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顽固少数民族政权,皇帝拒绝汉化一直保留野蛮习俗

中国历史五千年,主体的中原民族经常遭到游牧民族入侵。这些民族通常学习先进文化,逐渐改游牧为农耕,融合到华夏民族主体中。却有一个例外。

最顽固少数民族政权,皇帝拒绝汉化一直保留野蛮习俗

两汉以后,曾经经历300年动乱,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乱华。氐族人曾经统一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建立前秦,实行汉化。

后来鲜卑人强大起来,出身北燕皇族的北魏冯太后支持下,孝文帝推行了穿汉服,讲汉语,迁都洛阳,大力推行儒学和佛学,推动民族通婚,少数民族改汉姓,北魏的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一次汉化,影响了几百年,后来建立西魏,东魏,北周,北齐等10多个国家政权,连隋朝杨坚,唐朝李渊都有部分鲜卑血统。

最顽固少数民族政权,皇帝拒绝汉化一直保留野蛮习俗

唐朝灭亡后又经历了一次社会动荡,沙陀族先后建立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沙陀的建立者都把自己当成汉族的一份子,对汉人完全不存在任何民族歧视。

唐末黄巢攻克长安,沙陀人李克用击败黄巢维护唐朝。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儿子李存勖建立政权后唐,自认是唐代延续。

五代时期总共53年(907年—960年),在用人上蕃汉一体,不分民族地域。

最顽固少数民族政权,皇帝拒绝汉化一直保留野蛮习俗

两宋时期,辽国占领了燕云十六州等汉地,辽国实行“南北院制”,北院管理契丹人,主要经济是畜牧业,南院管理汉人,实行农耕经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汉名叫做亿,辽国的皇帝汉语程度都很高,还和宋朝争正统。

金国太祖完颜阿骨打,起汉名旻,境内无孔庙之处必须修建,奉儒家经典为正宗。海陵王完颜亮“嗜习经史,一阅终身不复忘见江南衣冠文物,朝仪位著而慕之”。他写的诗词潇洒飘逸,别具一格。

同一时期,西夏由党项人李元昊建立,尽管地处西北边陲,西夏兴儒学,仿照宋朝建立官制,实行汉族礼仪。

满清在建立初期就接纳汉族读书人,提倡儒学。清朝入关的第二年就开科举考试。清朝初期文书基本都是满文,中期半满文半汉文,后期则只有汉字一种文字。到清朝中后期,满族人基本都已经只会用汉语说话,满语已经会的不多了。

最顽固少数民族政权,皇帝拒绝汉化一直保留野蛮习俗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亡。元朝与北魏、金、清等相比,蒙古人一直是马上民族,习性顽固,表现如下:

  • 元朝统治者热衷于对外扩张、对内敛财,对学习先进文明缺乏兴趣。
  • 直到元亡,儒家思想始终没有被明确树立为治国主导方针,失去了“独尊”的地位。
  • 忽必烈命八思巴仿藏文字母创制“蒙古新字”,宫廷中主要使用蒙语。
  • 蒙制与汉制、回制,吐蕃文化诸制并举,造成了社会制度的极端混乱。
  • 经济上的畸形,蒙古向外扩张,其目的只是为了掠夺。
最顽固少数民族政权,皇帝拒绝汉化一直保留野蛮习俗

读蒙古历史,看蒙古人名字,犹如看外国。,他们的蒙古姓氏,大多数现代人都不知道;蒙古皇帝名字,熟知的也仅有铁木真和忽必烈。元朝没有效仿中原的制度,皇权争夺政变频繁,没有真正建立大一统的稳定政权。

随着明朝建立,这个民族仅留下了少数书籍记载,这一100年时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空白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