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式”单身,你中了吗?

“单身是一种选择”

-01-

微博上流行一个概念,叫做“自杀式单身”:

一直单身又不主动扩展社交范围去认识新朋友,却每天幻想着能拥有爱情的行为。


“自杀式”单身,你中了吗?


一方面幻想着某天在大街上突然撞到理想型的怀里,然后四目相对,一瞬间电光火石,从此陷入爱情一发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基本接触不到新的异性,却在心里列了条条框框,把自己圈在了单身的笼里。

朋友说这其实根本不到自杀的程度,什么叫做自杀,是像我这样,觉得自己一个人过一辈子就挺好。

幻想和谁一起共度余生,不存在的。

幻想为了哪个无关的人去牺牲自由去迁就去委屈自己,难道脑子进水了?

朋友是那种比较慢热的人,学生时代喜欢过别人,但一直都是默默藏在心里,偷看他的朋友圈,看着他的留言傻笑,却从来没想过要表白。

直到很多年后,在群里得知他有女朋友了,还是校花级别的,她才慢慢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

人生的后来,就是按部就班的读书、考试,除了同班同学,其他的异性一个也不认识。安静地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认真工作。

再后来就是漫无目的的相亲,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去相亲。

后来在套路中麻木,在麻木中顿悟:相亲就是一场价值与价格的性价比,对方觉得合适,就跟你聊两句,觉得不合适,就再见。与其把自己所能拿出的一切都当作价码出售,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活得快活。

有目的性地从零开始认识一个陌生人,真的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自杀式”单身,你中了吗?



-02-

比起“自杀式”单身,其实更多单身的人,很认真很认真在生活。

比起其他人眼中的被迫单身,他们其实更是在享受单身。

在很多人眼中,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无论你在别的领域做得有多么成功,只要单身这一点,就大可抹杀你一切的成果,变成你的原罪。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我认识更多的人,单身生活过得比很多情侣有意思多了。当我们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因为他的感受而影响自己心情的时候,因为对方喜不喜欢,自己想做不能做或不想做却无奈去做的时候,他们去远足,去陌生的城市旅行,去感受这个世界,去认识陌生人,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考虑任何人的感受。

他们努力工作赚钱,付一座小房子的首付,平时宅在家里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周末就约朋友聚会喝酒,谈天说地。

他们带父母出去旅行,在他们变老之前带他们去到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要不断种舍弃自我的过程,他们选择在此刻毫无顾虑地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然后把这种快乐无限扩大。

当你真正了解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的全部原来可以不仅仅只有爱情,还可以这么精彩。

不是单身选择了他们。

而是他们选择了单身。


“自杀式”单身,你中了吗?



-03-

很多人在幻想着,突然出现一个人来拯救很丧很丧的自己,然后自己就可以像想像了无数遍那样瞬间变成另外一个人,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

当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都过不好,那两个人在一起也不会快乐。

把你把所有的快乐都寄希望于另一个人,让他去主导你的人生,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的。

从来不去主动,不去认识任何陌生人,却幻想着一个完美的人突然出现在自己的世界,成为你的真命天子。

从来没有付出过真正的行动去改变自己,却幻想着另外一个人来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人生。

可感情这件世界上最难的事,根本没有捷径啊。

想像再美好,不做任何努力,它终究只能是一场空梦。

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但幸运并不是从天而降,都是建立在认真努力生活的基础之上。

朋友说,其实说不想要那个人出现的,都不是完全的真心。

每个人都在等待一个人,只是在寻找的过程当中慢慢变得不敢付出真心,甚至已经放弃希望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孤独,有时受过伤后又觉得自己这样也挺好的。

不是不想了,只是现实让幻想逐渐破碎,为了不再让自己失望,潜意识里让自己变得不再想了。

只是,心里清楚地知道,内心那点亮光,微弱地闪烁着,渴望有个人来把它点亮。

其实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生活。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他来与不来,你都会过得很好。你自己的人生从来都是自己说了算,别人的到来不过是锦上添花。

有你更好,没你我也会过得很快乐。

单身是一种选择,不是迫不得已。

但我还是期待你来,期待那个值得分享人生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