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餐飲店裡的“祕密”隔夜剩菜回爐再賣、盛菜桶像垃圾桶……

外賣餐飲店裡的“秘密”隔夜剩菜回爐再賣、盛菜桶像垃圾桶……

外賣餐飲服務近年來挺火。對於消費者的青睞,外賣餐飲從業者理應提供讓人放心的食品。不過日前,一位市民就很失望,他在花園街一家炸雞店經常點餐,很是信任,但有次自取時發現“環境髒亂差,加工間垃圾與食品混放在一起”。記者對此到現場進行了走訪發現,市民反映屬實。關注外賣餐飲衛生安全問題的不止這一位市民,另外有市民也提供了一批線索,希望媒體看看這些外賣餐飲店是否讓人放心。市民在反映問題時還建議,監管部門不但要事後追責,更要提前監督預警,讓市民便利之餘吃得安心。

在走訪中,一些“內幕”也出現在記者眼前:無法分辨是否經過保鮮處理的隔夜菜、冰箱裡生菜原料和熟食混雜、不戴口罩直接用手處理、操作空間內動物亂跑……外賣平臺上的評價分值再高也難以掩蓋這些對消費者的“欺騙”與“傷害”。

隔夜剩菜回爐再賣 冰箱生熟混擺放

3月4日,記者來到位於殷家山花園小區內的背街巷,再次進入一家名為“張大泉中式快餐”的外賣店進行回訪。

不過遺憾的是,當記者說明來意時遭到店主拒絕,他不高興地說:“你怎麼就針對我們家,你自己看看去,哪家做外賣的不都是這樣搞?”對此,記者進行了解釋,前幾日根據市民反映到他家店內採訪過。當時,記者發現了一些從觀感上來說不衛生的現象,他的母親表示會及時改正,媒體可以日後再來走訪,看看他們改正的效果。

當時,他的父母正在給一些藕段削皮,處理了一些辣椒,記者注意到兩臺切菜機上乾巴巴的碎菜葉星星點點,切菜機後就是衛生間,衛生間門口放著雞蛋,衛生間側面隔板緊貼著水槽,水槽靠著的黃色牆體上是一塊塊黑色的油漬,水槽旁兩大塑料籃筐放滿處理過的蔬菜,沒有任何遮攔,水槽下水道蓋板也是厚厚的油汙。

一位據說是其親戚的小夥子戴著手套、廚師帽,應該是這家店的廚師,在菜板上切菜,但沒有戴口罩,菜板旁是一塊變了色的抹布。在小夥子工作的區域,也是油漬汙跡不少。最讓記者注意的是,該店擺在案板上一盤盤的葷素菜餚,由於該店當時剛剛還在洗菜、切菜,不可能一下做出這麼多菜品,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這些菜是頭一天沒賣完的剩菜。在放托盤案板的牆壁上也有綠森森斑斑點點的油汙。

店主的母親坦言,這些是剩菜,但是她一再強調是剛從冰箱裡取出來,不是這樣隨意放在沒有保鮮防護的環境裡。她還一再強調,他們家在此做外賣已多年,每天都有多個平臺的外賣小哥來取送餐。

不過,在她打開一個冷藏櫃時,記者卻發現,裡面既有熟食也有未加工烹飪的原料。對此她解釋只是偶爾臨時擺放,並承諾會盡快整改這些影響食品衛生的現象。然而,3月4日當天,記者表明身份來意回訪時,卻被店主果斷拒絕了。

一群狗滿店跑 沒口罩直接上手

第二站,記者來到位於中山北路與中和路之間的原花園街服裝市場。近年來,這裡多了一些搞餐飲外賣的商家,卻基本上沒有堂食。記者先來到市場西側一個出口,在出口處有家小吃麵店,根據市民反映,該店曾掛過“和平傳統小吃”招牌,也是在自取時發現“挺髒的”。

該店從外面能一眼全打量完,桌案、大小鋁鍋、紙箱等亂七八糟堆放著,灶臺就放在店門前,一名中年女子在灶臺前操作,背後的牆面立柱油汙斑斑。灶臺周圍圍擋上寫著該店能提供的小吃麵食名稱,當記者說明來意時,這名女子否認自己家做外賣生意。另外一名年輕的女子從對面涼粉攤走過來說,“我們是一家,不做外賣,客人點了吃的後就在涼粉攤子上吃”。

不管做不做外賣,衛生狀況卻讓人一目瞭然。就在說話間,一群犬隻一窩蜂地跑進來,往店內一間小房子裡鑽。就在記者指出餐飲店裡這麼多狗跑來跑去,對食品加工環境的衛生有影響時,這位女子卻說“不是我們家狗”,邊說邊去驅趕。一位坐在涼粉攤上準備吃東西的女士看了後,猶豫一陣起身說“給我拿開水將這個碗燙一下吧”。

在花園街內,記者還注意到有一家門面沒有任何招牌,一名女子表示他們不在此地經營,只是加工好以後用車送走。店內一名男子將一鍋滾油端起倒進放在地面的一口鍋裡,貌似在熬醬,然後又不知拿起什麼在醬裡面攪和。看著這個場景以及老闆自己所言,記者想起來曾有市民透露,“現在有種外賣店,只接單,需要什麼就從相對固定的渠道買來加價,再送達至消費者”。

往花園街裡走,記者又來到一家名為“饞小貓美食吧”的外賣店。這家店很小,但是老闆還是在店裡設置了一道布簾。得知記者來意後,老闆告訴記者他們有各種證照,是正規外賣快餐店。不過,記者仍然注意到,在裡面加工快餐的一家三口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直接上手加工或者包裝,也不怕頭髮或者飛沫落入食品中。就在記者提醒是否要戴口罩、帽子等防護用品時,店內年輕的老闆連連稱是,還將圍巾往上拉,當做“口罩”。在該店操作空間裡,地面還是比較油汙,對於沒有足夠多冰箱存放剩菜一說,該店老闆說他家當天就能賣完,不需要許多冰箱來處理。該店老闆對於店內明顯的衛生問題也表示會盡快糾正,但是最終會像記者走訪的其他店一樣只說而不做嗎?

評分高銷量大 盛菜桶像垃圾桶

3月6日下午5點左右,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中央城財富街20棟,在背街2樓發現這裡“藏”著幾家名號頗為熟悉的外賣店。記者走了一圈發現這裡的外賣店基本不做堂食,因而看起來很冷清,只有幾名外賣小哥穿梭取餐。

一家名為×絲炒飯的店鋪打開著大門,走近一看,一張方桌上用容器攤開盛放著一大盤白米飯,米飯的下面還有兩隻白色塑料桶。塑料桶外表髒汙,桶邊發黃,內容物為深綠色,記者原本以為這是兩個盛放餐餘垃圾的桶,走近仔細一看,裡面是泡在汁水中的鹹菜。鹹菜桶邊是一個長方形的塑料盒,裡面泡著切碎的豇豆。

炒飯的食材盛放容器是否符合衛生標準不說,食材就這麼攤開放置,無人看管、也沒有遮擋,外賣人員進進出出,衛生安全是否存在隱患呢?食材旁邊還隨意搭著幾間棉衣、還有一個曬衣架,還擺放著幾十袋大米和一些紙盒等雜物。在一側牆壁上張貼著《營業執照》和《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分級證》。就在這家店鋪門口不遠處還堆放著很多垃圾。

記者在美團外賣頁面,搜索這家炒飯,發現這家外賣店銷量不俗,一款肉絲蛋炒飯月銷1717單。

在中央城財富街20棟一樓,記者從一樓經過時,一家名叫嘉味脆皮雞米飯的餐飲店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隔著玻璃記者看到一條小狗在就餐桌上轉悠,一些處理好的食材直接裸露擺放在地上。

記者從美團上看到,該店去年10月份才開業,該店月銷售50份快餐,參與商品評價的共有51人(截至3月10日),點評3.0分,在評價中一些顧客寫到:“搭配很漂亮,肉真多而且特別好吃”“分量真的超級超級多,滿滿一大盒,味道也不錯”“今天點了一家新店,說實話真的太好吃了,色香味俱全,關鍵分量還那麼多”“脆皮雞很脆,外脆裡嫩”等。有一個差評,理由也與食品衛生無關。

記者走進去發現店裡沒有正規用餐區,一張比較舊的長桌上面堆了兩箱不知名的飲料箱體,另一張就餐桌子上面用硬紙盒圍住,裡面圈養了一條小狗。小狗見到有人過去,趴在紙盒上張望,就在桌子正下方擺放一盒已經醃製好的雞肉。記者看到醃製好的雞肉塊等食材用透明盒子裝著,被隨意放置在地磚上,沒有任何遮蓋,完全裸露。小狗在桌上轉來轉去。開放式的廚房,記者並沒有發現髒亂差的現象,只是廚房裡餐具隨意擺放,廚師沒有戴手套和口罩,頭上也沒有戴帽子,在店中直接穿著便服上陣。

在同一地點,記者接連走訪幾家外賣店,基本屬於家庭作坊式,衛生環境不能一概而論,但食材操作人員基本沒有佩戴帽子、手套、口罩等衛生工具。而此處也有一家酸菜魚店,走進店裡,只有一位廚師正在忙活,他頭戴隔塵帽正在打包外賣,操作間內一眼看去分類有序、乾淨整齊、灶臺上沒有油漬、地面沒有垃圾,給人以清爽的感覺。“做吃的就是要乾淨,不戴帽子掉根頭髮進去怎麼辦?”這位師傅說。

潛伏的健康“炸彈”要儘早清除

此次,記者只是走訪了數家市民反映有衛生問題的外賣餐飲店,也不能妄言我市外賣餐飲店的整體衛生狀況,但正如市民所言,“起碼有一定比例外賣餐飲存在衛生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不會直接致病,引發消費者健康問題,但是誰能保證這些問題不會潛伏成損害健康的定時炸彈”。

對於花園街等地存在衛生問題的外賣店面,記者隨後與鏡湖市場監督所取得了聯繫,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目前正在轄內開展整治,“市民近年來針對這些外賣店反映的問題也比較多”。對於記者走訪的幾家店,他表示,“去了後發現均關門了,可能是擔心被查躲風頭了。”

之後,記者又將相關情況反映給弋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12日下午檢查了中央城財富街7戶外賣餐飲店,現場對兩戶衛生較差的經營者下達了監督意見書責令立即整改。同時,為強化該區域小餐飲外賣整治力度,3月13日下午,弋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集了該區域50餘戶外賣經營者進行集體約談,要求他們配合監管部門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餐飲消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