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

關於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

關於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

1

兒子上半學期在英語學校先後接受過兩位代課老師的輔導。

近日來趁著孩子心情歡愉,詢問了孩子對兩位老師的階段性綜合評價。

“思嘉,你覺得兩位老師,哪個更好一些?”

孩子想了想,說道“老爹,我覺得兩位老師都挺好的。M老師很關心我們,L老師讓我們的課堂變得驚豔有趣。”

關心較為容易理解,時常因為接送孩子和M老師多有交流,自己也能深深的體會到M老師對孩子們的關心備至。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通俗講,老師是傳授道理、教給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

當今社會,指望老師無微不至的關心教授的學生,實乃可遇不可求,更不適合強求。

老師能夠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的成長,實屬師德彪炳的典範,委實是值得孩子與家長慶幸的。

偶然間聽到孩子提及“L老師讓課堂變得驚豔有趣”,著實讓我有點小好奇。

迫切想知道L老師的課堂教學是怎麼樣做到“驚豔有趣的”?

未及我問,孩子娓娓道來,“L老師將自畫像用馬克筆畫在黑板上,在課堂教學中,讓我們擊打!”

說到興奮時,孩子爆料,“一個多月前,家長們都不在場,英語學校校長告訴我們,M老師特向學校推薦L老師接手我們班的教學,校長說L老師的性格非常好!”

孩子補充道,“L老師的性格非常開朗。”

2

話說回來,M老師剛離職那會,確實讓我心有不安。

唯恐影響了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畢竟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孩子剛剛熟悉了M老師的教學風格。

“L老師的教學風格適合思嘉嗎?能否引領思嘉將英語學習能力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身為家長,您看得沒錯,我思量的是“

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

3

個體差異本是個醫學名詞,360百科的解釋是指基本情況相同時,大多數病人對同一藥物的反應是相近的,但也有少數人會出現與多數人在性質和數量上有顯著差異的反應。

個體差異性最本質的特徵是描述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比較。

個體差異用在英語學校小班教學模式上是指同一個老師,學生使用相同的教材,同步學習相同的內容,老師採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因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仍有孩子無法消化吸收老師講授的知識內容。

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L老師發在微信朋友圈的關於思嘉即興講故事的一段短視頻。

“思嘉站立同學們面前,臺風穩健,大方得體,微笑示人,詢問同學們,寫什麼字的時候,月亮比太陽大?”

此次我為孩子自告奮勇、樂於表現的行為點贊,為L老師能夠有效激發孩子的表現慾望點贊。

同樣是寓教於樂式的教學方法,思嘉為啥偏偏在L老師的號召下,就能毛遂自薦在大庭廣眾下展示自我?

L老師性格開朗,可以點燃課堂活躍的氣氛,可以營造孩子易於親近的氛圍,可以平復孩子內心的緊張,可以點燃孩子內心的激情。

對於孩子教育的關注點,家長們不盡相同。

家長們關注老師給孩子教授的知識,能否讓孩子紮實的接受,內化於心?

我更關注老師是否能調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對於老師教授的知識,孩子能否紮實的予以掌握運用?我的關注倒是其次。

原因很簡單,孩子開智有先後之分,成才的大小受天賦因素的影響甚大。孩子教育成長所能取得的成就,內因在於孩子,任何老師甚或是名師指導,只是外因。

英語學校小班教學模式,代課老師提供的是共性教學服務,絕大多數情況下,很難滿足孩子因個體差異對個性化教學的需求。

4

想讓孩子成為學業的引領者,首先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提升對學業的興趣,引導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妄求通過老師的輔導,提升學業成績,充其量只能讓孩子成為學業的跟隨者,難有大成。

兩種不同的接受知識的方式,一種是興趣引領,主動學習;一種是被動接受,消化吸收。

對不起,現實生活中,活躍各領域的榮耀王者,多為創新開拓者,即興趣引領,主動學習者。

所以,請不要苛責老師的教學風格,請不要苛求能從老師那裡學到多少受用的知識,只要老師能遵守契約精神教授孩子即可。

請家長們尊重並重視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如在外輔教學情境中,遇到與孩子對路的老師,萬望珍惜。

如在外輔教學情境中,遇到與孩子不對路的老師,請和老師就孩子易於接受的學習方式進行深入溝通,力求老師的教學方法易於孩子對知識的消化吸收。

如有必要,可以針對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踐行一對一定製輔導。

現在的師者,很難用好不好?予以評價。

適不適合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個體差異?還是易於評判的。

5

家長要敏感識別、有效認知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規律,即接受知識的方式和發現知識的方式。

例如,思嘉易於在遊戲中記憶英語單詞,易於在遊戲中掌握英語語法的實際運用,而不是老師講授的英語單詞記憶方法與教科書上歸納總結的英語語法運用特點。

萬望家長朋友們,認真體察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細枝末節的變化,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