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上的行業,藏著最賺錢的機會

你看不上的行業,藏著最賺錢的機會


2019年新春佳節之際,很牛編輯部在這裡恭祝大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春節假期期間,很牛編輯部精選了2018年對大家幫助最大的15個主題,45篇文章,幫助你抓住收穫,持續進步。願每個人都能夠,不負時光,瘋狂生長。

來源 | 很牛(ID:AcitonCoaching)

知乎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問答網站,已經累積超過1000萬個提問。其中的高贊回答,均已獲得超過萬人的贊同,已經成為高質量回答的代名詞。

今天,很牛編輯部為大家準備的優質文章,都是來自知乎的高贊回答。文章的主題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內容,分別是關於賺錢、情商和如何與領導相處。

希望大家在他人聚集的智慧之上,開啟2019年的征程。


1

《你看不上的行業,藏著最賺錢的機會》

作者@維小維在廈門中山路觀察了一個生意很火爆的店,這家店是賣烤魷魚的,長時間保持20人在排隊,源源不斷,走了一波又新來一波。

她發現這家店,平均1分鐘可以賣出2份烤魷魚。也就是說,他們一天工作8小時,收入2萬。

算上流量低的時候,2萬打半折也有1萬。這樣一來,1個月銷售額30萬,一年300萬,摺合利潤少說也有100-150萬。

看到作者這段分析,我才知道,原來之前朋友說他廈門的叔叔通過賣燒烤,買了兩套房的事,原來是非常現實的。

相比之下,對於每天生活在一線城市寫字樓,長期加班的白領來說,每月到手的工資,就有點“相形見絀”了。

當然,分享這個故事,並不是鼓吹大家辭職去“賣燒烤”,因為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門道。

但是,這件事的確給我們帶來一個很有價值的思考——那些你瞧不上的行業,可能藏著最好的機會。

國內著名指甲鉗品牌“非常小器”的創始人梁伯強,曾經和記者分享過一個有趣的經歷:

當年他選擇投身指甲鉗行業,是因為在翻閱舊報紙時,不經意間看到朱鎔基總理說的一句話。

大概意思是:當時中國生產的東西普遍質量都偏差,比如指甲鉗,用幾天就剪不動了。

不同的人,聽到這句話,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會把它當做一句抱怨,而有人卻從中看到了機會。

梁伯強就是看到機會的那個人。

這些人能夠從“垃圾堆”中撿到寶貝,不是靠運氣,也不是靠努力,而是靠判斷力。

提高判斷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思維,還是我們最開始說的:

當你面對大家都瞧不上的行業時,能不能多想一步:這裡面是否藏著絕好的機會?


你看不上的行業,藏著最賺錢的機會

2

《知乎高贊:什麼才是真正的情商?》

關於情商高的誤區,主要有下面三點:

誤區一:待人待事圓滑變通,就是高情商。

不少人一想到高情商的人,腦海浮現的形象就是外向幽默,能言善辯,左右逢源。 能揣摩人心,知道對什麼人說什麼話,經常出入於各種社交場所,十分討喜。

這是典型對情商高的誤解,待人處事懂得變通說明應對環境能力非常強,這個非常贊。

但是世故圓滑就不一定是情商高的表現,因為想要討好所有人的心態,就必然會影響自我內心的需求。

隱藏自己的情感,沒能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也就不能稱為真正情商高。

不過,這裡還得提一個對於真誠直率的正確理解,很多人認為說話直接,不顧場合和對象,將自己的情緒直接呈現出來,是真誠直率。

卻不知這些行為從某種意義上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意識到對他人的干擾,反倒是情商低的表現了。

誤區二:高情商的人,都是外向的人。

蘇珊·凱恩《安靜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就剖析了這個問題,為什麼大眾會認為高情商的人就是外向的人,很多時候是外在社會營造的一種價值觀。

情商高低與否與內向和外向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而且,正如她在TED的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上說: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內向的。

外向的人會從大量的社交活動中獲取能量,而內向者卻覺得在安靜舒緩的環境中更有活力。

我們熟悉的許多成功人士,被眾人認為情商高的人,他們都有一顆內向的心,比如,普京、比爾·蓋茨、鄧小平、諾貝爾等等。

誤區三:情商高就是懂得察言觀色,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在習慣性思維下,很多人會認為如此,的確,懂得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自己跟他人的關係,是擁有高情商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情商,真正的情商還包括瞭解自我情緒,掌控和管理自我情緒,懂得自我驅動和激勵,而後面三個點往往是大家忽視了的。


你看不上的行業,藏著最賺錢的機會

3

《知乎高贊:要不要和領導走得太近?》

最近,網上有一個關於“要不要和領導走得太近”的討論。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領導喜歡有才能的人是因為他們能夠更快、更好地幫助自己實現目標。

職場是理性人的集合,工作價值取決於對上級績效的貢獻高低。

能在自然界的重大變化中生存下來的動物,往往不是最強的,而是最具適應性的。

同理,職場中如魚得水或功成名就的,未必是最有才的,卻一定是最善於“向上管理”的。

提起管理,印象中都是“上級管理下級”,這是組織有效率的開展活動賦予管理者的必要、合法權利。

但上下級關係作為人際關係的一種,決定了其互動性的屬性,而非簡單的單向性,下級對上級同樣存在“管理”行為。

上級需要藉助下級完成部門任務或目標,下級顯然是管理對象。與此同時,下級也需要上級賦予的權限和分配的資源等,以完成績效任務。

所以,對下級而言,上級也是他的管理對象。

有人把上級對下級的管理稱為“正向管理”,把下級對上級的管理稱為“逆向管理”。

無數歷史故事及現實經驗都在說明同一個道理:逆向管理做的好的人,職場中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則舉步維艱。

各種因拍馬屁而飛黃騰達的故事流傳甚廣,並非提倡對上諂媚殷勤,但實事求是的說,馬屁精們向上管理的意識確實值得學習。

反觀很多有才之人,或是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味默默奉獻,不善於溝通表達;

或是憤青氣質,看領導都是白痴傻瓜,以致發生不必要的衝突,心情鬱悶,職業發展停滯不前。

說到底,他們都是欠缺向上管理的意識,多按照自己的信念、喜好行事。做人當正直,但過於耿直卻是職場大忌。


你看不上的行業,藏著最賺錢的機會

作者簡介:本文首發於企業教練學習平臺——很牛(ID:AcitonCoaching),很牛精選,每天第一眼,每天早上7點24分準時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