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引狼入室 為雪宋遼“澶淵之盟”之恨創辦宋金“海上之盟”

一、“澶淵之盟”

遼國(公元916年 —1125年),這是一個由遊牧的契丹人統治的帝國,其中包括現代蒙古的大部分地區、華北的一部分、中國的東北部、朝鮮的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的部分地區。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與北宋發動戰爭,雙方經過拉鋸後。

公元1005年1月,雙方在澶州(河南濮陽)簽訂停戰合約,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條約規定: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從此,雙方和平友好相處百年,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北宋引狼入室 為雪宋遼“澶淵之盟”之恨創辦宋金“海上之盟”

二、北宋對“澶淵之盟”的恨

“澶淵之盟”條約將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的性質從純粹的政治競爭轉變為假定的兄弟關係。

這是遼代第一次強迫宋代認為自己是中央王國(中原)的自然繼承人,認為他們是同齡人。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兩個天子,彼此認可。這是北宋君臣不能接受的最大痛點和最大的恥辱。

三、“海上之盟”

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位於遼國東北勢力範圍內的女真族(後來被稱為滿族人)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反抗遼廷的統治,屢敗遼軍,並建立金國,遼國迅速下滑。

此時,埋藏在心底的復仇的種子再一次燃燒。北宋君主宋徽宗與大臣蔡京、童貫認為遼朝亡國在即,金朝會取而代之,決定聯金攻遼。

由於宋金之間的陸路由遼控制,因此必須通過渤海之間開展外交交流。 聯盟的談判秘密開始,經過多次談判,雙方達成政治軍事聯盟,兩國同意共同入侵遼,分隔被佔領土,並將十六縣割讓給宋。這就是“海上之盟”。

公元1121年至1123年,北宋和金國聯合對遼國開展軍事行動。北宋的軍事行動顯得軟弱,女真人金國的勇猛,成功地將遼國擊敗趕到了中亞。金國將十六個縣中的部分交給北宋,包括今天的北京。

公元1125年,金國抓住宋國的弱點,入侵進入南方並於1127年最終佔領了北宋的首都開封,至此,聯盟結束了。

北宋引狼入室 為雪宋遼“澶淵之盟”之恨創辦宋金“海上之盟”

四、北宋倡導的“海上之盟”既毀滅了遼朝更坑害了自己

通過“海上之盟”,金完全的轉變了對宋的印象:之前還以為宋畢竟是中原之主,對其還有幾分顧忌,可是,通過這次打交道完全看透了宋的實力,金就有了後期南下攻宋的野心。

在海上之盟簽訂後,金宋果然合力滅了遼國,但是,遼國滅亡以後,宋朝便變相失去遼國作為它的屏障,以阻擋金兵南下。而此後,金宋邊境正式接壤,而金兵又果然於遼亡後南侵宋土。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敗壞,國力和軍力不振的情況下,遭強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帶的領土,釀成靖康之變,最終,北宋也漸漸走向了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