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大型宮廷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看太宗朝的偃武修文

提起宮廷樂舞,人們能想到的似乎就是一群美女帶來的舒緩柔雅的舞蹈,人數在幾名到數十名之間,其中會有一名絕色女子領舞。舞曲令人陶醉,心情瞬間舒暢。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舞曲都是由美女來演繹的。

唐初貞觀時期,有兩支著名的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自誕生開始就成為重要的宮廷舞曲,而且兩支舞曲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單看名字的話,很難判斷哪個文哪個武,甚至多半是會判斷錯的。

《七德舞》是文舞嗎?並不是,它的前身是《秦王破陣樂》,是氣勢磅礴的武舞。

《九功舞》是武舞嗎?並不是,它的前身是《功成慶善樂》,是清雅柔緩的文舞。

從唐朝大型宮廷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看太宗朝的偃武修文

南北朝時期北齊的蘭陵王高長恭曾有一場著名的邙山大捷,當時高長恭帶領五百精兵衝出突圍,解金墉城之圍,由此一戰成名,將士特意為他作《蘭陵王入陣曲》,用以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半個世紀之後,同樣的這樣一曲戰功贊曲誕生,這就是《秦王破陣樂》。

隋末大亂,李淵父子在晉陽順應天命而起兵,一舉攻下了長安,大唐建立,被封為秦王的李世民開始了平定天下的步伐。他是一名真正的軍事天才,幾乎已經到了百戰百勝的地步,而正是在平定劉武周之後,民間感念李世民的戰功,為其作了《秦王破陣樂》,此曲當時只是一首曲子,並沒有歌詞,也沒有舞蹈,但是聽來已經能讓人熱血沸騰。

不過在武德年間,這首曲子也只是在民間流傳,沒有引起多大的重視。但李世民登基之後,這曲子就被搬進了宮廷宴會,貞觀元年的正月,群臣大宴,《秦王破陣樂》第一次走進了宮廷盛宴,李世民自然是非常欣慰。

憶往昔,戰馬啾啾,喊聲震天,他建立了不世戰功。激動之餘,他對身邊的大臣說:

“朕昔在籓,屢有徵討,世間遂有此樂,豈意今日登於雅樂。然其發揚蹈厲,雖異文容,功業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於樂章,示不忘於本也。”

這基本就為此曲定了基調,雖然它講述的是戰功,算不得文德雅樂,但一定要發揚光大,正是過去的艱苦戰鬥才有瞭如今大唐的模樣,這絕不能忘記。

從唐朝大型宮廷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看太宗朝的偃武修文

時任宰相的封德彝趁機恭維道:“陛下以神武之才平定了天下,這豈是文德所能比的?”

這句話初聽沒有問題,但略一尋思就不是那回事了。打天下更多的是靠武,但治天下更多的是靠文,兩者之間不應該對立,而是不同時期的側重點不同。作為一國之君的李世民是非常明白這個道理的,他清醒而務實,知道什麼時期該做什麼,什麼時期不該做什麼。他對封德彝說:

“朕雖以武功定天下,終當以文德綏海內。文武之道,各隨其時,公謂文容不如蹈厲,斯為過矣。”

封德彝討了個沒趣,只好說自己不聰明, 還達不到想這麼多的水平。但他真的不聰明嗎?非也,論欺騙了李世民而不被李世民發覺的大概只有這麼一位,而且封德彝還同時效忠於李淵、李建成和李世民,至少史書中的記載是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的。

雖然封德彝說錯了話,但並不妨礙李世民的好興致,他是真的喜歡這首曲子,但僅僅是曲子似乎不夠,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李世民有了新的想法,他要這曲子最終成為宮廷舞樂。

從唐朝大型宮廷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看太宗朝的偃武修文

於是在貞觀七年,由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藥等文臣為此曲寫歌詞,由李世民親自作《破陣舞圖》,此舞:

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貫,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陣之形。

完全模擬的就是戰場上的戰陣安排。

隨後,李世民將此舞曲交給起居郎呂才,讓他教導120名樂工練習此舞,這些樂工個個披甲持戟,如同上戰場般,跟隨音樂變換三次隊形,每次有四種陣型安排,樂工們你來我往,吶喊揮戟,聲勢震天,此舞曲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七德舞》。

何為“七德”?即:禁暴、戟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七件事。

這樣的包裝實際上已經體現了李世民偃武修文的決心,完全尚武的《秦王破陣樂》經過加工和包裝,添加了文德的元素,搖身一變成了《七德舞》。它已經不僅僅用來歌頌李世民的巍巍戰功,而是有更深的含義,正如後來的白居易形容的那樣:

豈徒耀神武,豈徒誇聖文。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呂才帶領大家緊張排練了數天,《七德舞》終於在貞觀七年的元宵節在大宴上露出了真容。

從唐朝大型宮廷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看太宗朝的偃武修文

當時李世民在玄武門宴請三品以上的官員以及州牧、四夷的部落首領,宴會上,《七德舞》第一次正式露面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文臣武將為之瘋狂,尤其是那些武將,想起了曾經跟隨李世民平定天下的場景,那樣的光榮歲月,如今就像重新經歷了一番,怎不令人動容,而夷族的首領們也是激動萬分,甚至自動請旨跟著舞了起來。

與此同時,還有另一支舞樂在宴會上第一次露面,它就是《九功舞》。

貞觀六年,李世民回到誕生地武功慶善宮,在渭水之濱舉行宴會,李世民特意賦詩十韻,呂才據此譜成樂曲,製成《功成慶善樂》,隨後製成舞曲,由64名童子演繹,他們頭戴德冠,身穿紫袴褶,長袖翩翩,跟隨旋律緩緩而動,姿態清雅。之後改名《九功舞》,象徵太宗朝的文德昌盛之景,和《七德舞》一起在宮廷的重大宴會上相攜出現。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他用武打天下,用文治天下,但總有人怕他沉浸在過去的武功裡而忘了要文治天下,比如魏徵。魏徵恨不得時時刻刻提醒李世民要偃武修文,就拿他對這兩支舞曲的態度來看,每當《七德舞》開始的時候,魏徵就低下頭不看,而《九功舞》開始的時候,魏徵就聚精會神的觀看。即便是在宴會上,魏徵也沒忘記提醒李世民。

從唐朝大型宮廷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看太宗朝的偃武修文

但前文說了,實際上李世民是清醒務實的,他愛《秦王破陣樂》,但也知道此曲只是讓人熱血沸騰的武曲,在太平盛世是不適合的,於是添加上文德的元素,改編為《七德舞》,這不正是他準備偃武修文的開端嗎,何況還有《九功舞》的製成,更是表明李世民想要開創的是一個文治武功的盛世。

何時武,何時文,李世民用行動說明了一切,貞觀初期,除了邊境自衛,李世民幾乎沒有發動過任何戰爭,即便突厥大軍壓境到了渭水便橋,李世民都能簽下《渭水之盟》的屈辱合約,換得國內幾年的安定發展。

遺憾的是,這兩支舞曲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傳了,我們只能在史書中想象一下它們的卓絕風姿。

從唐朝大型宮廷舞曲《七德舞》和《九功舞》看太宗朝的偃武修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