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园郭梓文:锁定增长25%目标和3600亿货值

业绩会直击 | 奥园郭梓文:锁定增长25%目标和3600亿货值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观点指数”,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即可快速获取更多专业数据资讯、研究报告、深度干货。

摘要:“奥园是去年增速最快的内房之一。”这句话在业绩会现场被数次强调。

观点地产网今天对于奥园来说颇为重要。管理层一行早早抵达香港,其上市平台奥园健康在当天登陆港交所,下午即举办2018年全年业绩发布会。

3月18日下午,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席郭梓文携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郭梓宁、营运总裁马军、副总裁陈嘉扬和陈志斌出席2018年全年业绩会。

“奥园是去年增速最快的内房之一。”这句话在业绩会现场被数次强调。从业绩数据来看,2018年内奥园实现了912.8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倍,完成全年目标的125%。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16年至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9%。

对于上年表现,郭梓文无疑是满意的,未到提问环节,便向外界宣布2019年销售目标定为2018年基础上增长25%。据此计算,今年奥园的销售目标为1141亿元,将正式踏进千亿阵营。

业绩快速上涨的另一面,则在于税费的上升。据了解,期内奥园的管理、营销费用以及融资成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对此,管理层有自己的解释。不过对于一个要高速发展的企业来说,如何保持财务的稳定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增长25%目标和3600亿货值

25%的目标是否保守?这是萦绕在不少人脑中的疑问。原因在于,2019年奥园的可售资源为1900亿元,去化率60%左右即可完成目标。签约未确认的1100亿元合约销售,也将于未来两年逐步确认。

可以从历史中觉察出一些规律,奥园定下的目标一直都以“稳”为主,郭梓宁也不止一次地提及市场不明朗等关键词。

2016年,奥园目标为170亿元,实际完成256亿元,完成度为150%;2017年,奥园目标为333亿元,实际完成455.9亿元,完成度为137%;2018年,奥园目标为730亿元,实际完成912.8亿元,完成度为125%。

期内,管理层介绍奥园销售快速增长的密钥在于30×30的发展策略。“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是与30×30的策略是分不开的。”陈嘉扬介绍,目前奥园形成了30个城市公司,每家公司贡献年销售30亿元或以上。

于2019年,奥园将执行30×40的战略。显而易见,2019年奥园进军千亿的策略,就是30个城市公司完成40亿元或以上的销售。

事实上,观点地产新媒体发现充足的土地储备对奥园的业绩形成很大的支撑。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奥园拥有198个项目,分布在70个境内外的城市,土储面积达到3410万平米,权益占比为80%,总货值为3650亿元,足够未来3年左右的发展。

值得关注到的是,由于大部分项目为收并购,奥园平均土地成本为2100元/平米,约占合同销售均价20%-25%,管理层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毛利和净利。

数据显示,2018年,奥园年度营业额为310.1亿元,同比增长62%;毛利为96.34亿元,同比增长88%;毛利率由2017年的26.7%升至31.1%;净利润为29.39亿元,同比增长51%。

此外,城市更新是奥园土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截至目前,奥园拥有16个处于不同阶段的主要的城市更新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有980万平米,预计可售资源有1450亿元。

“对于城市更新项目,我们在一二级联动开发之外,还可以通过一级开发或者出售部分的项目权益,直接实现利润。”

陈嘉扬披露,预计2019年将会有9个大湾区城市更新项目逐步会转为土储,甚至开盘销售,增加可售资源约660亿元。

拿地方面,郭梓宁称2019年还将通过三个途径增加土地储备。一是并购,二是部分城市更新项目转为二级开发,三是招拍挂。

陈嘉扬透露,奥园会坚持“纪律性购地”,拿合同销售的30%-40%作为预算用于增加土储。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今年的预算约占合同销售的1/3,为400亿元,将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聚焦于二线核心城市或者省会城市。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2018年奥园拿地资金约占销售的29%,共斥资268亿元新增64个项目,新增可供开发的建筑面积1568万平米,新增可售货值1640亿元。其中,收并购项目占89%,楼面地价为2418元/平米。

净利率下降和上升的税费

净利润率由2017年的10.2%降至2018年的9.5%,这是奥园业绩中不太好看的地方之一。

财务指标是在场媒体于问答环节中的聚焦点之一。“汇兑损失”是陈志斌对于净利率下降的解释。他称,2018年,奥园录得6个多亿的汇兑损失,而2017年是有正收益的,一正一反就对利润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司核心利润率保持稳定,汇兑损失是非线性的,我们通过境外再融资完成了债务置换,所以不会对公司的现金流产生大的影响。”他称,这只是一个会计上的反应。

在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大幅走高的还有奥园的管理、营销费用以及融资成本。

观点地产新媒体从公告中获悉,2018年,奥园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17年的9.26亿元升至2018年的14.32亿元,行政成本由2017年的8亿元升至2018年的17.36亿元。

“我们2018年合约销售实现了一倍的增长,为了支撑销售的增长和扩张,相关的行政费用和营销费用同步增长,这会反映在企业的报表里面。”陈志斌解释称,费用增长与2018年的合约销售增长正相关。

话锋一转,他向在场媒体阐述,期间还存在“错配”的因素。具体为,奥园2018年反映的销售大部分是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所以这不是一个同比例的反映,所以,随着2019年甚至2020年销售结转高峰的到来,销售跟费用的错配有望解决。

如果说,相关费用的增长与单个企业的发展步调有关,融资成本的提升可能是整个房地产行业在2018年遇到的共同难题。

公告中显示,2018年,奥园总付出的融资成本由2017年的2.68亿元升至2018年的4.11亿元。看似总融资成本有显著上升,但在整体融资收紧的环境下,奥园的融资成本只有轻微上涨,从2017年的7.2%升至7.4%。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期内,奥园通过境外的银团贷款和美元债融资,总共募集15亿美元,平均成本低于7%。

业绩会直击 | 奥园郭梓文:锁定增长25%目标和3600亿货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