天作詩得了!”不久阮元被調回北京,在一個不鹹不淡的位置浪費青春,直到退休。

第三是借勢。道光在初期的時候苦心鑽研國家大事,提出改革建議,一時間各級官員的報告紛至沓來。皇帝很受感動,每天加班加點到深夜。

但時間一長身體吃不消,又不好意思說,怕耽誤工作。等到道光累病了曹振鏞站出來,說皇帝整天為國為民,大家工作積極性非常高,但是累壞了皇帝天下人可不答應。

又提議說領導不用每天把奏摺全看完,隨機抽取幾份,找出錯別字和漏字,該批評批評。下面的人發現你連錯別字都能發現,誰還敢不用心?

這個建議倒是讓道光省事省心,從此大臣們不敢輕易提意見,寫的都是挑皇上愛聽的。

曹振鏞的思想觀點就是摸清領導的思想,順著領導走,可謂是上有政策,下游順策。

此人靠嘴幹了15年一把手,深受皇帝喜愛,被同僚稱庸才

先做人再做事

此人相似還有三國時期的楊修,不過楊修的命就沒有這麼好了,因為太瞭解了上司曹操的心思,被曹操殺掉了。

貪官的對策是明槍,巧官的順策是暗箭。也許就在眼前,可是很難去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