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借錢炒自家股票“全賠光”?深交所急發7連問

隨著2019年股市行情的好轉,在以往熊市中難得一見的配資炒股又開始出現,儘管監管部門曾一再強調會密切關注場外配資的情況,但仍有一些公司和機構在頂風作案。

據新浪財經,宜華健康(000150,SZ)實控人劉紹喜通過第三方機構與資方簽訂股票配資合作協議,結果穿倉了。本應該補倉的劉紹喜,卻在此時召集所有資方開會,逼迫他們簽署一份股票回購協議。

什麼是穿倉呢?意思是賬戶上的錢不但沒有了,還倒欠配資公司的錢。而爆倉指股票被配資公司給強平了,賬戶上可能還有錢!

3月19日,深交所對宜華健康下發關注函,關注函中要求宜華健康說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相關方是否存在與第三方簽訂配資合作協議的情形。

配資炒自家股票穿倉,遭到資方曝光

公開資料顯示,宜華健康的前身是一家名為宜華地產的房地產開發商,該公司於2014年全面轉型醫療健康產業,在2015年更名為宜華健康。此後的短短四年時間,公司通過併購、參股等方式控制了22家醫院,並對外宣稱公司已成功構建了醫療養老後勤服務、醫療機構專業服務和養老社區專業服務的“三位一體”服務體系。

大股东借钱炒自家股票“全赔光”?深交所急发7连问

不過內行都知道,外延併購式的業績提升,多來自於並表後短期的營收和利潤上漲,而非真正良性運營帶來的長期效益。

沒過多久,宜華健康大規模快速併購擴張的後遺症就顯現出來了。公司2018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宜華健康的資產負債率近70%,為公司所在行業內最高,短期負債達到了15.26億元,而公司目前賬上的貨幣資金僅有3億元,短期償還壓力巨大。

擴張帶來的另一個後遺症是,公司頭上目前懸著超過21億元的商譽,佔2018年三季度公司淨資產規模的86%,併購公司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業績,大幅計提減值後,將給公司帶來重創。

可是對於宜華健康當下面臨的困難,公司的實控人劉紹喜似乎並不關心,專心做起了炒股生意,而且炒的還是自己公司的股票。前述爆料的資方告訴新浪,宜華健康的實際控制人劉紹喜,曾經通過第三方機構與他們簽訂了股票配資合作協議,為上市公司提供了幾十個賬戶進行為期四個月的配資操盤。

大股东借钱炒自家股票“全赔光”?深交所急发7连问

據資方爆料人介紹,宜華健康的股價在年前最後一天出現了閃崩,劉紹喜通過三方機構操作的賬戶在當天已經出現了穿倉,而本應該做補倉處理的劉紹喜,卻在此時召集所有資方,在公司所在地汕頭開了個會,逼迫他們簽署了一份股票回購協議。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為2月1日,開盤後宜華健康股價急速下挫,10多分鐘後即跌停,當天報收於12.38元,下跌9.96%。

大股东借钱炒自家股票“全赔光”?深交所急发7连问

按照協議的內容,資方需要在與劉紹喜合作的四個月內不賣出股票,才能獲得賠償以及部分資金佔用的利息。而從資方的反饋來看,他們對於協議中的條款頗不滿意,認為己方需要繼續承擔公司股票下跌的風險,卻得不到什麼受益。

果不其然,年後宜華健康的股價繼續下行,連收兩個跌停,資方已經出現了本金損失。據資方爆料人透露,如果按照前期簽署的配資協議,劉紹喜方面需要承擔資方的本金賠償。不過按照新簽署的股票回購協議,他們至少還需要承擔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風險,才能拿到相關的賠償和利息。

深交所出手,下發關注函

3月19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宜華健康對媒體報道相關內容進行核實並說明七個方面的事項。

大股东借钱炒自家股票“全赔光”?深交所急发7连问
大股东借钱炒自家股票“全赔光”?深交所急发7连问

7個方面分別為:

1、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相關方是否存在與第三方簽訂配資合作協議的情形。

2、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相關方是否存在使用他人賬戶或指使他人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形。

3、結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相關方近三年出售公司股票的具體情況,說明其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操縱公司股價並配合減持的情形。

4、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相關方是否存在與第三方簽訂與公司股票相關的回購協議等情形。

5、如存在上述情形,請進一步說明協議或相關操作的主要內容及是否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是否履行了必要的信息披露義務。請律師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

6、詳細說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所持公司股票的質押或其他權利受限情形,是否存在平倉風險以及是否制定了切實有效的風險化解措施。

7、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相關方是否存在對公司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以及要求公司違規對其提供擔保的情形。

當深交所關注函公佈之後,宜華健康股價迅速閃崩,跌幅一度超過5%,最後收跌4.19%。

大股东借钱炒自家股票“全赔光”?深交所急发7连问

監管層嚴禁場外配資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召集部分券商召開有關規範信息系統外部接入、防範場外配資風險的專題會議,命令券商排查配資風險,規範外部接入。

另外,3月18日,兩地證監局更是出重手,兩家券商營業部老總因場外配資遭免職。

內蒙古證監局公告顯示,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包頭鋼鐵大街證券營業部負責人劉強在任職期間,不落實證監會關於賬戶實名制的監管要求,組織賬戶出借及配資活動,併為雙方提供擔保,擾亂證券市場秩序。

大股东借钱炒自家股票“全赔光”?深交所急发7连问

劉強此次被處罰,也揭開了配資利益鏈的冰山一角。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類似劉強這樣的券商營業部人員,正是配資利益鏈條的重要一環。曾將自己的股票賬戶出借給配資公司的李強(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正是券商營業部的客戶經理為自己和配資公司牽的線。

“模式很簡單,當時我把股票賬戶借給配資公司,配資公司按照月息一分二給我利息。這樣算下來,年化收益率差不多有12%到13%,而且每個月結算一次,前幾年行情不好的時候,這比自己炒股強多了。”李強表示。

曾幹過配資公司的王明(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除一般的配資,配資公司還經常與操盤手勾結操縱股價,“要操縱股價一般至少需要四五十個賬戶,這樣的賬戶每個100萬元起,但也不要太大,否則容易被監管層盯上,最理想的賬戶是500萬元到2000萬元的。”

配資風險巨大,即便對於提供配資賬戶、拿固定利息的“金主”而言同樣如此。

據瞭解,融資客在以一定的槓桿比例向配資公司借入配資賬戶和資金時,需要先向配資賬戶打入一定的保證金。如果出現股價大幅下跌的情況,融資客只要在跌破補倉線後及時追加保證金,配資賬戶的資金安全就能夠得到保障。

但是,一旦遇到極端情況,比如連續跌停,配資公司無法強制平倉,就會出現保證金虧完之後繼續侵蝕本金的情況,也就是“穿倉”。

對於整個證券市場而言,場外配資助漲助跌,會加大股價的波動幅度,潛在風險同樣值得防範。而在這樣一個節點,宜華健康上市公司被爆實控人配資炒自家股票,後續監管層又會如何處理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中國基金報、上市公司公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