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經濟陷入困境,長春為何能突圍?


東北經濟陷入困境,長春為何能突圍?


4月18日,一汽解放第七代卡車產品J7在長春下線, 正式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長春,一座以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而聞名的城市,長期在東北缺乏存在感。近段時間,因疫苗事件,它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外界發現,在東北經濟深陷困境時,它已成長為該區域突圍的一個樣板。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長春市GDP完成2973億元,增長7.4%,高出全國增速0.6個百分點,而東北另外三個副省級城市瀋陽、大連和哈爾濱,增速都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這是過去兩年多這幾座城市發展的真實寫照。繼2016年上半年以來,長春連續8個季度保持經濟增速在7%到8%的區間運行,高出中國整體的GDP增速,也高於東北另外三座副省級城市。

2015年,長春工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支柱性企業一汽集團產銷不理想,跌出第一陣營;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成集團出現大幅下滑。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長春工業發展多個月出現“負增長”。

怎樣突圍,是擺在東北三省面前的問題,也是長春面臨的問題。對這座城市來說,國企改革之後,長春是否要繼續依靠汽車、農產品加工、裝備製造等產業,還是找尋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發展,是對本土企業進行孵化培育,還是對外招商引資?如何逆轉東北人才淨流出的局面,在激烈的競爭中吸引到人才?

長春在過去兩三年的探索,有望為東北經濟突圍提供一份模板。

佈局新老產業

作為老工業基地,在經濟陷入困境時,長春的主政者要回答一個現實的問題:一汽的發展是不是已到天花板?軌道客車的發展是不是也到了天花板?按照現有工業基礎和產業結構,長春應該如何佈局?

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車仁義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兩三年前,長春市進行了一輪較為深刻的自我剖析。“找出路,就得研究突破口。我們就分析,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自己的短板是什麼。具體到每個行業,優勢和短板又都是什麼。挨個查一遍。”

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智能製造2025和工業轉型升級的大勢,研究如何科技創新。

以傳統汽車行業來說,燃油汽車可能已經到了天花板,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仍是一片藍海,等待技術突破。另一方面,從產業鏈條來看,國際上汽車產業的上下游產能比是1:1.73,而長春市汽車行業的上下游產能比目前是1:0.5,產業鏈條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長春市決定拿出資金支持汽車研發,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核心技術的突破。同理,農產品加工、軌道客車和裝備製造行業也都還有突破空間。車仁義說,目前,長春著力於研究如何進一步整合及配套資源,圍繞這幾大支柱性產業,打造世界級的產業基地。

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王君正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說:“產業都在不斷升級,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於採用了什麼樣的技術。做好了都是活產業,做壞了都是壞產業。”

作為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產物,一汽是長春市的工業命脈。有句話說,

一汽打個噴嚏,長春就會感冒。過去的這些年裡,汽車產業在長春是一業獨大。這曾經是該市經濟發展的優勢,而在新經濟浪潮下,優勢不再。

長春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在近些年內著力發展新興產業。與找準支柱產業的定位一樣,長春的新興產業也有濃郁的本土特色。目前,長春市主要在光電信息技術、生物和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等產業上發力。

其中,新能源與汽車行業息息相關。“新能源汽車(這條路),你想走也得走,不想走也得走。不是你想不想幹的事,而是你必須拿下的事。如果這個事不突破,長春市就沒希望了。突破了,就前途一片光明。必須啃硬骨頭。”車仁義說。

大數據也與傳統汽車業、裝備製造業有一定的關係。過去,長春市的工業發展實現了自動化,但沒有全面實現信息化。“我們必須進行信息化改造,這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選擇。這塊如果落後,整個工業行業就落後。”

其他新興產業,也多與長春市多年積累有關。比如,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簡稱“長春光機所”),是新中國在光學領域建立的第一個研究所,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與中科院長春物理所於1999年整合而成,主要從事發光學、應用光學、光學工程、精密機械與儀器的研發生產。長春光電產業發展較快,科研助力是重要因素。

而在生物製藥領域,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下轄六個生物製品研究所,其中之一是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作為東北地區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研究中心,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及其帶動發展的企業,成為了長春市發展生物製藥產業的助力。

2017年,長春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358億元,同比增長10.7%。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九位,在東北地區,則先後超過大連和瀋陽,居第一位。

這些支柱型產業和新興產業,都對長春市工業總產值做出了數據上的貢獻。以2018年的數據來看,前五個月,長春市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807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完成產值2590億元,同比增長7.5%;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產值321億元,同比增長7%;裝備製造企業完成產值232.2億元,同比增長12.2%;生物醫藥企業完成產值123.5億元,同比增長12.6%;光電信息企業完成產值199億元,同比增長10%。

“小巨人”崛起

在外界的印象中,東北並不是民營經濟發育的沃土。如何發展民營企業,也是東北振興的要義之一。

2017年,長春市民營經濟增速10.3%,其總量佔全市GDP比重首次達到50%。民營經濟實繳稅金佔全口徑財政收入的41%。在這一年,該市平均每天新增民營市場主體410戶。

在外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長春能將民營經濟發展起來,除了確立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之外,還做了更為具體細緻的工作,包括培育本土的企業以及招商引資。

在本土企業的培育方面,長春市著力培育科技創新主體,也就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國家高企)和科技型“小巨人”企業。

選擇科技創新主體,一方面與國家大勢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長春市做了調研,發現有獨立知識產權、有科技含金量的企業,發展勢頭好過其他同行業企業。

對於國家高企和“小巨人”企業,國家均有認定標準。以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它要求企業必須註冊成立一年以上,通過自主研發、併購等方式,獲得主要產品或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研人員佔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等。“小巨人”企業的認定標準則稍低一些。

2017年,長春市制定目標,當年市內被認定的“小巨人”企業應達200個,國家高企應達140個。

任務被分派到了長春市科學技術局。該局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處長張永超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一開始,大家都認為這個目標太難了,無法完成,因為在2014年,市裡僅有五六十家企業被認定為“小巨人”企業。

“那個時候,我們都不知道企業在哪兒。市科技局掌握的科技型企業信息大概就一兩百家,區科技局更弱一些,恐怕只瞭解兩三家。”因此,當務之急,是儘可能收集整理科技企業信息和正在孵化中的科技創業項目。

2016年,長春市組織幹部去天津考察學習,發現對方將科技企業的發掘、培育工作任務分配至各區縣,每季度排名,末位者主動向市領導班子檢討原因,壓力之下,科技企業發展勢頭迅猛。

長春市採取了同樣的方法,將發掘科技企業的任務分配到了各個區縣,並納入了年終績效考核體系。張永超說,現在科技工作的觸角已經到了各個街道,上上下下的人都為了科技工作動了起來。

不過,從發掘科技企業,到企業能申報國家高企、“小巨人”企業,還有一段距離,要符合國家認定標準並不簡單。張永超說,他們也是在反覆研究標準之後,對企業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如果你想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你按我們的要求往那邊努力,兩年之內,你肯定能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長春市科技局出臺規定,企業一旦被認定高企,獎勵20萬元,被認定“小巨人”企業,獎勵10萬元。真金白銀無疑可以推動企業,而更內在的原動力是,在市場競爭中,高企和非高企從招標階段就已有了高下之分,前者的機會會更多一些。

張永超記得,在2017年末,他們去各區縣給企業講課,講一個企業如何發展成高企、“小巨人”企業,跑了40多場,共有1500多人來聽課。

現在,不少企業會對照標準,進行專利研究,再進行申請認定。2017年,出乎科技局最初的預料,市裡下達的任務超額完成。當年,長春市新認定國家高企197戶,是2016年的2.7倍;新認定“小巨人”企業261戶,是2016年的3.9倍。

2018年,已有329戶企業申報高企並得到吉林省廳受理,比2017年的申報量(226戶)增加了103戶,總量佔吉林省80%以上。

讓科研“接地氣”

對長春市科技局來說,眼前的難題並不是如何將現有的公司科技化、申請成為高企、“小巨人”企業,而是存量正在一步步減少,後續應如何孵化項目、儲備上馬的問題。

長春市科技企業的開辦與培育,也立足於該市的科研優勢。長春市有包括吉林大學在內的40所左右的大學,有包括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內的多家科研機構,每年的科研項目數目十分可觀。但問題在於,科技成果轉換率並不高。

據張永超介紹,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研究成果本身不太接地氣,無法轉換;二是科研人員沒有心思也沒有精力去做轉換的事。

為了扭轉這一局勢,長春市決定每年評選十個重大科技成果轉換項目和十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過去主要以學校、科研院所為申報主體,現在則要求由企業申報,或者申報院校和科研院所必須有合作企業。“目前,我們的科技經費,70%左右會投往企業。”張永超說。

以長春市最著名的科研院所光機所來說,該所歷史悠久,專利很多,但曾有一位領導評價說,過去的光機所“說啥有啥、看啥有啥,就是要啥沒啥,光教學生了,不跟產業相結合”。但實際上,光機所的不少專利都很貼合市場需求。

針對這一情況,長春市與光機所研究資源整合,由光機所控股一家民營企業。控股之後,光機所將最新研究的傳感技術交給該企業,轉換為產品上市,收效甚好。目前,與光機所合作的企業已經擴展至十幾家。

“這樣的科技成果轉換多了,未來幾年,長春市就會有一個接一個的獨角獸企業出現了。”張永超說。

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2015年,長春市技術合同成交額是24.46億元,2017年,該數字增長到了208億元。

除了科研院所、大學與企業的公對公合作,也有不少科研人員選擇自己創辦企業。對他們來說,最大的難題不是科技,而是資金。

孫尚勇是長春人,畢業於吉林大學。在一次科技成果展銷會上,長春市科技局相關領導看到了孫尚勇公司的產品,感覺很好,但銷售數字卻比較低。被問及為何不擴大生產時,孫尚勇說,資金緊缺,貸款門檻又高,無法擴大生產。

得知他的貸款需求在1000萬元以內,科技局讓他到長春市的科技金融中心申請貸款。批貸後,孫尚勇所在的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發展得很好,銷售收入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目前已是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國內市場佔有率20%,美國市場佔有率達50%。

科技金融,是長春市科技局為年輕的科技企業推出的服務,共有12款金融產品,吸引了12家銀行,31家金融機構,近百家評估、徵信等機構參與。像孫尚勇那樣的公司,經過法院、擔保公司的前置審核,可以滿足1000萬元以內的貸款需求,貸款利率不會高於銀行利率。

目前,已有873筆來自科技企業的大額貸款需求得到滿足,共64億元。另外,還有201筆小額貸款,共3.4億元。除了貸款,金融產品還包括股權投資、融資擔保、專利質押等。目前,共有66筆股權投資,共3.98億元;169筆融資擔保,共5.1億元;49筆專利質押,共1.6億元。

與普通的金融服務不同,科技金融推出的業務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比如,一家公司希望貸款500萬元,在安全性、前景等內容審核通過後,該公司的貸款需求發佈在網上。有資質的銀行、金融機構可以去“搶”,單筆最低5萬元,先到先得。張永超說,基本都在30秒內搶完。

讓軟環境“硬”起來

長春市還有一項工作重心,是招商引資。

放眼全國,二、三線城市的招商引資競爭很激烈,且曠日持久。各個城市都施展渾身解數,吸引優質的項目落地。長春也一樣。

長春市發改委副主任宋長者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對於長春來說,首先要改變的,是幹部的思維,“過去安逸慣了”。為此,招商引資納入了相關部門的年終考核指標體系。以發改委來說,過去並無招商任務,現在,金融、服務業招商指標均落到了發改委頭上。

“現在的考核,是產業優先、項目優先、發展優先。不設上限,只設下限。哪怕你完成了你的任務,可能也會排在末位,得努力幹。”排名靠前的,有一定的獎勵。排在末位的,官員的升遷會一定程度受到影響。


東北經濟陷入困境,長春為何能突圍?


招商引資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是組團招商,商務局主導,各縣市區配合。現在則改變為產業招商,市裡設置了十個產業專項招商組,細分領域和行業。比如工業就由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帶隊招商,工信局、發改委等相關部門也會參與其中。

宋長者介紹,以發改委來說,作為政策制定方,他們比較瞭解商業綜合體、服務業集聚區等政策,可以介紹給對方。

對外來企業來說,東北對他們的吸引力,無外乎土地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廣闊,而長春增加了一項獨特的優勢:產業。

如上文所述,長春已經確立了三大支柱型產業和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招商引資就圍繞這些產業方向來,以形成集聚規模。

宋長者說,和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競爭,長春沒有明顯的優勢,如果要從“虎口”奪食,引進這些城市正在發展的產業項目,十分困難。但如果是引進這些城市需要進行轉移的產業,則容易得多。

比如北京的中關村,企業很多,加上租金、人力成本等原因,已有外溢趨勢。長春作為地處東北的省會城市,土地和人力成本都比較低,再加上本身想發展光電、大數據等產業,可以接收中關村這部分的轉移企業,最終將外來企業發展成自身的優勢。

產業集聚還有額外的好處。以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它和它的供應商在同一個園區,互為鄰居。這也是長春市在打造園區時希望實現的,通過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把產業鏈條逐漸完善,形成規模,最終形成雪球效應,讓越來越多產業上下游的公司來長春發展。

項目和企業談妥了,怎麼高效穩妥地落地,也事關重大。長春建立了招商信息銜接機制,由發改委和商務局負責,調動各區縣,使項目落地的所有細節都有人過問,形成無盲區的閉環管理。

而針對其中20億元以上的大型項目,長春市推出了“項目秘書制”,由相關官員給項目做秘書,幫助解決手續辦理、資金籌措等全鏈條問題。這項政策也納入了官員的年終考核,如果大項目落地不暢,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升遷使用。

當然,有的問題是靠一個秘書、一個部門解決不了的。目前,長春創立了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重大項目問題疑難問題解決機制”,不定期開會,各部門現場辦公,所有疑難問題必須推進解決,不能卡殼。據瞭解,今年以來,長春市解決了三批32個項目的疑難問題。

幾年來,在落地問題上,長春市對能改革、能解決的機制問題,幾乎進行了全覆蓋的改革,包括“只跑一次”“證照分離”等。比如,長春市梳理了企業到政府辦事事項共1469項,對項目名稱、實施機關、項目類別、設立依據、申報材料、辦理程序、收費標準、法定期限、承諾期限等都實現了全市統一。

根據長春市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企業開辦實際用時從原先的15個工作日減少到3個工作日。對企業來說,目前影響項目落地的,已不是行政速度,而是法律規定的硬性前置條件。壓縮辦事環節本身,已沒有多少空間。

2016年,為了優化長春市的營商環境,長春市重新設立軟環境辦公室(以下簡稱軟辦),作為其營商環境建設的綜合協調機構。過去,該辦公室設在紀委,在紀委職能改變後取消。

軟環境的優劣,也被納入官員績效考核,由軟辦進行考核排名。

長春市軟環境辦公室主任赫軍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通常來說,考核指標分兩類,一類是日常考核,比如該部門軟環境的規則設置是否規範,是否進行了制度化的建設等。另一類是加分項,即該部門是否給長春市的軟環境帶來一些好的變化等。

比如,吉林省針對軟環境設立了統一舉報電話,如果接到有關長春市的舉報,會將線索下派給長春市軟辦,市軟辦立刻協調解決。日常沒有舉報線索時,市軟辦也會去窗口單位、服務單位暗訪。這些單位是否存在軟環境問題、解決問題的速度如何,都是年末考核指標的一部分。

赫軍說,能看得出來,在全市上下,每一位公務員腦子裡,軟環境的弦繃得很緊。軟環境問題是長春市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