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 真的是这样吗

富豪死于信托, 中产死于理财, 屌丝死于p2p, 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富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的顺口溜开始流行。

其实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有钱人偏爱的信托投资,中产阶层偏爱的理财投资和穷人偏爱的P2P投资,都是高危投资产品。

这是危言耸听,妖魔化金融市场,搞得好像金融都是诈骗一样。

富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 真的是这样吗

信托超过15万亿,出风险没兑付的有150亿吗?有150亿了也才占比千分之一。银行贷款坏账率还超过1%呢。P2P风险是比较高,但规模超2万亿了,卷钱跑路的规模超过P2P带给投资者的收益了吗?

真正让人亏大钱的不是信托、理财和P2P,而是假信托、假理财和假P2P。虽然披着信托、理财和P2P的外衣,但资料弄虚做假,资金不按约定使用,完全就是诈骗,和信托、理财以及P2P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为E租宝事件而怪罪P2P是找错了对象。你可以不投资P2P,但如果不意识到自己其实吃的是诈骗的亏,诈骗者又会换一个外衣来骗你一次。比如,有的骗子又通过虚拟货币来骗钱了。听你老梁的话没买信托、没买理财、没买P2P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照样会被虚拟货币骗?

强调保护财富不需要妖魔化金融市场,而是要远离骗局。识别能力不强的投资者,至少需要做到两点:

1)除了公募基金外,不要买其他任何自己搞不懂的金融产品。

公募基金是一种很多人搞不懂的大众金融产品,但有完善的监管体系,搞不懂也可以买,只要确保是有牌照的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就可以。买公募基金有赔有赚,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是合理的。

富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 真的是这样吗

2)不贪恋高收益。

有的人嘴上说重视资金安全,但一看到高收益就把安全抛到脑后了,不自觉地找理由让自己相信这个高收益是安全的。请记住:正规的金融市场不会白多给你一个子儿,每一点多出来的收益都对应着多出来的风险。如果收益很高而风险很低,那就是骗局,实际风险大到会让你血本无归。

其他“信托”、“理财”、“P2P”、“数字货币”、“商业模式”如果你搞不懂,就千万别碰,以免碰到假冒它们名义的骗局。尤其是数字货币,骗局比正经的还多。对于任何非金融专业人士,这里都有一个建议:投资前找懂金融的熟人咨询一下。

咨询时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这是不是骗局?这个问题比风险高低更重要。风险高低是正规金融产品才会有的问题,诈骗产品的风险是100%,而且没有收益。

认识到骗局的本质后,不管这些假冒产品以后怎么改头换面,你都能远离。

富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 真的是这样吗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所说的那些,大多是道听旁说的,都是一些很浅的东西,他自己对那些一点都没有稍微深入了解过一些。全都是节目组准备的,他自己只是照背,一点自己的见解都没有。这些东西放在以前通讯不发达时还行,放在现在真心不如自己网上查。稍微喜欢学习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不会当回事。我记得他之前评价过理财,一度让我认为他是个傻子。社会不都是聪明人赚不聪明人的钱吗?

我们要做的是完善自己,而不是在抱怨"你们这些人欺负我傻,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