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興安教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孫志剛研究員、張東輝院士、楊學明院士等人,利用自主發展的具有國際上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離子成像裝置,結合高精度量子分子反應動力學理論分析,對氫原子和氫氘分子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展開深入研究並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於12月1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科學》雜誌上。

在實驗上,王興安和楊學明等人自主研製了一臺獨特的結合閾值激光電離技術,以及離子速度成像技術的交叉分子束反應動力學研究裝置,使得實驗上獲得的氫原子產物的散射角度分辨率達到了世界上同類儀器的最高水平。利用這一裝置,研究小組成功地測得了氫原子+氫氘分子→氫氣+氘原子反應的全量子態分辨產物速度影像,在實驗上觀測到了轉動態分辨的氫氣產物前向角分佈快速振盪結構。在理論計算上,孫志剛等人發展了獨特的描述化學反應中幾何效應的動力學理論,並基於張東輝等人發展的高精度的勢能面,通過精確量子動力學分析發現,只有引入“幾何相位”效應的理論計算才能正確地描述實驗觀測到的前向散射振盪結構。該進展是科學實驗與理論計算的又一次“完美結合”,用交叉分子束和量子化學方法首次定量了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作用,把化學動力學中的一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該項研究揭示了“幾何相位”在化學反應中獨特的作用以及“幾何相位”效應的物理本質,對於研究廣泛存在錐型交叉的量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這項研究,科學家們還在實驗上發現和證實了這一重要反應體系在高能反應時一個全新的反應機理,這對於從根本上理解這一重要體系的高能反應動力學具有重要意義。

1927年波恩-奧本海默近似是研究分子等量子體系最為重要的基石。在這一近似下量子動力學研究一般忽略非絕熱相互作用且只考慮最低的絕熱能電子態。但是,當量子體系存在錐形交叉如狄拉克錐時,波恩-奧本海默近似在處理這些量子體系時就可能失效。半個多世紀以前,科學家發現在波恩-奧本海默近似或絕熱近似下,必須引入“幾何相位”才能在絕熱近似下準確描述這些體系的量子動力學行為。而引入“幾何相位”對於量子體系的動力學行為會產生明顯的效應,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幾何相位”效應。“幾何相位”效應在很多重要物理體系中存在,如眾所周知的量子霍爾效應中的一種重要的情況就是由於電子的“幾何相位”效應所導致的。

“幾何相位”效應對化學反應的影響也是理論和物理化學領域一個長期備受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在最簡單的化學反應體系氫原子+氫氣中,電子基態和第一電子激發態勢能面之間存在典型的錐形交叉。由於該體系只包含三個原子,可以採用目前的計算方法和計算資源,在理論上對其進行精確的描述。因此,氫原子+氫氣反應及其同位素取代反應一直是用來研究“幾何相位”效應對化學反應影響的模型體系。在過去的幾十年間,許多國際上著名的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由於實驗和理論上存在的巨大挑戰,該問題一直以來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結論。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動態化學前沿研究中心項目、中國科學院先導B項目和科技部有關項目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