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時賣2塊錢的蘋果,打上3個字就賣12塊8,不值得我們深思?

剛剛出去超市買東西,經過水果區看到讓我比較震驚的東西。一個平時賣兩三塊錢的蘋果竟然賣得這麼貴。起初以為是12塊8一斤,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

一個平時賣2塊錢的蘋果,打上3個字就賣12塊8,不值得我們深思?

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一連串的問題,。一個蘋果為何賣的這麼貴,國外節日在國內為何這麼火。說到國外節日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能夠輕易的說出來,平安夜、聖誕節、情人節、狂歡夜等等。

其實國人愛湊熱鬧只是一方面,另外一點,目前中國的基督教徒據保守估計已經有四五千萬了, 好多地方都是成片成片的基督教片區。他們的帶動力量也不可小視 當然了 商家為了刺激消費藉著平安夜,聖誕節的由頭搞促銷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另外一個我們國內對傳統文化重視不夠。傳統文化雖然在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中,然而形成全民性的普天同慶,仍舊需要推廣。在中華節日暗淡的局面之下,西方節日搶佔了市場,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節日的儀式性普遍降低,除了一些標誌性的標籤,很多節日變成了購物狂歡促銷,就是買買買,對於商人而言,掙了錢才是王道。管它西方中國,有節日必須大張旗鼓搞活動,弄得熱熱鬧鬧,所以也造成西方節日一到來,大街小巷商場店鋪一派節日氛圍,進一步助長了人民的過節慾望,加速了西方節日的推廣。

隨著中國的文明模式由傳統的農耕向現代工業文明的逐漸轉換,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也逐漸的西方化或者說世界化,中國人生活方式中的西化成分越來越多。西方的節日也開始在中國傳播,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一個平時賣2塊錢的蘋果,打上3個字就賣12塊8,不值得我們深思?

中國崇洋媚外的原因,港臺文化入侵,港臺文化是殖民文化,他們的教科書、文化媒體都是傳承於日本、英國的殖民教育,他們神化歐美日,妖魔化中國,他們認為中國所有一切都是土蟞,落後的,而美日英所有一切都是高尚,時髦、流行。偶像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隨著港臺文化入侵,國內的青少年也以他們為學習榜樣,久而久之崇洋媚外就成了主流。

但是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西方文化的全球霸權正遭受挑戰,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強勢崛起,中國的文化對西方的影響也在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開始學習中國的語言,鍾情於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近幾年,中國的春節在國外越來越火,西方一些大國的總統、首相也在中國春節這一天向華人華裔問好,有的還參加慶祝活動。

當然,我們不能不冷靜認識,當前西方文化的影響還是遠遠大於中國傳統文化對西方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