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在全芬蘭地價最高的“鑽石”地段——

首都赫爾辛基的市中心,議會大廈對面,

市政府卻花了近一億歐元(人民幣近8億),

造了一所全開放的免費“大客廳”,

無論是流浪漢還是難民,

都可以自由進出!

這裡雖然還是叫圖書館,

孩子們進去是為了打網絡遊戲,

大人們進去可以做衣服、打毛衣、玩樂器,

甚至還能做飯……

這裡被取名為“書的天堂”,

竟然一開館沒兩天,書架就被拿得空蕩蕩!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鳥瞰頌歌美術館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圖書館內的人們

開館三個多月以來,

訪問人數已超過90萬人,

每天都有上萬人前往。

該建築也已入圍了歐洲頂級建築獎項

密斯獎(Mies vander Rohe Award)2019年的候選名單。

這到底是什麼奇葩圖書館?

跟隨一條攝製組,

獨家揭秘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公共圖書館:

赫爾辛基頌歌圖書館。

點擊上方視頻,查看全世界第一個

真正關於頌歌圖書館的短視頻故事!

撰文 殷紫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芬蘭的圖書館制度是全世界第一的。頌歌圖書館於2018年12月6日——芬蘭第101個獨立日,正式開放。

從起念、公開招標、館名徵集,到服務和功能設計,圖書館的整個建設過程,歷經20年。

建築設計是國際公開招標,匿名評選。中標的是芬蘭事務所ALA。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一座橋,架起一個天堂

頌歌的形狀很特別,像一艘龐大的船隻,起伏的頂端又好似一片巨型的白雲。

整個建築17000㎡,共三層,內部支撐結構,就是一座鐵橋。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圖書館三層結構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圖書館與周圍城市環境相融



但其實據設計頌歌的主建築師之一南安迪(Antti Nousjoki)講,這些外形的聯想,都不是最先設計思路的源泉。靈感的出發點,還是在於思考:

作為一個地處赫爾辛基市中心,毗鄰熱鬧商圈、火車站和美術館的公共空間,能夠給市民們帶來什麼樣的服務?又能填補哪些現有缺失的城市設施和功能?

“人們需要的是一個既可以社交互動,又可以獨立工作的地方,而它必須基本上是免費的、自由進出的,面向所有人的。”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頂層大廳長達150米




三層:4500㎡的“書的天堂”,不以書為主

橋的上端所支撐的,被建築師稱為“亭子”的,就是頂層“書的天堂”。

周邊全部玻璃牆圍住,似乎懸空於橋上。充分利用自然採光,這在北歐冬季,日照極為短暫的天況下,顯得尤為重要。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而被命名為“書的天堂”(Book Heaven),是由全體館員集體討論一致通過的結果。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可是開館沒幾天,人潮湧動,過於火爆,頂層的書架上的書立刻被拿空了。芬蘭媒體紛紛撰文質疑:為什麼“頌歌”作為“書的天堂”,書卻那麼少?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建築師南安迪說:“圖書館必須儲存大量的書——這種陳舊的布爾喬亞式觀念,拖了當代圖書館設計的後腿。

有些人固守這種19、20世紀的概念,搞得圖書館越來越不受歡迎,也導致了現在世界上好些地方的圖書館都維持不下去,不得不關門。

在全芬蘭最貴的地盤上,造一個大樓,卻把大部分空間用來放實體書,也是不合理的。”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在建築師看來,“書的天堂”更像一個書店的概念,這裡基本上陳列最新最熱門的書,流動性很大。而不是傳統書庫概念,永遠是一樣的內容。

這裡的書架只佔了整個層面4500平方米中三分之一的面積,建築師把書架設計得比較低,適合隨手翻閱,人們來隨意瀏覽,偶爾發現一些驚喜。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頂層是整個頌歌圖書館唯一能找到書的地方。這裡的10萬冊圖書,只是整個赫爾辛基公立圖書館系統350萬館藏的一小部分。

這裡實體書雖然少,但人們通過圖書館網絡,可以隨時查閱自己想要的書,並且選擇到離家最近的分館取書,也可以在任何分館還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圖書館有數量眾多的電子書和有聲讀物供出借,還可憑圖書卡登錄網絡,借閱120個國家,60種語言出版的近6千種雜誌和報紙。

所以傳統書籍雖然仍是圖書館的重要館藏,卻只是圖書館傳播信息和知識的方式之一。

為了更好地迎合現代人的學習和閱讀習慣,圖書館必須提供對用戶來說更有實用價值的“產品”。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頂層階梯式閱讀區



三層也是整個圖書館最開放和活躍的空間。凌駕於嘈雜的街面之上,視野開闊,適合讀書寫字、冥想發呆。大面積採光,大面積的臺階式區域可坐、躺。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頂層為360度全玻璃幕牆,玻璃上有白色斑點,是特殊的定製玻璃,為了在強烈的太陽光照情況下,緩解室內形成的巨大反光和熱度

然而這裡並非禁語區,人們可以自由走動、交談,因為景觀太美,甚至還有不少人帶了行頭來表演,來拍藝術照的。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頂層兒童區盡頭的故事屋



還有飄著香味的咖啡、點心、茶歇區域,也有滿地爬著嬰兒的兒童玩耍區。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南安迪說,對於是否要把開放式兒童區設置在頂層一端,建築設計團隊和圖書館員有過非常激烈的頭腦風暴。

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孩子和家庭是圖書館的重要客戶群,不能因為怕孩子吵,而把他們分隔開,關在一個封閉的空間。

結果開館後,兒童區附近那一片,成了自由職業者們最喜歡蹲點兒的地盤。雖然是全開放,由於收音特殊設計,不會嘈雜。原先怕孩子吵鬧、影響其他用戶的擔心完全不存在。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首層空間與市民廣場無縫銜接



一層:市中心的免費大客廳

頌歌的支撐結構,就是一座鐵橋。而橋的下端,是開放底層大廳,好比室內廣場,連接戶外活動空間。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具有雕塑感的木製拱形元素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這也是整棟建築最嘈雜的部分,除了信息服務檯、還書借書還有餐廳、電影院和多功能報告廳。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一層電影院(效果圖)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電影院外部休息區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公共休息區



在市中心和朋友匯合,走累了歇個腳、上個廁所、喝口水,這裡都是最佳選擇,沒有保安來驅趕你,也沒有繁複的安檢設施。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二層:彙集各種黑科技,

還可以打遊戲、縫衣服、做飯……

而躲在“橋洞”裡的中間層,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卻是別有洞天。

這一層匯聚了圖書館的精華科技、器材和其他特色服務,也可以說集中體現了芬蘭公立圖書館系統強大的公民服務意識,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用於支撐頂部的橋樑的桁架間,形成了一系列靈活且不規則的空間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相對獨立的大開間、工作間,比橋洞下的全開放空間更安靜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免費開放的縫紉工作臺



寬敞的縫紉工作臺、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巨幅海報打印機,以及各種各樣的大小儀器,比如塑封、胸章機等等。甚至還有相當專業的木工和金屬手工製作工作室。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廚房空間效果



孩子們有專門的電腦遊戲室,大人們能玩的東西也不少:專業錄音棚、卡拉OK室、琴房……甚至還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專業廚房,可以用來聚會請客。

所有這些設備,大多數免費向持有圖書卡的用戶開放,只需提前上網預約。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一條記者現場製作“一條”布袋



所有機器使用都是免費的,只收取所需材料費。3D材料費便宜得一塌糊塗,每件0.7歐元。

一條記者用電腦激光切割機做“一條”布包所支付的材料費也才幾歐元。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還可以免費租用長達3小時的房間:可以最多容納16人,開會、放電影都沒問題。圖書館館員不失幽默地告訴我們,用戶租了房間後,關起門想幹嘛就幹嘛。

經過體驗,這裡絕對是自由職業者的免費辦公地點,可以工作,見客戶開會,打印掃描等,都不要錢。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用戶在免費使用的3D打印機前



不分老幼、不論貧富,為所有居民免費提供終身學習機會和娛樂用品——這是芬蘭公立圖書館的館立宗旨。

所以除了書、唱片和DVD這些傳統圖書館借品之外,人們還可以在圖書館免費借用:桌遊遊戲、電腦遊戲,手提電腦、iPad、攝像機、耳機、鍵盤、掃描儀,甚至還有溜冰鞋、滑雪板、網球、啞鈴、飛碟等體育用品。琴房提供的各種樂器也是免費的,一些分館甚至有三角鋼琴。

至於五花八門,你想也想不到的東西就更多了去了:血壓儀、老花鏡、指南針、雨傘、充電器、頭盔、電鑽、讀卡器……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ALA建築事務所合夥人合影(左一為南安迪)



建築師的期待:當代公共建築的未來

頌歌圖書館開館後,國際各大媒體如英國《衛報》、《金融時報》爭相報道。《紐約時報》更是在頭版刊登大幅圖文,並對比美國一些地方公立圖書館因經費不足、人流稀少不得不關閉。

BBC甚至要求館方閉館一天便於拍攝,卻被館方斷然拒絕,說這怎麼可能,我們是為公眾服務的,不能為了迎合媒體這麼幹。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頌歌圖書館每週7天向市民開放



建築師南安迪自己謙虛地認為,這是近十年來世界上最具有實驗性和大膽的公立圖書館案例。

他還提到,近年來有一個不好的圖書館設計趨勢,就是乍一看好驚豔,仔細一看是作秀,華而不實,並沒有真正為用戶服務。這類建築有著其他的目的,而非圖書館真諦。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扶梯從首層通向中間層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貫穿三層的螺旋樓梯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從頂層俯瞰中間層



頌歌的三層樓面,是對市中心周邊環境三種不同的呼應和對話:

底層:社交大客廳;

二層:工作室/會議室/手工製作間;

三層:讀書/寫作/休閒。

南安迪認為,因為建築結構打破了常規的支撐模式,這三層之間並無阻隔,空間流暢,而其中的人和活動也是流動的。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站在螺旋樓梯底部仰視



50年以後,裡面的室內設計都可以改變,以適應那個時代用戶的實際需求。然而,整個建築框架和支撐結構是永恆不變的。這樣可以保證不論裡面如何變,都註定這棟建築將是不同尋常的。

從某種程度上,建築師是從設計出發,儘量保證頌歌將永遠是個服務於公眾的公共建築。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赫爾辛基市中心鳥瞰-頌歌圖書館施工中




全球第一家顛覆性圖書館誕生了:裡面幾乎沒有書!

頌歌圖書館建成後



“在荒郊野外的一座孤零零的建築,對於社會的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而像頌歌圖書館這樣,和城市生活緊緊相連的建築,作為城市的一部分舉足輕重。

所以,建造一個更好的都市領域,是當代建築師最大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遇。”

圖片攝影:Tuomas Uusheimo, Daniel Leiviska

鳴謝:頌歌圖書館,ALA建築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