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起的7个“红灯”,是脑梗来临前的讯号,要警惕

脑梗指脑血管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在我国,脑梗较为常见,但早期脑梗却往往很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便是脑梗发作,但其实脑梗的早期症状是可以通过观察发现的。

亮起的7个“红灯”,是脑梗来临前的讯号,要警惕


早期脑梗可发现,七大症状要警惕

1、头晕

大脑血管堵塞,需要经过长期累积。当脑血管发生堵塞时,血流量就会减少,导致脑组织供氧不足,引发头晕的症状。

2、肢体麻木

如果身体没有患上脊椎病或者糖尿病,但最近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就需要注意。麻木,特别是肢体末端的麻木,如手脚发麻、舌尖发麻、发胀等情况,很有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3、胃肠道异常

消化系统是最敏感的器官,大脑若供血不足,很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无食欲等消化道的异常症状。

4、眼前出现黑蒙

眼睛视力突然模糊,甚至看不清东西,但休息一会就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大多就是大脑缺血引起的,要留心是否是脑梗引起的。

亮起的7个“红灯”,是脑梗来临前的讯号,要警惕

5、走路不稳

大脑的缺血引起视线模糊,还有平衡功能减退,都有可能导致走路不稳,甚至摔跤的问题。大多数年纪大的老年人走路不稳是常有的现象,但是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6、爱打哈欠

打哈欠是身体缺氧需要摄入氧气的一个反射动作,若打哈欠次数较频繁,可能并不是因为犯困,还会是大脑慢性缺血导致的。

7、容易发困

大脑缺血的保护机制之一就是犯困想睡觉,减少体内氧气的消耗。若突然出现无缘由的困倦感,就要注意是否是脑缺血引起的。

脑梗发生后一般预后较差,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能力减退,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所以,预防才是最关键的步骤,那么预防脑梗要怎么做呢?平时能做到下面这些,脑梗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

脑梗发作可预防,三种方法要学会

第一,适量参加运动。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运动神经还可以给大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刺激。而大脑皮层运动多了,反应灵活,血流通畅,脑梗自然就不会发生。

亮起的7个“红灯”,是脑梗来临前的讯号,要警惕

此外,运动还能够帮助减肥,减少身体中过多的血脂和胆固醇。血脂是发生血管阻塞的最大元凶,血脂降低了,脑梗的发作概率便会降低。


第二,养成泡脚得到好习惯。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也是血液循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多泡脚能够促进血液回流,保证大脑的供血正常,降低了脑梗发生的可能。

第三,饮食上少吃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过量的脂肪堆积在血管容易导致血管不通畅。若脑血管出现堵塞,便会诱发脑梗,所以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芦笋、蜂蜜这些能保持血管活性,促进脂肪代谢的食物。

脑梗重在预防,只有知道脑梗发作的症状,才能在脑梗发生时作出判断,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同时日常的良好生活及饮食习惯也是预防脑梗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