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今天 福婷姑娘穿越半個中國

趕著春運的浪潮從老家回來上班了

她一進辦公室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解決了我多年來的困惑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

有人覺得垃圾?”

我聽著還挺有意思

決定挑起肩上的重任 分享給你們

什麼“情人節”?跟我有毛線關係?

故事背景就不提了

以前的一篇文章裡聊過

不知道福婷姑娘是誰的朋友

可以先看看這篇文章(戳藍色標題即可跳轉)

《2天市值蒸發100億!汽車之家被“封殺”的背後到底有什麼?》

福婷姑娘有好幾個表哥

今天要講的是其中的2個

他倆中 有一個在上海工作了近5年

整天出入CBD、月薪2萬

每年大約會有8-10萬的存款

租房、吃飯、應酬、出行…

各種壓力確實不小

不過按他的話來說是

“過得充實,感覺自己在活著”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另一個在老家婁底雙峰縣稅務局當公務員

身上肩負的是全家人對於“正經工作”的最大期望

他收入低一些,每個月3000多的工資

但單位包吃包住、縣裡消費低

過得倒也滋潤

一年下來,大約2-3萬的積蓄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這倆表哥其實本來沒什麼太多共同點

但巧的是,他倆去年都買了一輛電動汽車

同一品牌,同一款車型,價格也就7、8萬塊

這就很有意思了,為什麼呢?

因為據福婷姑娘說

她這兩個表哥

一模一樣的兩臺車各自開了近1年

然而在年夜飯上的座談會中

他們對這款車給出的評價卻截然不同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在上海工作的表哥覺得電動車真好

省錢不說,保養也省心

並極力向在座的長輩推薦

甚至如果沒有太複雜的出行需求

就買這臺微型小車都可以

誰知道這時候

在縣裡當公務員的那個表哥跳出來了

說自己也是這個車

電動車真的是個垃圾

各方面都太差了

並極力勸誡在座的長輩不要買電動車

福婷姑娘那天的表情是這樣的: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不過後來

福婷姑娘想明白了

2個哥哥對電動汽車的這兩種極端反應

實際上和充電、電池、新能源問題是毫無關係的

因為他們都知道電動汽車省錢

也都知道現在買電動汽車國家給補貼

更是都知道冬天了續航會下降

而且其實相比較而言

在上海的表哥用車環境還要更不方便一些

那為什麼這兩個表哥會給出兩種極端評價呢?

先從車本身談起吧

為了避免被說成“車黑”

同時因為今天以講故事為主

所以這次先不說車型

直接說福婷姑娘的哥哥們對車的評價

兩個表哥,姑且老家的叫A

一線城市工作的叫B

第1回合

A:車買回來之後,用的時間稍微一長,才發現這臺車的車身做工不怎麼好。因為它的左右門縫的間隙都不一樣,我用尺子量了下,大概差這麼1、2毫米。這做工真的太差了!

B:我覺得還好啦,縫隙遠了也看不出來,反正車都是用,不漏風就可以了。

第2回合

A:去年夏天的時候,我發現新買的車,副駕駛側門玻璃密封條竟然會漏水,一到下雨天,打開車門的時候就能發現滴答滴答的水珠,新買的車就漏水,過幾年還不得成水簾洞?質量真的太差了!

B:我覺得還好啦,因為我的車也有這個問題,其實換個密封條就好了,或者第二天拿抹布抹一下就行,基本不會漏到車裡。

第3回合

A:之前新車剛買了一個月,我就發現減震有漏油的問題

B:我也發現了,所以跑到4S店索賠了1根,現在沒有任何問題了。

第4回合

A:到了冬天,最近發現過減速帶有duang一聲異響,去店裡檢查了說是因為冬天塑膠變硬導致的原因,沒法解決。太差了!

B:我也有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還好,因為這個問題並不影響行車安全,並且也就是過減速帶的時候會有,平時誰總是過減速帶呀?

第5回合

A:這個冬天,我發現這臺車經常會觸發電池低溫保護,天冷車速就起不來了,後來去4S店刷了系統才好,我感覺這車就跟那什麼蔚來ES8一樣,半成品,我也有點想退車了!

B:你說的問題我也遇到了,也是去4S刷了系統就好了,其實這不算太大的問題,因為是工程師把溫度保護設置的閾值有點高,另外這臺車也沒有液冷保溫系統,所以才會這樣,不過勝在於價格便宜,所以我能接受

第6回合

A:我發現行駛的時候,總會有異響,去了4S店也解決不了,只能將音響聲音開大點。下次一定要買個超級安靜的車!

B:其實基本是個車多多少少都會有異響,對於這個車來說,我覺得駕駛體驗比同級別的汽油小車好很多,至少沒有發動機聲嘶力竭的聲音。

第7回合

A:不知道為什麼我發現這臺車居然沒有空調濾,有的時候遇上霧霾天,這不等於讓車主吸霾嗎?汽車公司設計師也太不負責了吧,這麼小的東西都簡配!

B:這個簡配了是挺討厭的,不過我買了個空氣淨化機放在這裡,空氣不好的時候,車開內循環,啟動空氣淨化機就可以了,也就幾百塊錢的事情,至少能解決了。

第8回合

A:現在我發現這車的導航有時候死機,有時候是搜索不到GPS信號,根本就沒法用。空有一個車在大屏,但是基本也就是個擺設,質量真是太差了!

B:所以我現在都用手機導航,其實你可以跟4S申請換一箇中控就好。因為這塊大屏本質上其實就是經過特別設計的平板電腦,只不過是固定在車上的。

第9回合

A:買了車後,才發現這臺車的充電速度特別慢,根本不是廠家說的30分鐘充到80%,可以說是虛假宣傳了。除此之外快充模式居然還有次數限制,每臺車限制15次,等於是如果超過了15次就只能慢慢等充電啦!

B:我覺得還好啦,雖然30分鐘是假的,但是根據我實際體驗,1個小時在直流充電樁上也能充個差不多,所以我還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你不是在老家活動麼,其實是不需要快充的吧?還有就是,這臺車本身定位就是市區代步,並且價格也很便宜,所以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

經過這九個回合交鋒

大家應該明白福婷姑娘的

兩個表哥開著同樣的小電動

同樣的配置

就連遇到的問題也全一樣

為什麼對電動汽車的態度卻如此懸殊了吧

在我看來

關鍵地方在於

這兩臺車對福婷姑娘的兩個表哥來說

各自的意義完全不同

對於在上海工作 高收入的表哥來說

買一臺7、8萬的電動微型車

只是用1年的積蓄買了個代步工具而已

只要有牌兒、不用再擠地鐵

還對車要求什麼?

即便是有一些小毛病

也全能接受

即便是不喜歡了,也可以隨時換車

“畢竟只花了幾萬塊錢,要求還那麼多?”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而對於在老家的表哥來說

買這臺車則要用3-4年的積蓄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

無論他對這臺車有多不滿意

都只能默默忍受

因為幾年內換車的機會小很多

自然對車的要求也就高了很多

7、8萬的小車,他會希望買到12、13萬的效果

而不是一個簡單遮風擋雨的兩座交通工具

在這種心態下,自然會覺得這臺車很垃圾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今天給大家轉述福婷姑娘給我講的故事

是因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買車這件事,對我們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

家裡已經有一臺燃油車

第二臺買電動汽車的人

往往會對電動汽車評價非常高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

第二臺車是一個能幫他們省錢的代步工具

或者是一個佔號神器,畢竟搖個號用盡畢生力氣

而對於家裡第一臺就是電動汽車的人

對電動汽車的評價就會普遍低一些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

第一臺車一定要儘可能滿足一切需求

代步、出遠門、回家探親,最好都能做

配置要夠高,做工要夠好

價格還要便宜

在這種心態下

遇到的任何小問題

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問題

因為當你用4-5年繼續去買一樣東西時

相信我,你也會對這件東西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講這個故事

主要也是想讓大家明白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那麼合適的車型也不一樣

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也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一臺車是好是壞,是神車還是垃圾

一方面取決於它多大程度上能滿足你的要求

另一方面取決於你需要攢多長時間的錢去購買它

當兩者都處於較為合適的區域時

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畢竟,小學課本上

大家都學過個故事叫《小馬過河》

怎麼長大了就不明白這個道理了呢?

同一臺車,為什麼有人覺得“真香”、有人覺得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