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红包雨” 温暖村里的“六一”儿童节

一场“红包雨” 温暖村里的“六一”儿童节

在第67个国际儿童节,孩子拿到自己心爱的礼物。

黔讯网讯 2016年6月1日,在第67个国际儿童节,修文县龙场镇马家桥村的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孩子们收到了难得的礼物,700余份“六一”儿童节礼物送到他们的手中。

知识改变命运

王娅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系2014年7月贵州省委组织部与北京大学“省校合作”第一届定向选调生,修文政府办副主任科员,目前挂职修文县龙场镇马家桥村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近两年时间,王娅已成为了一位“身在农村、心在农村、干在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

眼看“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王娅正为村内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发愁。回想自己的童年,衣食无忧,王娅的父母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之所以这样,父母是希望她能专心学习,认真读书。“知识是彻底改变个人命运的第一推动力。”父母当初的话王娅至今记忆犹新。

“对,知识改变命运。儿童节就送孩子们这些礼物吧。”于是王娅向曾经就读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同学请求帮忙,为孩子们筹集书籍。

一场“红包雨” 温暖村里的“六一”儿童节

王娅(中)为孩子们准备的礼物就绪。

一场有温度的“红包雨”

2016年5月13日,一个不太特别的日子里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GSE-PKU”微信群里发生了一件有温度的事——下了微信群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红包雨”。

这天清晨8点,在文东茅教授的倡议下:“各位老师、校友和同学们:咱们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王娅同学,两年前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选择去偏远艰苦的贵州当村官,目前是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马家桥村的‘第一书记’。她是我们学院的骄傲,也是新一代年轻人以新的方式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楷模。她非常希望能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实事。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她希望能为孩子们买些经典的好书。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校友工作,经崔艳红等校友倡议,我们发起本次捐款行动,计划筹款二万元,为700名学生各买一本30元左右的书。捐款方式:直接在本群发红包,写明‘支持王娅’,由包国军收取,数额不限,建议是毕业生100元,在校生30元。截止时间:今天晚上12点。我们要用红包刷频,让本群充满爱心和理想。相信在今晚12点,我们能见证一个奇迹。谢谢大家!”

这场“支持王娅”的红包雨下了一天一夜,约募集到310位老师、校友和同学捐赠的善款,约计人民币25787.68元。

一场“红包雨” 温暖村里的“六一”儿童节

孩子们那天真可爱的笑容。

“红包雨”化为滋养心灵的经典书籍

北大校友自发形成了龙场助学小组,在大家的集思广益及与村里的语文老师讨论下,为了丰富图书的种类及加深孩子们的读书记忆,决定以5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拥有一种相同的书,由老师引导,每周由一个学习小组来分享读书心得。

同时,由北大经典导读小组为不同年级的孩子推荐适宜孩子阅读的经典书籍,截至到目前,一共搜集到各类书籍约90余种,这些书籍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图书角。

两位北大女硕士的驻村教育帮扶路

2014年6月,王娅在教育学院的毕业册上写下了自己的毕业宣言:“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常怀黔首情,愿以平常心,且做平凡事”。2014年7月,她只身来到修文县政府办,2015年3月,积极响应贵州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王娅开始了第一线的基层工作。

无独有偶,2016年4月,新一轮的驻村工作安排中,她遇到了另一位北大女硕士杨茜,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在走村入户中,两个热情与干劲都十足的丫头,她们摸清了困难户家庭致贫的原因,建立了精准扶贫档案,当她们看到“一个父母双双残疾的家庭,家里三个孩子,分别上高三、高二及初中,三个孩子学习都很好”的场景时,能说话的父亲一说到孩子眼里立马就有了神,脸上扬起自信的微笑,而且周边邻居一说到这家三个孩子都竖起大拇指,让她们突然领悟到:“扶一时穷易,扶一世穷难,从'农门'到'龙门'是改变一个家庭面貌的内生动力。”

她们决定以教育帮扶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目前,通过发动民间帮扶力量,她们已经为品学兼优的孩子联系了企业赞助帮扶、为村内留守儿童之家联系了北京的培训机构进行“一对一”帮扶、为村内孤儿联系到了“手牵手”帮扶。

一场“红包雨” 温暖村里的“六一”儿童节

王娅:做有温度的传播人

做有温度的传播人

“这个丫头能吃苦、能协调、有干劲,是这一名”,村里的老大爷竖着大拇指说。王娅说,她一直记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北大情怀;她一直记得“北大朱善璐书记在北大贵州校友座谈会上勉励她的话语‘做好一名村官,也是北大人奉献社会的方式’”;她一直记得朱书记在临走时特地嘱咐她‘好好干,有需要找母校,母校是你们永远的后盾’”的那份温暖;她一直记得在北大教育学院学习时,恩师们春风化雨般的循循教导。

在她心底,教育是开化人心,引人自强的源泉。这场“红包雨”送来的不只是700余份“六一”儿童节礼物,更是一种温度,而她们就是这种温度的传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