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殿明月坡牛狀元府和牛鳳山家族之二“狀元府的建築佈局”

牛狀元府園坐北向南,主體分四個院落:以“中院”為中心,偏東在上邊的院落為“東院”,在下邊的院落為“下院”,向西百餘米的院落為“西院”,狀如大鵬展翅。整體佈局高低錯落,由通道、石階相連,共計有窯洞40餘孔、房30餘間,面積達2600餘平方米。因依山而建,紅石根基高約七十餘米,所以要進入莊園,須從東面30餘米的石坡緩緩拾階而上。

官殿明月坡牛狀元府和牛鳳山家族之二“狀元府的建築佈局”

府門面東而建。門樓高4.9米,深4.5米,寬6米,脊高7米,門口高3.98米,寬2米餘。門樓富麗堂皇,氣勢雄偉;樓脊刻龍雕獸,蔚然壯觀。門上方青石嵌刻“聖旨”二字,其下耀眼醒目地並排鑲嵌著三幅青石豎匾,分別題刻“將軍第”“狀元府”“太史第”金字,將軍者,是指誥贈牛鳳山曾祖承德公為振威將軍,誥贈其祖巨川公為振威將軍、誥贈其父六丙公為振威將軍、貤封其長兄林山公為振威將軍而言;狀元者,是指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欽點狀元風山公而言;太史者,是指殿試第二甲第一名,賜進士出身入翰林院、欽點金殿傳臚、官太史思瑄公而言。此三塊石匾奉旨鑲嵌於門上,是當時朝廷對牛氏家族聯名藝榜、冠蓋簪纓、一門濟美的讚頌和嘉勉。三塊石匾下邊是長8米多的橫楣,紅石鐫刻“同治十二年春,五世將軍癸巳狀元牛鳳山修”,大門對聯兩副:紅石聯篆刻“文修武備是父是子,勳名濟美乃武乃文”,聯長1.5米,寬0.12米;青石聯題刻“派溯隴西根深枝茂,恩承闕北武達文通”,聯長1.85米,寬0.32米。匾額、對聯均為傳臚牛瑄書寫,書法精到、字字珠玉。門內上方懸掛“父子文武狀元傳臚”大木匾一幅,高1.5米,長2.6米,紅底金字,莊嚴威武。門內南北側牆分別懸掛“懷遠以德” “行孚時望”木匾各一幅。

官殿明月坡牛狀元府和牛鳳山家族之二“狀元府的建築佈局”

進狀元府大門,向西約50米,有圓脊房五間,做客廳兼書房用,高7米,深5米,寬14米。磚券月亮門,門高寬各兩米多。穿過客廳,外邊有一平臺,約50多平方米,夏季既可乘風納涼,亦可在和客人品茗談心之餘,覽清山秀水,看小溪東流。二龍戲珠、天然石椅,鯉魚跳龍門等奇景,皆可盡收眼底。客廳下邊並排石券窯兩孔,各深10米,寬4米,高5米。客廳建在窯頂之上,窯內有洞,暗道可直上客廳,門外亦有石階便於上下。門外涼臺,護山牆均為紅石壘築,高20餘米,險峻異常。

府內第一院落縱深19米,門上懸掛 “御前頭等侍衛” 牌。院內大窯一孔,門上木廈遮護,紅石刻的對聯被毀無存,圓券門高4米。窯內分兩段,前段深9米,有隔子門,木板為棚,有木梯可上下。後段深11米,窯頂高6米,窯寬6米。窯內前段有拐窯一孔,深4米,寬2米,高3米。院內東配山有窯三孔,高約4米,寬約3米。西廂房三間,高8米,深4米,寬10米,兩層,樓房結構,樑上書寫“大清道光二十六年(1826)歲次丙午季春貤封武功將軍牛林山立”。

府內第二院落縱深亦19米。大門懸掛 “金殿傳臚” 牌,門臺六級。院內大窯一孔,圓券門,上有木廈遮護,廈下紅石橫楣刻字:“清咸豐七年(1867)歲次丁巳,元吉在上,癸巳狀元牛梧階修”。紅石鐫刻門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窯內分三段,前段深6米,有隔子,木板為棚,木梯供上下。中段深5米,前段、中段為紅石合券。後段深19米,窯幫紅石壘砌,紅土窯頂。窯全高6米,寬5米。東西廂房各三間,為兩層樓房結構。以上統稱為中院。

出中院偏東向上走20餘米,有一院落坐北向南,即東院。院前大房三間,是過庭大門,大門懸掛“狀元府”牌。院內有大窯一孔,牛狀元生於此窯。窯門青磚圓券,高約4米,頗有氣勢。門上磚刻橫楣“道光二十九年乙酉,孝友傳家,亞元都司牛蒼亭識”。門旁磚刻對聯“齎德無私積德獲福,揚善最著作善降澤”。大窯前段深9米,有木隔柵,後段深16米,寬5米,冬暖夏涼。另有小窯3孔,東西廂房各三間。西廂房磚刻蓮花瓣門口,美觀大方。生機蔚然、高十五米的護府古槐就長在此院西邊的護山頭上。

中院東下方的院落為下院,門前是狀元回來下轎的地方。院內有窯5孔,山牆為紅石壘砌;有房一所,坐西向東,三間一過道,樓房結構。此院為雜役人員住宿和飼養馬匹的處所。因時深日久,今已塌毀無餘。

中院向西約百米處,原名西窪,狀元府擴建後名曰西院。正面有坐北向南窯洞三孔,東配山有窯洞兩孔。窯門結構均和中、東院的大致相同。西廂房三間,樓房結構,有走廊,木柱四根,柱下青石為礎。院前有房一所,過庭大門。因時代變遷,原建築已面目全非。

狀元府門向東約200米,牛氏宗祠西上側,有一個院落,佔地200多平方米,有土窯兩孔,無院牆。這裡背依蔥翠青山,面臨潺潺河水,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是習武練功的理想場所。幼年的牛風山就是在這裡不避酷暑,不畏嚴寒,白天背賣煤,夜間苦練苦學,練就一身嫻熟武功。道光十三年癸巳科殿試中,他武功高深,藝壓群雄,贏得一甲一名,欽點狀元,封武功將軍。因而這個院落就名之曰“武學院”。2013年,在此處土堆下挖出一塊牛狀元當年練武用的“擲石”。這塊擲石為紅石,高60釐米,寬36釐米,厚26釐米,重200多斤,兩側有對稱石窩。這就是牛狀元刻苦鍛鍊精神的歷史見證。他中狀元后,在同治八年又製作了一個青石“擲石”,工藝規整,高67釐米,寬40釐米,厚23釐米,重300斤。此石現保存在馬蹄潭牛邦信家。

官殿明月坡牛狀元府和牛鳳山家族之二“狀元府的建築佈局”

牛氏宗祠原在穆溝,稱祖德堂。同治四年(1865),牛鳳山又在明月坡創建祖德堂小宗祠。小宗祠位於狀元府東300米處,依土山而建。有洞室三孔,石表山臉,主洞室石券大門。門上方原掛“父子文武狀元傳臚”大木匾一掛,有四扇鏤花屏風門。門上石刻橫額:“清同治四年乙丑孟春建,祖德堂,癸已狀元十四世鳳山志”。門旁石刻對聯“祖汜遷二龍肯堂作室遺厚德,孫洛歷三世修廟陳器盡寸心”。室內供臺上立雙龍牛氏神主碑一通,東牆鑲嵌十八祖系圖石刻一塊和牛瑄書丹《創建祖德堂小宗祠記》石刻一塊,西牆鑲嵌譜系圖石刻三塊半。

在牛氏祠堂對面二龍山之巔,偏東有耕地一塊,名旗杆地。牛鳳山中狀元后,歷職都司、遊擊、總兵,位重職顯,修狀元府,受“三代一品封典”,建“四世一品牌坊”,子傳臚,孫拔貢,牛門榮盛一極,依清制,門前應立旗杆。但狀元府在老犍脊之南麓,而官道在老犍脊嶺上,東往西來之士農工商怎能看到狀元府的大旗?故擇旗杄地於二龍山之上,立百尺之高杆,升紅底黃字“狀元府”大旗,設旗頭三人,士兵五人,以司升旗、護旗之職。凡從官大路上過往的行人,遠遠即可看到南面山上的大旗,知道這個山溝中有一座狀元府第了。這是何等的榮耀和威風啊!

官殿明月坡牛狀元府和牛鳳山家族之二“狀元府的建築佈局”

牛狀元還建有一座將軍寨,位於新中鎮桃花峪村的山上,拔海793米,距狀元府30華里許。這裡古名浮戲山,俗稱“老廟山”。清代中葉以後,朝政腐敗,農業凋敝,荒年飢歲連連,民不聊生。道光末年,列強入寇,燒殺搶掠,窮兇極惡。各地反帝反清浪潮風起雲湧,世局動亂不堪。咸豐年間,牛鳳山宦餘乞休,為讓後世子孫有一個潛心學習的寧靜之地,遍歷嵩嶽,最後選定一處“危岫插空,峭若貝冑”,名叫將軍帽的山巔,不惜家資,市為已產。由其三兄牛東山督工籌建,隨山就勢,壘寨牆修碉堡,築窯洞建房屋,歷時年餘,建成將軍寨。此寨周長365米,再加古寨牆88米,有東、西、南三個寨門。東寨門上方,青石門額鐫刻“將軍寨”三個大字,兩邊各有一行豎刻小字“咸豐十一年建”“癸巳狀元牛風山識”,門高27米,寬19.5米。南寨門高2.2米,寬0.85米;西寨門已毀,只剩遺址。東寨牆建有四個堡壘,寨內有三個水囤,有石磨、石碾,房屋遺址19間,窯洞14孔。還有殘碑兩通,內容刻載概為選址、市產、施工、竣工、籌資等方面的情況。寨內有一院落乃牛鳳山狀元的居所,其長子傳臚牛瑄,曾在此讀書深造。此寨建成後百餘年來,一直由其三子思璋之孫牛汝驤、曾孫牛邦超、玄孫牛振國守護。浮戲山地處嵩山之陰,氣候溫潤,雲霧蒼茫,竹樹蓊鬱,山巒疊秀,到處飛瀑流泉,鳥語花香,巍峩莊嚴的將軍寨矗立在這青山翠峰中,成為一處獨特的自然加人文的壯美景觀。

同治九年(1870),狀元牛鳳山受清廷特賞三代一品封典,奉旨在原氾水縣(今屬滎陽市)穆溝村,牛氏祖塋南頭建修“四世一品”牌坊一座。牌坊高10餘米,寬8米許,厚2米多,矗立於官道東側,尤顯雄偉壯觀。它面西背東,青磚拱券五洞,立碑五通。每通碑高1.68米,寬0.68米,厚0.12米。碑帽均為長方形,圖案都是不同形狀、態勢各異的二龍蟠騰浮雕,高0.88米,寬0.72米,厚0.20米。各碑通高2.56米,中間三通是牛鳳山曾祖承德、祖父匯參、父親六丙的神道碑。三碑都以贔屓為座,高約0.50米。南邊是牛鳳山叔父六戊、長兄林山神道碑,北邊是其仲兄嵩山、季兄東山神道碑,兩碑均為青磚砌座。各碑前後洞口,都有木欄護碑。這五通碑的碑陰,分別刻載著清道光帝,同治帝的封誥制書。牌坊正面上方正中,鑲嵌青石刻“聖旨”二字,周邊磚刻雲紋雕飾。其下鑲嵌青石刻“四世一品”四字,幅長2.3米,寬0.58米,厚0.15米,周邊磚雕蓮瓣圖。兩邊青石刻對聯“朵殿賁崇封勳敘龍韜褒祖德,木天繙寶籍榮分虎觀振家聲”。後面正上方,有狀元牛鳳山撰文,傳臚牛瑄書丹的碑記,已損毀無存。“四世一品”牌坊高大雄偉,莊嚴大方。按封建舊制,不論官職大小,凡見到“聖旨”二字者,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朝拜,以示對皇帝的敬重。據傳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破天津,攻北京,媚外苟安的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西逃,過黃河,走汴洛官道,途經穆溝“牌坊”。狀元府派人用紅布將“聖旨”二字遮住,慈禧的隨從大員,省去朝拜“聖旨”的時間,未誤西逃行程。

官殿明月坡牛狀元府和牛鳳山家族之二“狀元府的建築佈局”

狀元牛鳳山的陵墓,位於其祖籍地,現滎陽市穆溝村東二里許的八上灣嶺上。百餘年來,受風吹雨打,陵墓受損嚴重。狀元墓現僅高7.3米,南北長14.2米,東西寬14.1米,已不是當年模樣。其他六個墓冢受損更為嚴重。穆溝、竹園、明月坡、馬蹄潭牛氏家族於2006年對陵域進行修整,立墓碑七通、功德碑一通,植柏樹81株。狀元墓碑高2.2米,寬0.8米;其季兄昭武都尉牛東山的墓碑高1.75米,寬0.7米;其子傳臚牛瑄的墓碑高2.1米,寬0.75米;其三子庠生牛思璋、侄牛思瑗、孫拔貢牛春齡、牛春榮等四人的墓碑均高1.7米,寬0.7米;功德碑高1米,寬1.8米。而今遙望狀元陵園,可謂墓阜有序,兆域規範,綠柏蔥翠,莊穆肅然。

官殿明月坡牛狀元府和牛鳳山家族之二“狀元府的建築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