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丨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from《悲惨世界》丨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一类情况:

为了显得合群,顺从着大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

为了彰显仗义,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朋友的事情;

为了保住面子,强颜欢笑地去接受别人的请求;

...

“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但是,你做了这些,真的能让自己开心吗?

1

小A的职业是一名平面设计师,他每天要负责的任务非常繁杂,所以经常都是晚上8、9点钟才能下班。某一天,朋友小B打电话找他帮忙设计一个企业宣传画册,由于两人的关系还算不错,所以小A也是非常仗义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当小B把各种素材资料发过来之后,小A大概规划了7天的时间去完成。此后除了每天要完成公司的任务之外,他晚上回家还得接着忙活小B拜托的事情,而自己的睡觉时间也不得不往后推了几个小时。

小B这边觉得小A是这方面的行家,肯定花不了几天就搞定了。所以仅仅才过去3天,他就开始打电话询问进度,并且开始增加一些临时需求,甚至还会在一些细节上挑三捡四。

“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小A刚开始还能理解,但后面越来越觉得心里不舒服,再加上这段时间公司的工作同样繁重,他也渐渐地感觉身体吃不消了,几次想要直接向小B拒绝,但是碍于情面只有硬着头皮去赶完进度。

后来,小A在与小B的谈话里无意中得知,其实这件事情是小B主动向他老板争取过来的,意思就是“我能不花一分钱就搞定这件事”!并想以此向老板邀功。

待到小A按照小B的要求将宣传册做出来后,也只是得到了一句“改天请你吃饭”,便没有了下文。

有时候,热心肠帮助他人一次两次没问题,可是长期下去呢?也许,别人开始还对你抱有感激,时间一长就会逐渐习惯这种状态,甚至还对你的帮助挑三拣四。

说不出拒绝,其实本质上也是“碍于面子”以及“失去”的心理在作祟。不拒绝是为了抗拒丧失所带来的焦虑感。

“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我们总是很自然地把拒绝赋予负性的意义,总是假设拒绝之后会带来人际关系的损害,甚至是一段人际关系的结束。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渴望拥有说拒绝的力量,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甚至成了无数人心底的枷锁。

2

以前,有一个朋友在逛街的时候被一个四肢健全却全身脏乱的行乞者拦下要钱,当朋友明确拒绝之后,那个年龄同我们相仿的乞讨者居然开始理直气壮地揶揄道“这么大个人书白读了,年纪轻轻竟然一点爱心都没有,连见到我们这种可怜人都不施舍。”

朋友当时也是愣了一下,随后便回击:“你们有手有脚却不去工作赚钱,反而在这向别人要钱,害得一些真正有困难的人得不到帮助,之前给你钱的人是在尊重被你出卖的自尊,我之所以选择不给你钱是因为你还达不到我为你掏钱的标准。”

当我听完朋友的这段经历后,差点忍不住给他拍掌叫好。

“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平常我在经过地下通道的时候,一旦遇到拉二胡的老爷爷、或是背着一把吉他唱歌的人,我都会掏出身上的零钱。他们是靠着自己的才艺吃饭,并不像那些出卖自尊的人,那我付出一点也是应该的。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那些年纪和我相当,身无残疾的人,却依然能够理直气壮地伸手要钱?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一个有充分自主性的人,能够确认自己的选择与主张,自然会有拒绝别人的力量和权力。

“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相反,一个缺少自主性的人,往往会顺从地接受那些他们内心抵触的要求,因为他们很少有力量去对抗他人。当他们总算鼓起勇气拒绝了别人时,马上会产生内疚、焦虑、自责、羞耻等负面情感。

对于缺少自主性的人来说,任何选择的情景都会让他们寝食难安,久而久之,甚至还会让情绪积压成为一个炸药桶。所以,你在生活中需要先学会拒绝,才能让自己成长起来。

别等到被他人消耗光才意识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一句简单的拒绝,为何难以启口?”

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呢?

或许

你能在梁巧老师的『人际团体成长课程』中找到答案!

(想要了解详情请在评论区留言)

—END—

自我成长之路荆棘丛生

我们只是想守护你的善良 拥抱你的孤寂

唤醒向往 温柔寒窗

拥抱初心 逆风飞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