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曾有三座城

古代南通,曾先後築有三座城。

1100多年過去了,

通城的遺蹟訴說著南通的歲月崢嶸和歷史滄桑。

1靜 海 城

南通曾有三座城

靜海城一語最早見於記載的是《輿地記勝》,王象之在卷四十一•通州中有著較為詳盡的記載:“海陵之東有二洲,唐末割據,存、制居之,為東洲鎮遏使。制卒,子廷珪代之為東洲靜海軍使。廷珪始築城,錢鏐遣水軍攻破之,虜廷珪。而吳又命廷珪猶子彥洪為靜海都鎮遏使,修城池官廨,號靜海都鎮,今城是也。”查閱其他歷史文獻,可知大概:靜海城由東洲靜海軍使姚廷珪始築於後梁開平元年至二年(907~908),後由靜海都鎮遏使姚彥洪修復,城為土城。

南通曾有三座城

關於靜海城的故址

記載一:明嘉靖《通州志•古蹟》中記:“靜海廢縣在州治之南,其地猶存,今為民居。”

記載二:清嘉慶金榜《海曲拾遺》卷一形勝中道:“又考舊州治在城南,今岳廟地,即治遺址,高聳特過他處,其前昔有池水踞官河溝之上游,蓋崇川本山是得名雲。”

記載三:張謇在《通州師範學校始建記》中說“抑聞之史學家沿革建置一方之掌故也。城濠東南水口,靜海城故址在焉"。 南通博物苑穆烜先生考證:姚廷珪所築城在今濠南路以南地區,當時南通稱靜海。岳廟就是東嶽廟。1912年,張謇選擇了這座地勢較高的建築,改建為南通圖書館。而建圖書館之地,就是當年姚氏"官廨"所在。靜海城也有濠河,是一個小環。它東起博物苑,南經新城橋,西迄南公園,實際上就是當年的靜海舊城的護城河。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負責築新城的通州知州王之城撰《通州增築新城記》中所言,新城“因靜海故縣城遺址而增繕之”。

南通曾有三座城

2通 州 城

南通曾有三座城

【老城】後周顯德五年(958年)置通州並築城,始為土城,方圓六里七十步。次年,內土外陶,即成磚城。通州老城四面城牆遺址即今老城區內環城南路、環城西路、環城東路和緊貼環城北路的南側。通州老城建成後,歷代均有修繕增築。 光緒《通州直隸州志》稱通州城垣與明萬曆時相同,其周為六里七十步,延袤一千零六十八丈,高一丈九,面闊一丈,基廣二丈。城門三座。西門與南門的甕城三重,東門甕城四重。城門上設戍樓。城四角分設四角樓,炮臺十六座。西門外端平橋西有接官亭一座。

南通曾有三座城

通州老城初立四門,後塞北門餘東西南三門。宋代,西城門稱朝京門,東城門稱天波門,南城門稱澄江門。門上各有戍樓,門外各有甕城。新城建成後,北邊與老城相接,南邊以望江樓為城門,東西設便門。清代,西城門改稱來恩門,東城門改稱寧波門,南城門改稱江山門。

【新城】築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次年竣工。新城址在今長橋南、新城橋北一片。負責築新城的通州知州王之城撰《通州增築新城記》中所言,新城“因靜海故縣城遺址而增繕之”。

南通曾有三座城

3南 通 城

南通曾有三座城

1948年南通城廂圖

民國元年(1912)通州改稱南通縣,並清理廢圯的新城遺址。

民國七年十一月建公共體育場,移新城土石填塞河道,以擴展體育場面積。

民國十年(1921)南通縣自治會議定拆除州城東、西、南三面城牆和甕城,僅保留三座城門。在三面城牆的基礎上建環城馬路。

民國十七年(1928)南通縣教育局受命拆除北城牆,以充教育經費,僅保留北極閣。

解放初,市人民政府拆除東、西、南三座城門,用其土填塞腐臭市河,用其磚修理下水道。

南通曾有三座城

20世紀20年代南城門

南通曾有三座城

江山門

南通曾有三座城

來恩門

南通曾有三座城

20世紀40年代南通南城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