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座阿拉伯后裔渔村,村民住在蚝壳房里,面孔却是纯中国人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仅是文化大交融,也是民族大融合。自古以来,就有跨国贸易,最出名的便是丝绸之路了。跨国贸易,不仅交换了新知识新物品,也让各民族的人交往越来越密切了。中国地域辽阔,有许多的神秘等着你去发现。如果你走在蟳埔渔村,那么你会发现这里竟然不是一处简单的渔村,有着许多吸引人的特别之处。

福建这座阿拉伯后裔渔村,村民住在蚝壳房里,面孔却是纯中国人

蟳埔渔村,位于泉州的一个小渔村,这里的人们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然历经多年,多与汉族通婚,但是还有中亚遗风尚存。蚝壳房和蟳埔女的头饰是这个地方的两大特色。

福建这座阿拉伯后裔渔村,村民住在蚝壳房里,面孔却是纯中国人

行走村庄中,你很难望见传统的红砖房,闽南文化似乎在这里很那难体现出来,取而代之的是蚝壳房或者蚵壳厝,也有一部分是石头或者木石砖结构的老房子。不少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要用这些蚵壳来建造房子呢。

福建这座阿拉伯后裔渔村,村民住在蚝壳房里,面孔却是纯中国人

原来是因为海边海风对房屋外墙的侵蚀作用大,聪明的当地人想到在海中生长的这些海蛎的壳即蚵壳既然可以抵抗海水的冲刷,那么也是能抵抗海风的。因此就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在外墙嵌入这些蚵壳,如此,房屋外墙就不怕海风的侵蚀了。

福建这座阿拉伯后裔渔村,村民住在蚝壳房里,面孔却是纯中国人

果不其然,不仅房屋外墙不被海风侵蚀,这些蚵壳也在海风的打磨下越发光亮。而且,这也形成了蟳埔渔村的一个特色,十分有韵味,不仅是古人智慧的展现,也是一件精美实用的艺术品。

福建这座阿拉伯后裔渔村,村民住在蚝壳房里,面孔却是纯中国人

另一个特色是这里的女性喜欢头戴簪花围,插象牙筷。虽然这一习俗起源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是一眼望去,这些头饰十分美丽,多是用应季的花儿做成的簪花围,红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的小花都有。

福建这座阿拉伯后裔渔村,村民住在蚝壳房里,面孔却是纯中国人

不过,精心制作的头饰似乎和渔女们简单的穿着不相称,她们或脚踩人字拖或赤脚,不过这也更突出了蟳埔阿姨身为渔女的质朴不是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这些头饰并不妨碍她们打渔或者做其他事情。相反,装扮簪花围走在一起的蟳埔阿姨倒成为了海边一处亮丽的风景线。如此有特色的渔村,不妨亲身去体验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