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近體詩應該遵循哪些基本規則?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

初唐,宮廷詩人總結平仄韻律和對仗制定了格律詩的體制,後來科舉推廣,一時大興。這種明顯不同於唐之前詩作品的新形式很快盛行,唐人稱這種新詩體為“今體詩”,與“古體詩”互相區別。到了宋朝,文人開始總結前朝詩歌,不能再稱“今體”,便將這種詩體稱為“近體詩”,這個稱呼一直沿用到今天。也就是我們平時俗稱的“唐詩”,區別於“古風”。

創作近體詩應該遵循哪些基本規則?

既然是格律詩,就必須遵循格律。格律有幾個方面的基本規則。

第一個是押韻。所有的詩都是有韻腳的,但格律詩是最嚴格的。如果不寫格律詩,寫寫古風之類的,只需要大致押韻就可以了,平仄同押(一句押“天”,一句押“舔”);鄰韻通押(“峰”,“中”通押);句子多了,發生了內容或意象的轉化,使用轉韻,這些在古體詩裡面都是可以存在的,但在格律體絕對不能發生。

格律體分為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不限句數,均是要求一韻到底,不能錯韻。而且格律詩大都是以平聲作為韻腳,極少數情況下有仄聲韻,但是我們今天來新寫近體詩,一定要遵守這些押韻方面的規則。

創作近體詩應該遵循哪些基本規則?

第二個是平仄。這是近體詩最讓初學者感覺為難的規則。漢字普通話一二聲為平音,三四聲為仄音,近體詩的平仄格式是從首句來判斷的,而基礎形式只有四種:“仄起不押韻,仄起押韻,平起不押韻,平起押韻”,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我們把首句的平仄格式分析出來,再使用“對,粘”的法則就可以推導出整首絕句或者律詩的平仄關係,然後再根據平仄關係選詞寫詩,基本上就不會有讀音上的錯誤(具體推導關注看以前文章,不再贅述)。近體詩必須要能套用平仄格式,否則就不是近體詩。

第三個是對仗。近體詩中,絕句不要求對仗,律詩要求頜聯和頸聯對仗,至少頸聯(五六句)要對仗,否則出律。排律則除了首句和尾句,其他不論多少句都必須對仗,這是最難寫的,歷史上也很少有人寫好。不管多少句,要遵守平仄關係,要一韻到底,還要句句對仗,這個寫出來,更像是作者在炫技。

創作近體詩應該遵循哪些基本規則?

第四個是寫法。近體詩不但在平仄韻腳對仗上有嚴格要求,寫法上也不像古體詩,只要古樸就好,天上一句,地上一句都隨便你。格律詩屬於精雕之後的文學作品,文章講究“起承轉合”,絕句四句要迅速展開,在敘事和抒情的筆法上講究快準狠;而律詩相對來說篇幅要長一點,有足夠的字數用來鋪陳、描寫,發揮的重點在對仗的頜聯,頸聯。而律詩也是每兩句一聯的遵守“起承轉合”的寫法,最終合到首聯,完成一篇作品。而排律字數就更多,一般在十句以上,作者在格式被限死的情況下去安排自己的寫法。

第五個是意境。詩是韻文,同樣,詩以言志。寫詩,要求意境為先,在格式規則嚴苛的情況下,要寫得更加有詩意,妙筆生花,這樣的作品才能稱為好詩,這樣的詩人才能稱得上好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