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旅”牽制30萬國民黨軍掩護主力中原突圍

導讀: 中原突圍成就了皮定均將軍的一世英名。在我軍歷史上,以部隊主官姓氏命名的部隊眾多。歷數其中,皮旅當為最出名者之一。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皮定均按資歷,原報少將銜,毛澤東得知情況,有感於皮定均在中原突圍中的突出貢獻,親自批示:皮有功,少晉中。此事被傳為佳話。

“皮旅”牽制30萬國民黨軍掩護主力中原突圍

1946年6月,蔣介石悍然撕毀國共雙方達成的停戰協定,調集重兵將我中原軍區部隊團團圍住,準備一舉殲滅,全面內戰就此爆發。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在旅長皮定均的領導下接受了掩護主力越過平漢線向西突圍的任務。完成任務後,該旅與主力背道而馳,向東突圍,一路艱苦轉戰,行程1000餘公里,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蹟。“皮旅”中原突圍,威震華夏,青史留名。

臨危受命

抗日戰爭勝利不久,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不顧全國人民的和平願望,決定發動全面內戰。他們把目光首先盯住了地處鄂豫皖湘贛五省交界的我中原解放區。這裡是蔣介石向西北、華北運兵的重要通道,戰略樞紐地位十分突出。為了爭取戰役主動權,蔣介石從1946年初開始,陸續調兵遣將,從四面八方包抄過來。到6月下旬,兵力增加到10個整編師、25個旅約30萬人,將我中原軍區部隊6萬人壓縮在以湖北省大悟縣宣化店為中心的縱橫不足百里的狹小地區。蔣介石令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為總指揮,制定了26日開始圍攻、7月1日發起總攻擊、48小時內一舉殲滅我中原部隊主力的計劃。戰爭一觸即發。

危急關頭,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急電中原局:“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要準備犧牲一部分兵力,抓緊時間,在敵實施總攻前迅速突圍。

中原軍區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立即實施突圍作戰計劃:主力分為南北兩路,司令員李先念、政治委員鄭位三、副司令員王震率中原局、中原軍區直屬隊和二縱隊主力為北路,副司令員王樹聲率除第一旅以外的一縱隊其餘部隊為南路。要求搶在國民黨軍向我發動總攻擊之前,於29日衝破國民黨重兵封鎖的平漢線,向西實行戰略轉移。第一縱隊第一旅向東行動,造成主力東進態勢,迷惑敵人,掩護主力向西突圍。待主力越過平漢路後,再自行安排突圍。

第一縱隊第一旅,旅長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914年9月生。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開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川陝邊區的鬥爭。1935年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特務團團長、太行軍區分區司令員,身經百戰,屢立戰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虎將。解放戰爭初期,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在皮定均的指揮下,英勇善戰,尤以善打惡仗、硬仗聞名全軍,所以被稱作“皮旅”。

考慮到在這次突圍中皮旅的掩護行動事關重大,6月24日下午,軍區副司令員、第一縱隊司令員王樹聲把旅長皮定均和政委徐子榮叫到縱隊司令部,特別交代:“主力今晚就開始向西行動。你們趕緊回去佈置,要用一切辦法拖住敵人,迷惑敵人,使敵人在3天內找不到我們主力的行動方向。主力越過平漢路,就是突圍的初步勝利。在掩護任務完成之後,第一旅根據情況,自行決定行動方向,或西追主力,或就地遊擊,或回豫西,去太行,或南渡大江,或向東突圍。”王樹聲鄭重地說:“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也是一項光榮的任務。黨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是對你們最大的信任。你們在豫西敵後活動了一年多,有獨立作戰的經驗,一定能戰勝敵人,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皮定均向來是接受任務不講價錢的,他和徐子榮代表全旅指戰員向王樹聲表示:“請首長放心,堅決完成掩護任務,我們一定以戰鬥的勝利,回答黨對我們的信任。”王樹聲滿意地點點頭。可是話雖這麼說,以一個旅7000人掩護5萬多人轉移,風險太大,凶多吉少。王樹聲看著自開闢鄂豫皖根據地以來一直跟隨自己的愛將,心中難免一陣酸楚。他沉重地低聲說:“旅的幾位領導幹部,每人準備一套便裝,關鍵時刻可以換裝。”換裝意味著什麼,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成功誘敵

皮定均和徐子榮接受任務回到旅部後,立即召開黨委常委會議,研究制訂掩護主力突圍和完成掩護任務後全旅的突圍方案。會上,皮定均要求全旅指戰員不惜一切代價,阻擊敵人,拖住敵人,誓死完成掩護主力突圍的光榮任務。鑑於主力西撤,全旅分佈在整個東線50多公里寬的防禦陣地上,幾十萬敵人對付他們幾千人的一個旅,如果硬拼,必將全軍覆沒。皮定均指示各團,絕不能和敵人死纏爛打,拼消耗,我們拼不起;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敵人兜圈子,遲滯敵人西進的速度,儘量減少自己的傷亡。

當天晚上,皮定均命令部隊向東、東南和東北方向佯裝作出積極行動的姿態,前沿部隊繼續加固工事,擺出禦敵陣勢;同時採用疑兵之計,抽出一批部隊,趁黑夜悄悄西移,第二天白天,則大搖大擺、川流不息地向東開進,造成大部隊向東集結突圍的陣勢,以迷惑吸引敵人。為了加強誘敵效果,皮定均還派出偵察員化裝成老百姓,到敵人那裡去偷看工事,到敵後查看地形,並向當地人打聽進入大別山的路線。這些消息很快就讓潛伏到包圍圈內部的國民黨特務查知,敵人據此判斷,種種跡象表明,我中原軍區主力正準備向東突圍,進入大別山。一直到25日夜,敵軍仍在東線加強戒備,嚴陣以待。

而在皮定均安排這一切的同時,中原軍區主力已從24日就開始秘密集結,向西突圍。敵人的誤判,為中原軍區主力轉移,兵不血刃地爭取到兩天寶貴的時間。

直到26日,敵人發現我中原軍區主力正在向西移動,驚呼上當,遂以數萬之眾,兵分3路,從東、南、北3面,向皮旅陣地發起猛攻,企圖以優勢兵力從白雀園南北兩翼突破皮旅防區,打通西追我軍的路線。敵人輕重火力發狂似的向皮旅陣地傾瀉下來,陣地上一片火海。

皮定均臨危不亂,指揮部隊沉著應戰,抗擊著幾十倍於己的敵人。一團堅守在沙窩、白沙河一線,二團堅守在白雀園東北一線,兩個團相互配合,交替掩護,邊打邊撤,利用野戰工事節節抗擊,死死地黏住敵人,使敵人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下午,電報傳來,中原軍區主力部隊已全部安全越過平漢線。皮定均成功地實施了誘敵計劃,完成了3天的阻擊任務。後來,北路軍一部抵達陝南,創建了鄂豫陝邊遊擊根據地;王震率三五九旅進入陝甘寧解放區。南路軍進入武當山區,開闢了鄂西北遊擊根據地。中原軍區主力全部順利突圍。

黃昏時分,皮定均命令部隊全線反擊,擊退當面之敵;然後迅速向沙窩中心地點靠攏,再選擇方向安排自身突圍。

跳出包圍圈

早在大部隊行動之前,中原軍區曾為皮旅突圍設計了3個去向:一是西追軍區主力,二是原地打游擊,三是向東突圍,到蘇皖解放區與華中部隊會師。皮旅的指揮員以大局為重,毅然選擇了一條難度最大、風險最大的突圍方向——向東到蘇皖解放區。他們深知,這條路線山高水險,有超過自己幾十倍的敵人和無數道封鎖線。但只有向東,和主力背道而馳,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敵人,減輕對主力的壓力。旅政委徐子榮提出了自己的突圍計劃:完成掩護任務後,先虛晃一槍,佯裝向西追趕主力一天或半天,隨後隱蔽起來,閃過敵軍的鋒芒,出其不意地來個回馬槍,向東前進,使敵人一時搞不清我軍的動向。

為了保證孤軍行動的安全,皮定均事前抽調了100多名具有豐富偵察和作戰經驗的骨幹,組成一支精幹的便衣偵察分隊,作為整個部隊的先行探路者。每人配備1支手槍和1支衝鋒槍,還專門配備2門電話機,竊聽敵軍的電話通信。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26日晚,一場瓢潑大雨讓人無法辨識方向,皮定均感到機會來了,立即命令部隊撤出陣地,向西北方向移動,到事先計劃好的距白雀園幾十里路的劉家衝隱蔽集結。

敵人緊追不捨。為了迷惑對方,皮旅向西追隨主力10餘公里,之後悄然東返,在27日天亮之前進入劉家衝,鑽進黑松林隱蔽下來。

劉家衝是一個小丘陵,山勢平緩,森林茂密,只有6戶人家,是潢(川)麻(城)和商(城)經(扶)(今新縣)兩條公路的交匯處。頭一天下午敵人還控制著劉家衝,因為這裡沒有大山隱蔽,又處在交通十字路口,敵人認為這裡不大可能隱藏部隊,所以黃昏時分就撤走了。可是,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皮旅利用敵人驕傲麻痺的心理,大膽在此隱蔽下來。為了確保安全,他們在四周佈置警戒哨,嚴密封鎖消息。部隊露宿在樹林裡,不生火做飯,不吸菸,捂嘴咳嗽。騾馬全部紮緊嘴巴,不讓嘶鳴。

敵人從白雀園一路追來,突然發現皮旅幾千人馬神秘失蹤,感到莫名其妙。敵人分析,經過3天較量,共軍已損失慘重,殘部一定向西尾追主力而去。於是,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沿著大路向西開去。汽車馬達的轟鳴聲、人喊馬叫的嘈雜聲,讓躲避在離路邊不足500米的黑松林裡的人們聽得真真切切。

皮旅在黑松林裡蹲守了一天一夜。28日凌晨,當國民黨軍向西在潑陂河、白雀園等地搜尋皮旅時,皮旅幾千人馬突然從劉家衝殺出,以神奇的速度向東插到敵人後方,當夜宿營於經扶(今新縣)東南的易家田鋪。29日拂曉,當敵整編第七十二師撲向易家田鋪時,皮旅卻來個90度大轉彎,直插黃土崗、福田河之間的潢(川)麻(城)公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抵鄂豫邊界的敵小界嶺封鎖線。

小界嶺位於白雀園東南,是出入鄂豫兩省的必由之路,是一個重要的制高點。原先,國民黨軍在此駐紮重兵,修起許多碉堡,阻止我軍東進。而此時的小界嶺,大部分駐軍已被調出,全力以赴向西追擊我軍,皮旅暢通無阻地通過了關口,大踏步地向東開進。

國民黨軍急令進攻我主力的部隊調頭東來,又將四十八軍佈防於嶽西、舒城、潛山,並從阜陽、安慶抽調兩個師,到商城、金寨一線堵擊,形成一個口袋形,妄圖將皮旅殲滅在大別山東麓。

皮旅健兒不顧艱險,不怕疲勞,英勇機智地與前堵後追之敵周旋。6月30日,在河南省商城縣境內的小山村瓦西坪,擊退敵七十二師三十四旅一OO團和地方保安團的進攻,搶越豫皖邊之咽喉大牛山;7月1日攻佔豫鄂皖3省的交通要道松子關,進入大別山腹地,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吳家店休整

7月3日晚,皮旅到達大別山中心地帶立煌縣(今安徽金寨縣)吳家店附近。當時,吳家店有個敵人鄉公所,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真要打起仗來,他們憑險固守,也會給我軍造成傷亡。皮定均決定智取。他把偵察隊長找來,吩咐說:“你們可先派兩個手槍便衣班冒充國民黨軍的特務隊進村,把鄉公所人員穩住,其他人員在吳家店周圍主要路口和山頭上隱蔽起來,待大部隊快到達時,再採取行動把鄉公所人員扣起來,繳他們的槍……”偵察隊依計行事,順利攻佔了吳家店。

吳家店及周邊地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商南立夏節起義發生地,紅四方面軍誕生地,是皮定均的家鄉,群眾基礎好;地處大別山腹地,地形隱蔽;正值雨季,經常山洪暴發,交通中斷,敵軍難以追擊。在這裡,皮定均等人看到,經過幾天來的行軍打仗,指戰員們都很疲勞,帶的乾糧也已吃完,出發前準備的草鞋早已磨爛,於是決定,利用吳家店的有利條件休整3天,籌集糧草,查明敵情,再繼續東進。

為了解決部隊的糧食困難,皮定均讓偵察員把吳家店的國民黨鄉長帶來,向鄉長詢問了周圍的民情和敵情。他命令吳家店的鄉長給南邊的兩個鄉打電話,聲稱國軍要來這裡運糧,但這裡糧食庫存不足,要那兩個鄉長立即帶人把糧食運過來。當天晚上,一個鄉的鄉長就帶領挑著大米的老百姓趕到吳家店,另一個鄉長第二天早晨也帶著糧食心急火燎地趕來了。這一次,部隊意外收穫了100多擔大米,暫時解決了部隊的燃眉之急。

此外,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部隊又很快找到了敵人的幾個糧食倉庫。皮定均立即開倉放糧,把大部分糧食分給了當地的貧苦百姓,一部分充作部隊軍糧。群眾歡欣鼓舞。

經過幾天休整,部隊體力有所恢復。當地群眾紛紛主動為戰士們縫補衣服、做軍鞋、做乾糧,完成了每人一雙布鞋、兩雙草鞋和5天干糧的準備工作。7月7日,在綿綿細雨中,指戰員們告別鄉親,繼續向東挺進。

衝破封鎖線

皮旅離開吳家店後,經土地嶺、西界嶺、黃慄杪、漫水河、黃氏河,7月9日抵達安徽霍山縣大化坪。10日,皮旅前衛二團在青風嶺與敵安徽挺進縱隊第二團遭遇。

青風嶺,山高坡陡,森林茂密,南面與高聳入雲、地勢險峻的天柱山相連,人馬無法通行;北面是飛流直下的淠河支流,水勢兇猛,深不可測。當時,敵挺進二團約2個營的兵力已搶先據守青楓嶺山頂,居高臨下,嚴密封鎖了通往山上的唯一道路。前有守敵,後有追兵,若不堅決消滅青楓嶺的敵人,部隊將無法繼續前進。經觀察地形,皮定均當即決定:一團擔任正面佯攻,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二團從右翼輕裝上山,迂迴到敵人側後強攻。命令一下,指戰員們立即行動起來。擔任主攻的二團二營的戰士們攀上幾丈高的懸崖,穿過荊棘叢生的林間小道,用綁腿帶子吊上峭壁,用柴刀、刺刀闢出一條通道,登上山頂,出其不意,從側後殺向敵群,與敵展開白刃格鬥。經兩小時激戰,我軍成功地佔領了青風嶺,斃傷敵200餘人,俘敵19人,打開了前進的通道。

突破青風嶺的當晚,皮旅到達大別山東陲門戶磨子潭。

磨子潭位於淠河西岸,下游30裡就是佛子嶺。這是一個四面環山、地勢險要的小村莊。根據偵察員提供的情況,皮定均得知,敵四十八軍已派出部隊趕來截擊,半夜可能到達磨子潭。四十八軍一部也已在附近地區構築工事,企圖阻擊我軍前進。皮定均當機立斷:趕在敵人到來之前,從磨子潭迅速東渡淠河,打破敵人的封鎖;命令三團派出一個營,用剛剛找到的5條小船先渡過河去擔任警戒,並令工兵排立即收集材料,趕搭浮橋,幫助大部隊渡河。

三團一營過河後,迅速佔領岸邊制高點,嚴密警戒。隨後,三團全部過河。可因河水暴漲,工兵排三次架橋未成。於是,又挑選了一名水性好的同志,身纏一根鐵絲,想先游過去,將鐵絲拴在對岸樹樁上,以便架橋。可是他幾次游到河中間,都因水勢過猛而被迫返回。最後又改用划船將鐵絲牽過去的方式,但船剛劃到河心,鐵絲就斷了。

時間越來越緊迫。旅領導決定徒涉過河。同時安排由工兵排和老鄉們組成的渡船隊,先將隨隊轉移的女同志和小孩護送過河,並繼續尋找新的渡口。

在老鄉們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一個水位較低、可以徒涉過河的渡口。凌晨1時許,正當部隊陸續渡河之際,敵人佔據了磨子潭正面大山,並以密集火力掃射。河東警戒分隊與敵展開激戰,以全部火力壓制敵人,猛烈的槍炮聲震得地動山搖。一些身材高大的同志立即跳入河中,手挽著手結成人牆,讓戰友們攀住他們的身體橫渡淠河。最終,皮定均和勇士們冒著彈雨,強渡淠河成功。

部隊全部渡河後,迅速向東南挺進,擺出了欲進攻安慶的戰略態勢。大約行進了十幾公里,偵察員跑來報告:“敵四十八軍主力正從桐城向我迎頭奔來。”皮定均略加思索,立即傳令部隊來了個90度的大轉彎,向北疾進。7月12日襲佔了大別山東麓的毛坦廠,決定從這裡離開大別山,衝破敵人在大別山的封鎖線,進入皖中平原。

飛兵傳捷報

佔領毛坦廠後,皮旅得到情報,國民黨軍正調集3個正規師和10多個保安團,在皖中平原佈置幾道防線進行堵擊。旅黨委召開緊急會議,堅決、果敢、快速地搶在敵人部署就緒之前,連續5晝夜急行軍,橫跨皖中千里平原,到達蘇皖解放區。

13日晚,月光如洗。部隊如同一股鐵流,從大別山上奔湧而來,沿六安合肥公路向東疾馳,一路勢如破竹。15日攻佔肥西的官亭鎮,16日進抵離淮南路不遠的吳山廟。18日夜,皮旅以神速跨過淮南鐵路,進入定遠地區池河鎮,將趕來堵擊的敵整編四十八師一三八旅遠遠地甩在後面。

7月19日,皮旅進抵津浦路西紅心鋪一帶,距津浦路僅40多公里。越過津浦路,只有半天的路程即可到達蘇皖解放區。可敵人已在津浦鐵路沿線的明光、管店、三界和張八嶺大小車站部署了大批軍隊,進行攔截。根據敵情變化,旅領導決定改變行軍路線,折向東南,於張八嶺以北、張老營車站以南的石門山附近衝過津浦路。

20日凌晨,二、三團和旅直屬機關秘密快速地通過鐵路。當一團過路時,敵一列裝甲火車從滁縣趕來截擊,把一團切成兩段。與此同時,從明光,管店和滁縣出動的敵人,分5路從兩翼運動過來,形成鉗形攻勢。危急時刻,皮定均命令三團控制鐵路東側有利地形,阻擊敵裝甲列車;令二團以輕重機槍火力參加戰鬥。一團隨即邊打邊進。經過近3小時激戰,將敵擊潰。當部隊行進至明光三界東北中嘉山附近時,與趕來迎接的淮南軍區嘉山支隊勝利會師。後來,皮旅被編入華中軍區第十三旅,開始了新的戰鬥歷程。

自中原突圍以來,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在皮定均的領導下,從6月27日至7月20日,孤軍轉戰24晝夜,橫跨鄂豫皖三省,歷經23次大小戰鬥,克服崇山峻嶺、暴雨洪水等艱難險阻,冒著酷暑,忍飢挨餓,行程1000餘公里,除掉隊、失散、傷亡2000餘人外,以3個團5000人的完整建制,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創造了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的成功戰例!

中原突圍成就了皮定均將軍的一世英名。在我軍歷史上,以部隊主官姓氏命名的部隊眾多。歷數其中,皮旅當為最出名者之一。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皮定均按資歷,原報少將銜,毛澤東得知情況,有感於皮定均在中原突圍中的突出貢獻,親自批示:皮有功,少晉中。此事被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