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的衛國,為何人才輩出?

戰國之世,禮樂不再,天下紛爭。各國之間明爭暗鬥、你搶我奪,即便像中山國這樣的小諸侯國,也不遺餘力地參與其中。但衛國在戰國曆史上,竟然像個苦行僧,無慾無求。衛國不僅不參與戰國紛爭,反而還不斷地自貶封號。公元前346年,當時的衛國國君遬,把自己的封號由“衛成公”自貶為“衛成侯”。公元前320年,衛國國君嗣又把自己的封號由“侯”貶為“君”。與此同時,國家領土不斷被周邊國家侵佔,衛國的歷任國君卻無動於衷,整個國家最後僅有濮陽一地。

默默無聞的衛國,為何人才輩出?

地處殷商故地的衛國,夾縫中求存

衛國雖然如此的默默無聞,但也出了一大批名人能士,如商鞅,李悝,吳起,呂不韋。那麼衛國為何能出這麼多名士呢?

默默無聞的衛國,為何人才輩出?

商鞅

第一、 衛國不像別的國家經常參與攻擊他國的戰爭,民眾沒有了繁重的賦稅和兵役,國內環境比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衛國地處中原的中心地帶,都城是殷商舊都朝歌,深受周文化的影響,子小而讀書,從小所受的良好的教育,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默默無聞的衛國,為何人才輩出?

呂不韋畫像

第二、 衛國國君的碌碌無為,一味屈辱求存,引得有志之士的不滿。如同清末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引得國人憤怒一樣。與國君的平庸懦弱相反的是,一些有志之士不忍心看到國土一步步淪喪,決心找尋使國家富強的辦法。於是,他們找到了法家。只是,此時的衛國經過幾百年的周禮洗禮,早已經病入膏肓。這些治國大才只好遠走他鄉,在異國他鄉施展自己的抱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