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開國中將赤手空拳殺出重圍 百餘戰鬥毫髮無傷

導讀: 身經百戰而毫髮無損,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從1931年寧都暴動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孫繼先參加過大大小小上百次戰鬥,但敵人的刀槍不曾傷過他一根毫毛。孫繼先的解釋是,“子彈是長眼睛的”,言外之意敵人的子彈從不會傷害他。長征途中血戰湘江時,孫繼先與敵人展開肉搏,手中的大刀砍捲了刃,裝在步槍上的刺刀也彎了。最後,他赤手空拳殺出重圍。究竟消滅了多少敵人,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清理戰場時,孫繼先把身上的血衣脫下來,才發現自己竟然全身而退,連皮都沒破。此後,每每提及這段傳奇的經歷,他總說是早年練就的一身硬功夫幫了大忙。


傳奇!開國中將赤手空拳殺出重圍 百餘戰鬥毫髮無傷


在1955年授銜的將領中,有傳說的並不少見,孫繼先也是其中之一。有位老軍人對我說,孫司令的傳奇故事“提起來一串,放下去一堆”。咱們先來說幾件奇事。

身經百戰而毫髮無損,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從1931年寧都暴動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孫繼先參加過大大小小上百次戰鬥,但敵人的刀槍不曾傷過他一根毫毛。孫繼先的解釋是,“子彈是長眼睛的”,言外之意敵人的子彈從不會傷害他。長征途中血戰湘江時,孫繼先與敵人展開肉搏,手中的大刀砍捲了刃,裝在步槍上的刺刀也彎了。最後,他赤手空拳殺出重圍。究竟消滅了多少敵人,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清理戰場時,孫繼先把身上的血衣脫下來,才發現自己竟然全身而退,連皮都沒破。此後,每每提及這段傳奇的經歷,他總說是早年練就的一身硬功夫幫了大忙。

大家都知道上將許世友有“少林寺背景”,卻不瞭解中將孫繼先也是武林高手。他12歲時就到鄰村鄭莊寨拜師學藝,後來到河南商丘一個叫楊莊南館的地方學武藝。孫繼先練的可不是花拳繡腿,一套《楊家槍譜》就要學3年。經過幾年的苦練,孫繼先刀、槍、棍、三節鞭樣樣在行。有一次,幾個小青年和他過招,結果沒兩下就被放倒在地。孫繼先不客氣地說:“你們,差點童子功!”

孫繼先的傳奇遠不止於此。紅軍強渡大渡河時,他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渡河這天,孫繼先一路小跑趕到了安順場。在位於半山腰的一個草棚裡,孫繼先見到了面色嚴峻的劉伯承和聶榮臻。劉伯承說:“一營長,現在給你下達任務。第一,消滅安順場的守敵;第二,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過河的船;第三,立即過河;第四,過河後迅速搶佔灘頭陣地,掩護後續部隊過河。每完成一項任務,點一把火為信號。”在團長楊得志的率領下,孫繼先從2連選了17名戰士,用僅有的一條小船創造了歷史上的奇蹟。強渡行動開始後,第一船送過去9人,第二船也送過去9人。十七勇士登岸後在孫繼先的率領下奮勇戰鬥,搶佔沿河工事,控制了渡口,為後續部隊渡河打開了前進的道路。

孫繼先喜歡體育到了“酷愛”的程度。1935年11月7日,紅軍為紀念十月革命舉行了一次大型運動會。結果,孫繼先拿了個人跳遠第一名,他帶的隊伍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解放戰爭期間,他任22軍軍長時又創了一個先例--軍長親自當軍籃球隊的隊長,而且還是中鋒。不少老同志都記得,他們軍的球隊和寧波市代表隊比賽時,軍長親自上陣,硬是把寧波隊打敗了。孫繼先後來在濟南軍區當副司令員,體工隊也歸他管。軍區的球隊如有比賽,他必定到場,不光看,還現場指揮。將軍當時的目標是“四個第一”--軍區的男籃和女籃、男排和女排都要得全國和全軍比賽的第一名。

有關孫將軍的種種傳說,不勝枚舉,無論民間與史料皆不鮮見,筆者不再一一贅述。接下來,給您講講將軍創建第20訓練基地(即今日酒泉基地的前身)時的一些珍聞。

從兵團司令到“雜牌軍司令”

1957年深秋的一天下午,身為志願軍第20兵團代司令員的孫繼先,突然接到志願軍司令楊勇的電話,要他“馬上準備一下,明天一早坐火車回國,接受新任務。”

“什麼任務?”孫繼先問。

“不知道。軍委剛來的電報。你抓緊時間準備,火車票已經買好啦!”

“軍委調我回去幹什麼?”孫繼先想來想去,想不出個頭緒。回到北京後,他闖進了總政治部蕭華副主任的辦公室。孫繼先和蕭華是老熟人了,紅軍時就在一起工作過。

“老孫呀,軍委決定你回來是毛主席親自批准的。現在給你一個新任務!”蕭華開門見山。

“蕭主任,你說什麼任務吧!”

“籌建一個導彈試驗靶場!”

“什麼?靶場?”孫繼先如入雲霧之中。

蕭華說:“是導彈靶場!美國一直吹噓說是他們的兩顆原子彈使日本投降的。朝鮮戰爭期間,它動不動就用原子彈嚇唬我們,利用核訛詐稱霸世界!我們在戰略上藐視原子彈,但在戰術上必須重視它。只有儘快製造出我們自己的導彈、原子彈,才能打破美國的核壟斷,粉碎他們的核訛詐。世界已進入原子時代,美、蘇、英、法等國相繼都建立了自己的導彈(火箭)工業,如果我們落在後邊,就會被動挨打!”孫繼先聽明白了。他沉吟片刻後說:“我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我對這麼尖端的科技、這麼重要的工作一竅不通。蕭主任你知道,我一直是帶兵打仗的呀!”

第二天,孫繼先被請到了聶榮臻元帥家中。聶帥向他傳達了中央的部署和決定,並語重心長地說:“這可不是當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不是強渡大渡河。這是尖端科學,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攀登上去!我們現在就是要走科技事業的長征路,要爬尖端科學的雪山,渡新時期的大渡河……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孫繼先是帶兵打仗的人,對首長交待的任務從未退縮過。不過,這個任務太特殊了,不是靠勇氣就能解決的。因此,他沒有像往常一樣鏗鏘有力地回答--“堅決完成任務!”而是默默地點了點頭。這種情況在孫繼先的軍旅生涯中是極少見的。

1957年8月31日,中央軍委決定開始籌建導彈試驗靶場,併成立了以軍委炮兵政委邱創成為主任的靶場籌建委員會;1957年9月,聶榮臻元帥、陳賡大將、宋任窮上將訪問蘇聯,與蘇聯簽訂了新技術協定;1957年10月1日,蘇聯決定派遣技術專家援助中國修建導彈試驗靶場。上級把從朝鮮戰場下來的20兵團給了孫繼先,歸他統一調配。很快,孫繼先在北京市東直門外左家莊設了個辦事處,即靶場籌備處。出於保密目的,靶場籌備處的公開名稱為“炮兵營房工程建築部”。那段時間,“炮兵營房工程建築部”熱鬧非凡,每天都有身著三軍制服,領子上綴有炮兵、裝甲兵、工程兵、衛生兵、文藝兵等各類兵種符號的人進進出出。附近的居民經常問戰士:“你們到底是什麼部隊?怎麼各種軍裝都穿呢?”有的戰士不勝其煩,便沒好氣地說:“我們是雜牌軍!”孫將軍聽後自嘲道:“我從正經的兵團司令成了雜牌軍司令了!”

“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

經過一番努力,導彈試驗靶場終於有了基本的架構,當時的公開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訓練基地。

導彈試驗靶場的架子搭起來了,但地點還沒選好。中央軍委責成聶榮臻元帥組織導彈試驗靶場勘察小組,成員包括聶帥的秘書安東、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總參作戰部部長王尚榮、總後裝備部部長萬毅、20兵團司令員孫繼先以及海軍和空軍的有關領導。

實地考察後,孫繼先認為銀川附近不錯,適合建場。然而,蘇聯專家卻認為這裡的地域還不夠寬闊,地質條件不甚理想。按照蘇聯人的意思,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地區(甘肅酒泉附近)非常適合建場。經多方考慮,軍委最後還是採納了蘇聯專家的意見。軍委做出決定後,孫繼先再沒說過什麼。對軍人來說,服從命令就是天職。

來到戈壁灘,才算真正見識了“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天空飛鳥絕,大雁不落腳”的景象。大家都罵這鬼地方條件惡劣,只有孫繼先低頭不語。在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青山頭,孫繼先指著一片綠蔭問:“這裡為什麼是綠的?”同行的人告訴他,因為祁連山融化的雪水從較深的地層流經這裡滲了出來,所以這座孤零零的小山頭才披上了綠裝。孫繼先沉思良久後說:“這叫我想起在南京軍事學院時,劉伯承元帥提出的口號‘幹在石頭城,埋在紫金山!’我今天也提一個口號--‘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

將軍百年之後,家人遵照他的遺願,把骨灰埋在了青山頭一側的烈士陵園。

戈壁深處的秘密

基地初創時,將軍就是一個“光桿司令”,沒有政委,也沒有副司令,物質條件也差。孫繼先自詡為“伸手派”,要人、要錢、要設備。當時,國防部成立了五部,部長萬毅負責20基地的管理工作。孫繼先去萬毅部長那裡“彙報”,萬部長心知肚明,說:“你找我,是要人要錢。我既不管人也不管錢,我到哪裡去弄啊?你要人,就直接去總政治部要,要錢嘛,恐怕找總長也不行,總長拿不出那麼多錢,只能去找總理了!”孫繼先又找總參謀長羅瑞卿“彙報”,羅總長倒乾脆:“我們一起去找總理吧!”

周恩來總理非常重視導彈事業的發展,一下就批了5個億。這筆錢主要用於基地的基礎建設,包括修專線鐵路、軍用公路,安裝全部設備的費用等等(不包括購買蘇聯設備的費用)。當時,周總理、羅總長費了很大的精力親自抓基地建設,堅決保證基地的建設。

將軍非常清楚人力資源的價值,用了大量的精力來“要人”。對孫繼先提名的幹部,只要通過嚴格的政審,幹部部門基本都開了綠燈。原空3軍的政委慄在山被孫繼光要來後,破格從正軍提拔為正兵團,被任命為基地第一任政委。廣州軍區參謀處處長李富澤不想來,也被孫繼先拉來當了副司令。就這樣,一大批優秀的幹部悄無聲息地從全國各地“蒸發”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沒多久,荒涼的戈壁灘上便支起一片片軍帳,10萬官兵拉開了中國從大漠走向太空的序幕。

地方政府也提供了支援,送來不少大學生。孫繼先決定把其中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送回去,並安排他們到合適的崗位工作。但部分大學生堅決不走,立志留在戈壁灘,獻身共和國的科研事業。孫繼先最後拍板:“這些人統統留下,分配到各個實驗部安排工作,給他們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後來,部隊院校自己培養的大學生陸續分配到了基地,特別是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和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為基地的技術力量注入了新的血液。這些來自地方和軍隊的大學生,本來可以選擇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但他們都留在了戈壁灘。他們在荒漠中奮鬥幾十年,不僅將青春獻給了科技事業,就連愛人、子女也奉獻給了戈壁灘。除軍事技術人員外,孫繼先還從北京、上海、東北等地選調了一批會攝影的人。這些攝影師在後來的導彈發射試驗的拍片、觀測等任務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出於保密需要,所有人員一進基地就與世隔絕。按規定,寫信、談話都不允許洩露基地的情況,通信地址只有蘭州市×××信箱。孫繼先在戈壁灘工作期間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面,境外情報機構也尋不到他的蹤跡。就連孫繼先的家人也僅知道他在西北工作,其他情況一概不知。1959年2月18日,國防部長彭德懷簽署命令:“任命孫繼先為20訓練基地司令員;任命慄在山為20訓練基地政治委員……”從此,20訓練基地的名稱正式替代了“20兵團”“20基地”等代號。

20訓練基地成為中國最早承擔陸、海、空三軍各型導彈試驗任務的綜合型發射試驗基地,主要任務是對中央軍委賦予的科研項目和導彈試製品進行試驗;對批量生產的導彈產品進行檢驗,並訓練戰鬥部隊使用及維護管理導彈。

經過一番周折,基地的架子總算是搭起來了。但對孫繼先和他的戰友們來說,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