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的守護神!

城隍,自古至今都被認為是城市的守護神,那麼,大舞陽的守護神是源自何時?又有什麼樣的典故和故事呢?

舞陽的守護神!

1

城隍的起源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儒教《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

早在周朝,每到收穫之後,到了除夕,人們都要臘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漢代,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在《史記·項羽本紀》和《漢書·高帝紀第一上》及地方相關資料上均有敘述。劉邦得天下稱帝后,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擇上林苑自己打獵休息之地(今王曲鎮),修建大型廟堂並祭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據傳“文景”二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

唐朝時,漢族信仰城隍已相當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韓愈、張九齡、杜牧、李商隱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詩文。因為在當時的封建專制統治下,人們都希望那些當官的能為民做主,體恤他們的疾苦,因此,他們對那些為人民做好事的官員非常敬重,在他們死後,便把他們做為城隍神供奉。如蘇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蘇緘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時,他對城隍大感興趣,因為他是在土地廟裡出生的,因而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並嚴格規定了城隍的等級,共分為都、府、州、縣四級。於是一下子全國各地的城隍廟便如雨後春筍般修了起來。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2

城隍的職能

守護神:守護城池、國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陽間的巡撫。府城隍相當於陽間的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陽間的縣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有些神明雖不稱城隍,但卻有城隍的性質與職能,如福建泉州惠安縣的青山王,其廟就配奉有判官、諸司、範謝將軍等。

舞陽的守護神!

3

城隍的部屬

城隍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範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神。

其中城隍的僚佐為各司,而各司依各廟配置,並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說,且各司名號,也不盡相同,如頭城城隍廟則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為司。唯大抵以陰陽司為諸司之首。陰陽司是城隍爺的第一輔吏,協調諸司,監察諸案後,方陳報於城隍。

三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

七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注壽司。

八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財神司、注壽司、功過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良願司、查過司、文書司、地獄司、功曹司、掌案司、檢簿司、驅疫司、學政司、典籍司、罰惡司、注福司、注壽司、督糧司、巡政司、感應司、保安司、儀禮司、稽查司、賞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功曹司、功過司、注福司、瘟疫司、感應司、罰惡司、功考司、記功司、事到司、監獄司、巡察司、賞法司、刑法司、察過司、見錄司、來錄司、警報司、賞善司、庫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陰陽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勳司、考功司、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禮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組廿四司,為採用朝廷六部廿四司而來。

廿四司:陰陽司、任免司、感應司、差捕司、訊問司、府庫司、科甲司、農嗇司、匠工司、商賈司、錢銀司、幽冥司、糾察司、婚娶司、子孫司、醫藥司、壽命司、功過司、曲直司、監獄司、兵戎司、運途司、文書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組廿四司,司名皆為對偶,相當駢儷,文藝程度較高;且各司之職稱,皆為民眾所求而設定。

舞陽的守護神!

4

舞陽城隍廟的來源

舞陽城隍廟位於舞陽縣城西大街北側,許泌公路55公里處,距漯河市45公里。據碑刻記載由達魯花赤按攤不花創建於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再修於洪武九年(1376),為祭祀城隍而建廟,故名。明、清屢經修葺擴建。1927年-1937年舞陽縣農民招待所、河南省青年救亡協會、舞陽縣青年救國會設於此。范文瀾、姚雪垠、吳祖貽先後在此開展革命活動。1985年以來,城隍廟建築不斷進行維修,現為舞陽縣博物館所在地。

舞陽城隍廟座北朝南,院內古建築總面積7000餘平方米,是我國北方地區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隍廟建築。現存建築有拜殿、大殿、後殿、廂房、配殿、廊房。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懸山頂殿堂建築,拜殿可以說是古建築群中的精品,整個建築採用木框架結構,由十六根木柱支撐,其中雕樑畫棟,四周上飾以斗拱,在拜殿內陳列的這些石塊叫畫像石,它們出土於漢代的墓中,是漢代大墓上的建築材料;後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懸山頂建築,後殿內塑城隍及二夫人像,廂房內塑十二生肖,後院有小橋流水,荷花游魚,別有洞天。

威靈殿殿內供奉的主神為城隍神,又叫城隍爺,身著官服的城隍爺正襟危坐俯視著芸芸眾生,他怒目圓睜,有滅盡天下一切邪惡之勢,城隍爺左側站立的為陰間主管戶籍之神陰司;右側為拘捕死者靈魂之神判官。鐘鼓樓是寺廟內僧道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時所敲打的樂器。同時,也用來為城市的居民報時辰,就是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景區內有“一步兩眼井”清代大鐵炮、開元寺山門、鐘鼓樓、地藏殿、大悲閣及舞陽文化陳列等景觀。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5

舞陽城隍廟的歷史

據道光年間《舞陽縣誌》記載,城隍廟是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達魯花赤按攤不花所建,原來的建築規模相當大,當時廟前有一座過門石牌坊, 匾額上書"不由人算"四個大字,匾額之下是一個石刻算盤模型。過了牌坊有山門五間,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戲樓,下層為過庭。過了山門才是拜殿,拜殿前東西兩 側各有廂房六間。西廂房北建有鐘樓,東廂房北建有鼓樓。拜殿後面是大殿,再往後就是城隍爺的"臥室"--寢宮,寢宮前有東西廂房各三間。在大殿的東西兩邊 各有配殿及道院。可惜,這組建造精緻、結構嚴謹的古建築群因歷史變遷,許多建築物遭到破壞,如今僅存有拜殿、寢宮及東西廂房各三間。

站在城隍廟門前,遙想當年那高高的石牌坊上"不由人算"四個大字該是何等的觸目驚心,相信有很多起了貪念賊心的人在這四個字前頓悟己非,及時回頭。如今石牌坊雖已不復存在,可道理還在。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6

舞陽城隍廟的傳說

一步兩眼井的故事

城隍廟內有一口古井,井上有亭,四面圍欄,亭上寫有井的名字,很別緻,叫"一步兩眼井"。關於這眼井有兩個不 同的傳說。一個傳說是,當年城隍廟內僧道同處一方,但飲水卻要分開,一眼井和尚用,另一眼道人用;另一種說法頗具人文關懷的意思,說過去吃水很不容易,城隍廟裡的這眼井對周圍的居民就顯得很重要。但老百姓都進廟內取用井水,又有擾城隍廟的清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辦法是井打得大一些,井上壘牆,牆外一眼 井讓城隍廟周邊百姓取水,牆內就由廟內的僧道來用。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城隍爺娶妾的故事

在拜殿後的寢宮內,身著便服的城隍爺兩旁各站了一位夫人,寢宮兩邊各擺了一張床,床上還有被子床單等物品。一個關於城隍爺的如夫人(俗稱二奶奶)的傳說。相傳早年舞陽縣吳城鎮有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姑娘跟家中的老人到城隍廟燒香還願,在老人叩首敬香時,調皮的小姑娘見城隍爺手裡的扇子很好看,就趁老人不注意把自己手裡的扇子和城隍爺換了換。回家的路上,老人才發現小姑娘的扇子不對,問明情況後,老人大驚失色,拉著小姑娘回到城隍廟想把扇子換回來,可任憑怎麼拔,城隍爺手裡的扇子也拔不出來了。回到家裡不久,小姑娘就一病不起,而城隍爺的身邊則多了一 位夫人。有趣的是,這家人和城隍爺結下親後,每到農忙時節就到城隍廟裡把二奶奶"請"回來,安排床鋪,奉上供品。結果,家裡人到田間地頭忙活,家中無人照 看的小孩子也不會哭鬧,很是靈驗。有一次,這家人的一個媳婦犯了倔勁兒--"請"回來的二奶奶不見人影,還安排床鋪供品,到底是真是假?她偷偷從田間回到 家裡,一掀床上的被子,竟看到一條大蛇!不過還好,大蛇慢慢悠悠地遊走了。此後,這家人再去城隍廟裡請二奶奶就不靈了。不過,每年農曆五月十九城隍壽誕的廟會上,據說吳城鎮的鄉親可以摸城隍爺的官服衣帽,因為城隍爺是他們的"親戚",其他地方的人就不行了,亂摸亂動免不了要頭疼腦熱,受到懲罰。

很顯然,這只不過是一個離奇的民間傳說而已,能把這個故事"造"得這樣有鼻子有眼似模似樣,也是普通人想和城隍爺"套瓷",以此寄託自己善良美好的願望。從另一方面說,這也是城隍人格化的一種表徵。

舞陽的守護神!

“紅衣大將軍”的故事

在城隍廟一間被闢為陳列室的廂房內,有一尊剛剛出土的紅衣大炮。這尊鐵炮炮身長約2米,炮頭直徑近0.4米,炮口直徑約0.15米,總重量 達1000多公斤。走近仔細觀察,炮身上"紅衣大將軍"五個字清晰可辨。經專家多方考證,這尊鐵炮鑄造於清代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距今已有141 年。這尊大炮鑄造的目的主要是對付當時的農民起義軍--捻軍。據史料記載,該大炮當時由舞陽縣知縣王元緒監工製造,曾多年放置於舞陽縣城牆上"防匪"。

紅衣大炮並非身披紅衣得名,它最早緣於明朝末年朝廷對抗清軍的"紅夷鐵銃"。明朝人認為這種炮是荷蘭人所造,而荷蘭人被中國人稱為紅夷,故將此 炮命名為"紅夷大炮"。其實,"紅夷大炮"並非荷蘭人所造,而是英國在16世紀後期研製成的一種大炮。這種火炮設計合理,其管身長、管壁厚、射程遠,精確 度高,威力大,對密集進攻的敵人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因此,這些炮及其仿製品在明清之際成為勝負天平上的一個重要砝碼。清軍入關後,因避諱"夷"字,故給" 紅夷大炮"改名為"紅衣大炮"。

躺在城隍廟陳列室內的那尊紅衣大炮鏽跡斑斑,沒有絲毫當年的威風,誰能想到它就是幾百年前極具威懾力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舞陽的守護神!

石秤砣的故事

在紅衣大炮所在的陳列室內,記者注意到角落裡有一個巨大的石秤砣,估計至少重達十公斤。說起這個石秤砣,還有一個故事。明朝正德年間,舞陽有一任知縣名叫周逵,周逵時常為舞陽的城牆發愁。原來,當時舞陽城附近有一條河,雨季發水後很容易侵蝕城牆土製的牆基,雄心勃勃的周逵想在任上做件大事--修一道以磚為牆、以石為基的舞陽城牆。修城牆的磚好辦,命工匠燒製就行了,可牆基的石材卻一直沒著落,地處平原的舞陽石材相當匱乏。"狡猾"的周逵想出一個孬點兒。他命人貼出告示,稱縣衙為修城牆準備收購石材,三斤石材一錢銀子,重量數量不限。這個消息傳出後,老百姓想來想去,只有家裡的石磙算是石材,幾十斤的石磙賣到縣衙能值好幾兩銀子。於是,十里八鄉的人推車趕牛把自家的石磙拉到縣城。縣衙又貼出告示,石磙可以收購,但要先登記,而後統一稱重。等到石磙收得差不多了,周逵拿出了這個"特製"的石秤砣來為石磙稱重,結果,最大的石磙也不過只值三錢銀子。吃了啞巴虧的老百姓怏怏而去,跟"縣太爺"有什麼理好講呢?就這樣,周逵用"騙"來的石磙建起了堅固的城牆。可堅固的城牆沒經住歷史風雨吹打,早已沒了蹤影。聽朱振甫介紹,不久前舞陽縣修建廣場時,有人還見過深埋在地下的石磙。

舞陽的守護神!


張三丰和舞陽的故事

張三丰自幼喪父母,流落到舞陽縣城北姜店東乾柴廟裡當道士,在廟裡當過火工道,後曾在舞陽西土城上砌了一個圓形小屋,在裡邊修真養性,煉藥治病,也就是現在的西城公園,而後在方城縣煉真宮修行,在後去了武當山,結果成了神仙。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7

圖說舞陽城隍廟

河南省委是在舞陽成立的?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下邊的是一些隨拍,小編去的時候時間比較緊張,只能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轉了轉、拍了拍,大家有時間也可以自己去瞧一瞧嘛。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舞陽的守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