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过年别提分数

写文前,先来问一下:往年走亲访友时,你有没有问过别人家孩子的分数?

别人有没有问过你家孩子的分数?

****


没几天过年了,朋友梅子却和婆婆吵了一架,顺带还捎上了两个亲戚。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关于孩子的考试分数。

今年,老早就说好,婆婆在外地的姐姐一家,来梅子家过年。

梅子是个爽快好客的人,表示很欢迎。

但是,婆婆的姐姐,也就是梅子的姨妈,来了不过两天,就不好了。

姨妈只要看到梅子的儿子,就问:成绩怎样呀?考多少的?第几名呀?有三好生吗?

叨叨个没完。

开始,梅子尚能微笑作答,问次数多了,也不免有点嫌烦。

再加上梅子的儿子,本来这次就考得不好,掉了好几个名次。这孩子自尊心也强,已经暗自不高兴好几天了。

谁想今天吃中饭,才拿筷子,姨妈又开始慈祥的询问了,孩子不说话,红着脸,端起饭碗,就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并重重的关上了门。

这就有点尴尬了。

于是,婆婆拿眼示意梅子救场。梅子也是个没眼色的,自顾自吃饭,啥也没说。

于是,姨妈老俩口,婆婆公公老俩口,都不开心了。

不开心的婆婆说:他姨奶奶就是问个分数,怎么还这样,看你把孩子惯的。

梅子也生气:我的孩子我知道,你们就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孩子了。

姨妈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小小年纪,问都问不得哦。

梅子气得要炸。

梅子说: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我那个姨妈,就是故意来嘲笑我儿子,故意来扇风点火的。

亲戚这么些年,回回见面,都要问孩子的成绩,因为她孙子从小成绩好,考的是985的学校,所以什么事,她都能和孩子的成绩扯一块问。

后来,梅子对婆婆说:孩子的分数,姨妈问了不止十遍了,她真的是关心孩子,还是为了显示她家孙子聪明,教得好?

如果我反问她家忙得好不好?存了多少钱?买了几套房?你说,她会不会也生气。

婆婆这下懂了,打圆场说:你姨妈就是嘴不好,没坏心的。

梅子的心情我了解。

孩子分数不好看,却被别人反复提起,就好像有人在你面前,一遍遍地提醒你:你的孩子笨,你的孩子不如别人。

这情形,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英雄不问出处,过年别提分数


****


过年被分数打倒的,还有我家二妞。

在二妞眼中,那些有事没事,大庭广众之下问她考多少的人,都是坏人。

二妞怕放假、怕过年,尤其怕每一个有人问起她分数的瞬间。

总是面红耳赤,讷讷无言,情绪一落千丈。

可是,有的人已习惯于拿二妞开心,拿二妞的成绩和姐姐比较,和村里其他小姑娘比较。

二妞很崩溃,躺着也中枪。

面对好言好语,感同身受的询问,无论我说除了分数,二妞其他方面有多么好,有多么努力,他们总是不信。

在他们眼里,二妞就是个在家比不过姐姐,在外比不过某某家的笨小孩。

而我,就是个内心崩溃,明明恨铁不成钢,偏偏还嘴上不肯承认的可怜妈妈。

于是,在我一再的否认后,他们会同情的对我说:没事,还有某某家的孩子,还不如你家二妞考得好呢,不要作气啊。

又对二妞说:二妞啊,要认真啊,要和你姐一样为你妈争气啊。

呃~这一刻,谁能来拯救我,将这个用分数来打击我的家伙快快拖走。

我想到这一年来,二妞也是晨起读书,深夜刷题,无奈天资有限,虽小有进步,但只要一问分数,还是不够漂亮。

知女莫若母。

我知道她有认真学习过,有努力用功过,那么,在我看来,分数,已不是那么重要了。

****


我们家的孩子,都特别喜欢红楼舅舅,除了舅舅时不时送书的原因,更多的是他从来不问孩子的分数,就算问,也是悄悄的背着孩子们问。

他和孩子们一起,讲的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冰淇淋,电影,世间事~~等等。

不管是谁,关心别人家的孩子,不越过这个度,基本就能和我们家红楼舅舅一样,铁定会受孩子们的喜欢和尊重了。

其实啊,真正关心你和你孩子的人,说再多,你也不会觉得讨厌的。

那种发自内心的关心,是能感受到的。

而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借着打听分数,秀下他家孩子优越的,也是一眼就能看穿的。

所以,你若对此深感不快,也大可不必隐忍,给他个白眼,让他自己体会去。

英雄不问出处,过年别提分数


****


静下心来想想,人习惯性地爱打听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就像我们和他人见面时,习惯性的问候一声:“你吃了吗”一样。

一个道理,异曲同工。

都是没用的废话,但不问,又稍嫌冷场。

那干脆就随口问问吧。

随口打听别人家孩子的分数,固然不那么合适,但应当也没什么恶意。

所以,我后来就劝梅子:不要为这个生气,你只要想点办法,和孩子沟通一下就好,不要想得太严重了。

分数是孩子的隐私,别人问,是别人的事,你可以鼓励孩子拒绝回答。

如果还有人再问,就让孩子这样说:“这是我的秘密,我不愿意告诉你。”

我想,大多人听到这样说,都会知情识趣,哈哈一笑了。

梅子问我:如果当面有人问你呢?

问我?

不管是无忧以前的成绩,还说得过去,还是现在二妞的成绩,并不咋地,我从不主动去打听别人家小家的分数。

但如果有人主动问我,我亦不回避,大大方方说一句:‘’还好吧‘’。

毕竟,我的孩子,我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