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正常融資功能基本喪失 印紀傳媒恐將遭遇系統性風險

《投資者網》張偉

人無信、則不立,按照互聯網語境解釋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被上了徵信黑名單,那TA就再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借到錢了。

這條準則,對上市公司來說,同樣適用。

3月5日,《中國貨幣網》發佈公告,針對印紀傳媒(002143.SZ)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兌付利息存在不確定性而發佈特別風險提示。

公告表示,印紀傳媒發行的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債券簡稱:17印紀傳媒MTN001,債券代碼:101762004)應於2019年3月10日付息。由於發行人流動性緊張,所以本期中期票據利息兌付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公開資料顯示,17印紀傳媒MTN001的發行總額為4億元,債券期限三年,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6.30%,本期應付利息金額為2520萬元。

《中國貨幣網》的公告特別提到,受債券違約事件影響,印紀傳媒的正常融資功能基本喪失,短期流動性較為緊張,導致本期中期票據利息兌付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這條消息,對已經處境艱難的印紀傳媒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高價借殼的隱患

目前深陷困境的印紀傳媒,重組後也曾風光了幾年。

公開資料顯示,印紀傳媒的前身是高金食品,主營生豬養殖及屠宰加工。2014年4月,當時印紀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按60億元的估值與高金食品進行重組,並通過其實現借殼上市。

上市成功的印紀傳媒在影視領域全面發力,參與制作的《鋼鐵俠3》、《建國大業》、《杜拉拉昇職記》、《北平無戰事》、《克拉戀人》、《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等影視作品,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不過,印紀傳媒高價借殼的行為也讓資本市場一片譁然。中投顧問就曾表示,印紀傳媒的核心業務是廣告經營,影視業務佔比不足兩成,屬於打了涉影視業務的“擦邊球”。

還有媒體認為,相對於9倍市盈率的行業平均水平,當時印紀傳媒21.78倍(靜態)、14.09倍(動態)的市盈率遠超同行,是“廣告公司被賣出了影視價”。

被判正常融资功能基本丧失 印纪传媒恐将遭遇系统性风险

印紀傳媒後來的發展軌跡,或許印證了其此前遭受的質疑。在達成“重組後3年業績兌現”的承諾後,印紀傳媒的業績開始“變臉”。

印紀傳媒今年2月28日公佈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同比下降83.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20.06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盈利7.76億元;基本每股虧損1.14元。

印紀傳媒表示,報告期內收入下滑的原因,主要在於市場環境變化,行業整體下滑,公司及客戶資金緊張及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所致。

負面新聞不斷

行業整體低迷影響公司營收也就罷了,但其他負面新聞不斷,讓市場對印紀傳媒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疑問。

《投資者網》梳理後發現,印紀傳媒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人事變動頻繁。從去年9月開始,印紀傳媒就被爆出公司董事會成員相繼辭職的消息。據悉,印紀傳媒董事會只剩下董事長吳冰和董事肖文革。這兩位也是印紀傳媒的創始人。

目前,吳冰還兼任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和董事會秘書等職位。吳冰身兼數職的行為還讓印紀傳媒收到了四川證監局的問詢函。

除了高層變動,印紀傳媒的工作人員也流動頻繁。據印紀傳媒2018年業績快報披露,印紀傳媒在2018年的人員流失率超過60%。其中,IP授權團隊全部流失,導致IP授權業務陷入整體停滯狀態。

其次,公司高管大量套現。就在去年,印紀傳媒實際控制人肖文革兩次減持,累計套現24億元。2018年1月29日,肖文革將其持有的1.07億股股份轉讓給安信信託,套現13.6億元。2018年5月9日,肖文革將其與印紀華城共同持有的8850萬股股份,轉讓給股東於曉非,套現10.44億元。

到了今年,印紀傳媒的高管再次套現。今年3月1日,印紀傳媒發佈公告稱,持有公司885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例5%)的股東於曉非,因個人資金安排需要,擬於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後的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769.8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

最後,公司眼下最大的麻煩是各種債務違約。被判定為“正常融資功能基本喪失”後沒幾天,印紀傳媒的公告就坐實了《中國貨幣網》的風險預警。印紀傳媒今年3月11日晚公告稱,公司發行總額合計4億元的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構成實質性違約。這是最近半年來印紀傳媒第二次出現兌付違約。

頻繁發生的多起短期融資券違約,也導致印紀傳媒名下多個銀行賬戶被司法凍結。

公開資料顯示,印紀傳媒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六個股東的股權幾乎全被質押。印紀傳媒實控人肖文革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44.04%的股權也全部被司法凍結。印紀傳媒在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時就表示,“存在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風險”。

印紀傳媒此前在各種公告中也多次表示,目前公司業務發展遠低於預期,經營業績大幅下降,現金流十分緊張,同時公司已出現融資困難、持續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等問題。

有分析人士認為,印紀傳媒已經發生的債務違約、股權質押等問題可能導致公司出現系統性問題。如果真正喪失正常融資功能的話,也將會對印紀傳媒的經營業績、團隊穩定性等方面造成直接影響。

截至發稿時,《投資者網》並未收到印紀傳媒董秘對相關問題的採訪回覆。(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