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關截獲67件文物 自稱全部是從農家收購的

杭州海關截獲67件文物 自稱全部是從農家收購的

這是近日,杭州海關工作人員在安檢過程中,從一位乘客身上查獲的東西。昨天上午,記者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4號航站樓看到了這些文物。

這些文物都是浙江本土文物,其中,有61件是被禁止或限制帶出境的,39件是宋代和清代文物,22件是民國文物。這是杭州海關近十年來查獲的數量最大一宗涉嫌文物走私案。目前,案件已移交給杭州海關緝私部門。

X光機照出碎瓷片狀物品 最終牽出一樁涉及67件文物的涉嫌走私案

10月17日,一名男子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過安檢。行李剛過X光機,杭州海關的工作人員就從屏幕中尋到了異樣。

“行李中有不少碎瓷片狀的物品。”發現這一情況的工作人員,立刻向男子示意,要求開包檢查。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行李中攜帶碎瓷片的,較大幾率為文物——李欣在杭州海關工作了十多年,對此挺有經驗。她立刻聯繫了鑑定部門和緝私部門,現場聯合查驗。

經過清點,該男子的行李中,共有30多片碎瓷片。在被高度懷疑瓷片是文物後,海關工作人員聯繫了航空公司相關負責人,要求對乘客的托運行李做進一步檢查。

果不其然,在托運行李中,杭州海關工作人員又發現了30多件類似的物品。一統計,男子總計攜帶了67件物品,包括瓷器、繡片等。

67件文物全部是從農家收購

初步判斷都是浙江本土的

發現攜帶的物品被查,男子有些慌張,他立刻辯解,這些物品都是自己在江西景德鎮的路邊小店買來的,並不是文物。

在現場的還有李欣的同事,一位文物鑑定專業出身的專業人士。他仔細看了這些瓷器後,立刻就判斷出,在這些物品中,好幾件都是北宋初年的瓷器,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這些物品是我從景德鎮收購的。”該男子繼續堅稱。

“這件瓷器是晚清粉彩海晏河清紋四方倭角高足盤,為當年晚清時期江南富庶人家逢年過節盛放瓜果貢品的容器,這件瓷器是越窯青瓷,怎麼可能從景德鎮買到?”

面對海關工作人員的質問,男子終於停止辯解。

隨後,杭州海關工作人員又從該男子隨身攜帶的一本手冊中發現了他在浙江的行動軌跡。

“按照這本手冊上的記錄,這名男子先去了金華,然後轉道餘姚,接著又去了寧波,所有的67件文物全部是從農家收購,我們初步判斷,這些文物全部是浙江本土的。”李欣說。

經專家鑑定所查獲物品確為文物

對研究浙江本地女性妝容變革有重要價值

昨天上午,一份由浙江省文物鑑定審核辦公室出具的清單送到了杭州海關。經過鑑定,本次被杭州海關截獲的67件文物確認均為文物。其中,61件為禁止或限制出境文物,39件文物為北宋初年和清代出產,包括宋青釉蓋盒、清粉彩盤、清青釉碗等,另外有22件為民國時期出產的粉彩小盤和繡片等文物。這些文物對研究浙江本地的女性妝容變革具有重要的價值。

杭州海關提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出境,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審核。經審核允許出境的文物,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發給文物出境許可證,從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口岸出境。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運送、郵寄、攜帶文物出境,應當向海關申報,海關憑文物出境許可證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